第488章 南山电池牵手宝马,有些人开始着急了(2 / 2)

林城拿着一个话筒,直接用英文开始进行了介绍。

虽然菲利普斯和艾莫哈都懂中文,但是来访的人员当中,有些人的中文水平显然是不够高的。

如果通过翻译传递一下,林城担心中间的信息传递有误,所以直接就开启了英文介绍的模式。

这倒是让菲利普斯等人更加感受到了林城的专业性。

“过了搅拌工序,就需要将搅拌好的浆料涂在铜箔上,这就是电芯生产中的第二道工序——涂布工序。”

“这道工序就是将上一道工序后已经搅拌好的浆料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被均匀涂抹到4000米长的铜箔上下面。”

“而涂布前的铜箔只有6微米厚,可以用‘薄如蚕翼’来形容。”

“涂布至关重要,需要保证极片厚度和重量一致,否则会影响电池的一致性。”

“涂布还必须确保没有颗粒、杂物、粉尘等混入极片。”

“否则会导致电池放电过快,甚至会出现安全隐患。”

伴随着林城的介绍,菲利普斯等人也是聚精会神的盯着各台设备,想要看出点什么出来。

在来南山电池考察之前,他们也不是没有参观过其他的电池厂家。

但是一进入到现场,就能感受到其他厂家跟南山电池的差别。

特别是那清一色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特别干净整洁的现场,跟这个时代其他的一些电池厂的情况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按照菲利普斯的理解,也就是自己曾经参观过的松下电池在东瀛滨松工厂的现场有这个水平了。

这让菲利普斯以及宝马的一行人都显得更加重视了几分。

在林城介绍工序的同时,过来考察的宝马汽车的技术专家还频频的询问一些问题。

只要不涉及一些核心机密,林城和曹阳都给了对方比较满意的回答。

短时间内,曹阳知道宝马汽车还没有自己生产电池的想法。

所以倒也不需要特别担心他们问那么多的问题是想要偷窃南山电池的技术。

“涂覆工序结束之后,就需要将铜箔上负极材料压紧再切分,这就是我们的第三道工序——冷压与预分切。”

“在碾压车间里,通过辊将附着有正负极材料的极片进行碾压,一方面让涂覆的材料更紧密,提升能量密度,保证厚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管控粉尘和湿度。”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负极材料的冷压,正极的工序也是类似的。”

林城这话说完,一名宝马汽车的专家忍不住问道:“你们这个工序里头,如何来确认分切之后的产品毛刺能够符合要求呢?”

“电极上的毛刺需要充分的清理干净,并且因为毛刺特别细小,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为了避免毛刺扎穿隔膜,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我们南山电池采取了一些独特的控制方法。”

林城话说了一半就不说了。

对方倒也很快就领悟过来了,这估计是南山电池的核心机密之一了。

“再下来的工序是极耳模切与分条。”

“我们知道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

“极耳模切简单说就是做出正负两极的小耳朵,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卷绕工序。”

“在这里,电池的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以卷绕的方式组合成裸电芯。”

“南山设备为我们工厂单独开发的先进的照相检测设备可实现自动检测及自动纠偏,确保电芯极片不错位。”

“接着……”

林城在每一道工序的设备附近都要停留一下,给菲利普斯等人好好的介绍一下。

除了不能拍照,一些涉及机密的内容不详细说明,其他的东西基本上是知无不言了。

这样子的现场参观,自然也是可以让菲利普斯等人充分的感受到南山电池的技术先进性。

如果刚刚在会议室交流的时候,菲利普斯等人还只是觉得南山电池的介绍资料做的好,技术到底如何,心中还是有疑问的。

那么现在参观完工厂之后,大部分的疑问就消失了。

“林总,你们的电芯在下线之前,会做哪些测试呢?”

对于电池这种产品来说,生产很重要,但是确保生产出来的零件符合图纸要求,这同样很重要。

而这些就是需要通过测试来实现了。

“我们的电池下线前会对模组全性能进行检查,包括模组电压和电阻、电池单体电压、耐压测试、绝缘电阻测试。”

“每个电池包包含了若干电池单元,与连接器、控制器和冷却系统集成到一起,外覆铝壳包装。”

“通过螺栓自动固紧,由电气连接器相连,即使发生故障,仅需更换单独的模组即可,不必更换整个电池组,维修工作量和危险性大大降低,更换模组仅需把冷却系统拆解,并不涉及其他构件。”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做振动测试、挤压测试、碰撞测试等一系列的测试来确保电池包满足使用需求。”

“当然了,这一块的测试项目,也是可以充分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和增加。”

林城对南山电池的工厂是非常有信心的。

一路上,他也将菲利普斯等人的反应看在了眼中。

很显然,对方对南山电池也是很满意的。

“林总,能具体介绍一下挤压测试是怎么做的吗?”

菲利普斯想起宝马minie正在欧洲做路试的时候,就因为出了车祸,电池被挤压之后起火,搞得上市工作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现在听到林城说的测试项目里头有挤压测试,立马就充满了兴趣。

“挤压测试用于模拟电池在交通事故时受到挤压的情况,随着电池变形程度的增加,正负极集流体会首先被撕裂。”

“在短路点产生非常大的电流,热量集中释放,引起短路点的温度急剧上升,因此很容易引发热失控,进而引起起火或爆炸。”

“在挤压测试中会一直施加压力到电池包外壳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内部结构被破坏,电芯被内部零部件刺破,出现高压短路,造成热失控。”

“对于挤压测试的通过标准一般是不起火、不爆炸。”

“而南山电池的产品,甚至可以在挤压变形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继续正常工作。”

“菲利普斯,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挤压试验台,这台设备施加给电池包的力是十吨。”

“12米大巴车重量为7吨,加上乘客和行李的重量接近10吨,也就是说这至少可以模拟一辆12米大巴车撞击时的挤压。”

“至于乘用车的挤压测试模拟,那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听了林城的话,菲利普斯松了一口气。

这个自己比较担心的问题,看来南山电池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啊。

那么双方的合作,还真就很有希望了。

当一行人参观完了生产现场,重新回到会议室交流的时候,气氛明显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和谐。

宝马汽车的人主动的表示自己会把宝马汽车对电池包和电芯的各种要求发给南山电池,让南山电池确认自己是否能够满足上面的所有要求。

只要确定南山电池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宝马汽车那边就会发出正式的rfq(requestforquotation,报价请求),双方正式的进入到定点合作的新阶段。

一旦南山电池的报价符合宝马汽车的期待,就可以直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商讨着如何给宝马汽车的新车型供应电池的事情了。

对此,南山电池这边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天,林城安排了一帮人连夜解读确认了宝马汽车的技术要求。

大几百页的内容,一页一页的确认,那还真是挺花时间的。

不过南山电池的技术水平很高,宝马汽车的大部分要求都是比较基本的要求。

所以条款虽然很多,但是对应起来却不是很困难。

偶尔有那么一两项不是很理解的要求,直接跟对方沟通也可以很快的解决。

所以,在菲利普斯等人参观考察后一周不到的时间,南山电池就针对宝马汽车的技术要求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全部都能满足!

甚至有不少指标都是超过技术要求!

对此,宝马汽车的人自然也是心中大喜。

不仅立马发出了rfq,还定下了德意志那边总部的研发人员进一步过来沟通交流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南山电池要跟宝马汽车合作的事情,也开始传开了。

有些人着急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