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启明星科技的行星发动机 VS 流浪地球,这饼画的……(1 / 2)

“曹总,现在已经有好几家公司跟我们联系,想要洽谈明年启明星9号发射广告的事情。”

“您觉得我们是把这个机会留给集团内的企业,还是继续跟外面的公司合作呢?”

赵思宇现在走路都觉得自己体重轻了几十斤。

那种全球第一的可回收利用火箭成功发射带来的光环,实在是太耀眼了。

这种工作成就,是他以前在航天科技的时候没有办法感受到的。

现在一堆国内知名的企业主动的联系要送钱过来,广告费用直接从6000万飙升到了1个亿,这就让他感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以前的时候,所有的经费都是相关部门拨款的。

他完全感受不到什么特别大的冲击。

“启明星9号的广告既然是已经定了大方向是跟国内民企合作,那就一直按照这个路线走下去。”

“当然了,跟我们集团有业务重叠的企业,肯定是不能给它们打广告的。”

曹阳很是直接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服装、饮料、酒水等南山集团没有涉及的行业,只要给出的广告费够多,名声不坏,都可以考虑合作。

但像是宝马汽车、奔驰汽车,或者奇瑞、吉利等汽车品牌,那是肯定不行的。

华威手机、oppo手机等其他的手机品牌,也没有办法同意。

曹阳没有把机会给到自己旗下的企业,并不表示愿意给到它们的竞争对手。

“现在安踏、鸿星尔克、李宁等好几个服装品牌都在跟我们联系。”

“蒙牛、伊利等公司也试探性的跟我们接触。”

“那我们到时候就搞一個招投标,看看哪家企业的综合报价最合适咯?”

赵思宇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对此,曹阳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

“目前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对回收的一级火箭做了相关的确认,有部分问题将会在后续的产品之中持续改善。”

“这台火箭要重新发射的话,个别零件也需要重新的安装,最终估计要一个月以后才能具备发射条件。”

说完题外话,赵思宇肯定是要重新回到正题上面去。

启明星9号虽然成功发射了,但是并不表示他的工作就结束了。

相反的,那只是一个开始。

星链卫星系统的几万颗卫星都在等待着生产和发射呢。

启明星9号的第二枚、第三枚,甚至是第四、第五枚火箭都是可以开始安排正式的生产了。

到时候多台火箭同时进入到发射准备,可以确保每个月都有火箭发射升空,不断的把卫星送到太空上去。

下一步就可以开始考虑星链卫星系统的组网了。

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星链卫星的影响力,曹阳肯定不会等所有的卫星发射完毕之后才开始使用星链系统。

只要有个几百颗卫星在天上,完全就可以先在华夏把系统给搞出来。

到时候不断的完善就可以了。

“第一次虽然是发射成功了,也成功的回收了。”

“但是第二次能不能成功的重复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做完各项检测之后,尽快的安排第二次发射,让大家真正的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重复发射。”

曹阳的思路很清晰。

一方面继续生产几枚启明星9号来准备发射,另外一方面已经成功发射的产品,也要继续利用起来。

甚至他想着能够最快的时间安排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发射,以便最终确认启明星9号到底可以重复多少次。

这样子对于后续的发射任务的安排是更加有利的。

这就像是开发汽车零部件的时候做耐久测试一样,不断地做测试,一直做到超过设定的条件之后零件也没有损坏。

或者继续不断地做下去,一直到零件损坏为止。

启明星9号的重复利用次数,也是需要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确认。

10次以上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达到15次以上是非常满意的。

如果能发射20次都不损坏,那就绝对算是超出期待了。

那样子的话,单次的发射成本就真的可以降低到1000万人民币以内了。

这个优势是其他机构没有办法比得上的。

“没问题,我们争取在下个月就安排第二次的发射,然后同步生产第二枚卫星。”

“到时候我们的海上发射船也差不多生产出来了,可以尝试让第二枚火箭在海上发射平台上进行发射。”

赵思宇觉得2013年绝对是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他要经历的东西,也许比过去大半辈子都要多,都要更加重要。

