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来自北极熊的特殊订单,接还是不接接?(1 / 2)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少。

氮化镓功率元器件有什么作用,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当南山半导体在推荐会上开始销售元器件的时候,不少人很快就拿到了相关的样品。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雷达生产厂家,美利坚雷声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说诺斯洛普·格鲁门和波音公司只是有点担心南山半导体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冲击,那么雷声公司就不能简单的用担心来形容了。

雷声公司创建于1922年,是五角大楼第二大武器供应商,主要业务范围包括雷达系统、导弹系统、传感器、潜艇声呐系统、军用教练机、无人侦察机等,其中雷达技术和导弹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

雷声公司生产的雷达装备了美利坚大部分的军机。

如F-22的AN/APG77雷达、F-15的APG-63和APG-70雷达、B-2的APQ-181雷达。

此外还有大型固定式雷达如“铺路爪”、美利坚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X波段雷达等。

拳头产品雷达一旦被华夏超越,影响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劳伦斯,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南山半导体生产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是非常先进的。”

“如果华夏那边使用它来生产相控阵雷达,那么之前我们对外宣传的F22和F35领先世界50年的雷达,就立马要变得落后了。”

作为雷声公司雷达业务的负责人,海耶斯此时绝对是非常焦虑的。

美利坚的雷达技术一直都是全球遥遥领先的,要不然之前也不会放话出来说领先世界50年。

但是现在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的出现,却是让这个局面一下就变得太尴尬了。

“使用氮化镓来生产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固然是会比砷化镓要好一些,但是也不可能让华夏的雷达技术一下就超越我们吧?”

雷声的总裁泰勒·W·劳伦斯博士是搞导弹出身的人才,对于雷达的了解显然是没有海耶斯那么深刻。

所以听了海耶斯的话,他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举几个它们之间的对比数据给您听一听,就能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差距了。”

海耶斯没有做无谓的争论,而是准备直接用数字说话。

“氮化镓生产出来的T/R组件,工作温度可以去到1700度,是砷化镓的3倍。”

“这让相控阵雷达可以有更高的功率,更长的持续工作时间。”

“此外,它的能量密度是砷化镓的10倍。”

“这是非常要命的,因为这意味着氮化镓相控阵机载雷达如果集中开机,那是直接可以作为武器来击落敌机的。”

“更加不用说它的侦查能力和扫描能力了。”

听到海耶斯这么一说,劳伦斯的脸色也变了。

华夏要是把氮化镓用在相控阵雷达上面,岂不是雷达技术瞬间就能全面追赶甚至领先美利坚?

这个情况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华夏现在已经开始对外销售氮化镓功率元器件了,虽然售价肯定比成本价高了不少,但是也比我们想象的要便宜一些。”

“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已经完成了氮化镓相控阵雷达的研发呢?”

劳伦斯又问了一個非常关键的问题。

而海耶斯的回答却是很让他心塞。

“华夏人只要脑子没有进水,就一定会把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用在各种型号的雷达上面去。”

“甚至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这种新型的雷达已经在战备值班了。”

作为雷达业务的负责人,海耶斯肯定是要为自己多争取一些资源。

华夏那边很可能在雷达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是一个威胁,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雷声公司也是一个机会。

他们可以更加大胆的找五/角/大楼申请一些经费或者补贴了。

另外,华夏的先进雷达出现了,意味着美利坚现在使用的各种机载雷达和舰载雷达等产品都需要更新。

这绝对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单子啊。

一架F35战斗机的雷达卖个几千万美元,这种事情他们是完全做得出来的。

而整个美利坚乃至盟友的各种战机的数量……

想到这里,海耶斯的心情都没有那么压抑了。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危机危机,危险之中蕴含了机会啊。

“我明天亲自去一趟五/角/大楼,跟那些大老爷汇报一下情况。”

“我们雷声公司一直都是全球最先进的雷达技术公司,这个荣誉不能丢在我们的手中。”

“之前好多公司不都是在研究氮化镓材料吗?你跟他们联系一下,看看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成品出来。”

“你告诉他们,如果在今年内没有办法量产,那我们就要考虑从华夏的南山半导体那边购买氮化镓功率元器件了。”

劳伦斯直接就准备给相关的半导体公司发出威胁。

作为美利坚第二大的军火公司,劳伦斯就有底气做出这样子的事情出来。

至于南山半导体是不是被美利坚给制裁了,购买对方的产品是否会违背一些规定,这压根就不是劳伦斯在考虑的问题。

规定是用来限制普通企业的,对于雷声公司这样子背景关系很是复杂的企业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事。

大不了就通过中间贸易商多转几手,让元器件的来源变得比较难追查。

正好这样子可以给中间的各个贸易商一些合法的收入,这些贸易商背后都是各个链条上的关联人物呢。

有了劳伦斯的指示,海耶斯自然就可以大胆的去找相关的公司去沟通了。

这种极限施压之下,美利坚那边很快就有公司开始公布自己也掌握了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的生产。

不过这些企业生产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的不良率很高,成本比南山半导体要高了一大截。

基本上它们的成本价格就是南山半导体的销售价格了。

好在人家的军费高,哪怕是价格高也不怕,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

美利坚这边能够注意到南山半导体搞出来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北极熊那边自然也是没有闲着。

一直以来,北极熊的机载雷达性能虽然不算很差,但却是靠着特殊的老大粗的方式来实现。

比如“大黄蜂”雷达曾经是当时世界上雷达孔径最大的预警机雷达,功率强劲,达到了20kW。

由于雷达孔径大、功率高,因此他对空中战斗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300公里,对高空的轰炸机一类目标,更是有650公里探测距离。

这一点和后面的苏-35S战斗机有些类似,北极熊总是用功率强、孔径大和发现距离远,来弥补探测精度、扫描范围和信号处理上的差距。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出现对预警机的改变很大,这种雷达上有数千个T/R组件,每一个组件可以单独收发信号,雷达后端处理速度极快。

因为扫描也使用电子相扫,而不是机械扫描,因此更新速度和探测精度都出现了提高,同时跟踪和打击的目标也变得更多。

于是北极熊快速跟踪其他国家雷达的发展趋势,也决心研发自己的新一代雷达。

“亚历山大,我们得到情报,华夏那边已经开始使用氮化镓功率元器件来生产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很快就会正式的装备相关的设备。”

“按照我们的推测,这些雷达的性能将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美利坚都有所不如。”

“我觉得公司正在研究的新一代预警机用的雷达,不需要再使用机械水平扫描,而是可以跟美利坚一样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

安德烈作为北极熊织女星电子制造公司的总设计师,对于世界各国的雷达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关注的。

特别是美利坚和华夏那边的情况,他更是安排了人专门盯着。

“我当然知道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好处了,但是国内的供应商要能生产出合格的T/R组件才行啊。”

“美利坚使用了许多年的砷化镓T/R组件我们都生产不出来,这让有源相控阵雷达怎么发展下去?”

亚历山大有点不满的瞪了安德烈一眼。

这个家伙经常仗着自己的才华,在公司里头横行霸道。

要不是看在他老爹的份上,压力山大都准备收拾他了。

“我们可以使用氮化镓功率元器件啊。”

安德烈这话一出口,压力山大就忍不住笑了。

“氮化镓?”

“安德烈,它们连砷化镓的T/R组件都生产不好,更不用说氮化镓了。”

“就是再给他们十年时间,也是不可能生产出氮化镓T/R组件出来的。”

亚历山大对北极熊国内的各个电子厂家的实力还是非常了解的。

在当年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年代,大家都争相发展集成电路的时期。

北极熊在军用电子设备上选择电子管,因为在核战环境下,存在大量的电磁脉冲,电子管基本不受干扰,而晶体管就挂了。

而现在大家都知道,美利坚选择的晶体管路线,才是后世的主流路线。

这种道路的错误选择,越是到了后面,扭转的代价和成本就越高。

现在北极熊的半导体技术不要说跟美利坚比了,就是跟华夏相比也差了一大截。

“我没有指望国内的那些厂家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出来,但是我们可以进口啊。”

安德烈这么一说,亚历山大又笑了。

“进口?”

“从哪里进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