按照启明星科技的计划,今年他们就有超过20次的发射任务。

而之后这个发射任务的次数还会快速的上升。

估计到时候华夏网友隔三差五上网都能看到启明星9号又发射升空的新闻了。

“就按照你的规划来。”

“这些发射计划,也可以直接放一部分到我们的官微上去。”

“到时候让启明星一直都维持很高的热度,对于吸引各方人才的加入来说,绝对是有好处的。”

曹阳是准备把启明星科技打造成一家明星企业了。

这种企业肯定是需要各种曝光的。

而打广告这种事情,曹阳显然是一分钱的预算都没有打算批准。

那么就需要依靠启明星科技自己的魅力来宣传了。

刚刚成功发射全球第一颗可回收火箭,紧接着又要安排第二次的重复发射,这绝对可以让启明星9号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果然,当赵思宇安排人在官微上公布了这个计划之后,曹阳也进行了转发,并且表示了自己的期待之后,微博热搜第一的位置又被启明星9号给再次霸占了。

稍微有点下降的热度,完全回升了。

不过,这就让一些人很是郁闷了。

“表哥,你们启明星9号连续霸占着热搜,娱乐圈好几个明星都要郁闷了。”

“他们本来准备就在这几天发布新歌的呢。”

张昕借着这个机会,直接给曹阳打了个电话聊了起来。

作为华夏娱乐圈冉冉升起的巨头,张昕的消息自然是很灵通。

她跟人吃饭或者开会的时候,旁边都有人不断的主动跟她分享一些自己知道的八卦消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其他人讨好她的一种方式。

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职员跟公司领导一起坐车或者等待开会的时候,沉默会让气氛尴尬。

这个时候肯定是要找点话题的。

而说一些自己知道的,对方又有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就是比较合适的。

在娱乐圈,一些八卦和内幕,就是在这样子的交流之中不断的传播的。

你以为的保密消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人给出卖了。

甚至是卖的毫无价值。

“还有这种事情?”

“那只能怪他们自己的名气不够咯。”

曹阳两手一摊,可不愿意背这个锅。

就娱乐圈的那帮人,他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兴趣去关注。

但凡是多关注一下某个人,就会发现背后有一堆的黑料,让人看了实在是觉得恶心。

“那倒也是,自己的影响力不够,还总觉得是其他人抢了自己的热搜。”

张昕作为业内人士,对于各路明星的情况,自然也是非常熟悉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阳的那个说法还真是没有问题。

“今天你给我打电话,不会就为了什么明星的这点小破事吧?”

曹阳对张昕也算是很了解了。

所以知道她今天找自己应该是有事情的。

“哥,是这样子的。”

张昕快速组织了一下语言,“现在启明星9号不是发射升空了吗?”

“我觉得华夏百姓对于太空的关注度应该会越来越高。”

“将来的科幻片,应该也是不会跟过去一样一潭死水。”

“现在各路导演都跑着去拍摄各种小成本的青春片,就想着挣点快钱。”

“我想拍点不一样的东西,拍一些能够在电影史上留下记录的东西。”

张昕这么一说,曹阳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了,直接问道:“你想拍摄科幻片?”

曹阳虽然很少有时间去看电影,但是对于电影他并不是一无所知。

早在80年代,华夏就开始拍摄科幻电影了。

1986年上映的《错位》是华夏第一部科幻电影,它讲述了工程师赵书信被提拔为局长后,制造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应付文山会海,结果却遭遇机器人背叛的故事。

整部影片的造型部分、超现实的氛围、梦的处理、镜头语言都突破当时的艺术审美局限。

在同期的80、90年代,陆续上映了一批科幻电影。

1988年上映的《霹雳贝贝》、1990年的《魔表》都属于儿童科幻,比较小众。

1990年上映的《大气层消失》,以环保宣传为切入点,进行科幻故事的叙述。

1987年的《男人的世界》、1988年的《合成人》、1991年的《隐身博士》等科幻电影都因当时的创作环境纷纷崭露头角。

虽然以当时的特效水平,画面并没有很精美,科幻结构不完整,但却是国产科幻电影的开辟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