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超高速风洞实验室和空天飞行器(1 / 2)

第967章超高速风洞实验室和空天飞行器

火箭爆炸这个事情,虽然不是经常有,但也是每年都会碰到的。

这一次星舰在台架上最终爆炸,并没有给启明星科技的声誉带来什么坏的影响。

甚至反而让启明星科技的知名度变得更高了。

毕竟星舰那四十层楼高的外观,还是给大家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力。

世界第一的发射容量,更是不容小觑。

而在启明星科技内部,也是紧锣密鼓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终是找到了发动机的一根管子的设计要求跟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下的需求匹配不上,导致出现燃料泄露,导致了这一次的爆炸。

这个整改起来,其实一点都不难。

各部门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开始为下一颗样机的生产做准备了。

而在这个时候,启明星科技的一座全新实验室也正式投入使用。

考虑到这家实验室的特殊性,启明星科技这边是把中航和航天科技的相关人员都给邀请了过来。

这些都是实验室的潜在客户啊。

“曹总,赵总,你们的超高速风洞实验室修建的太及时了啊。”

“有了这个实验室,我们的很多高超音速武器和飞行器的研究就算是如虎添翼了。”

钱俊峰没想到启明星科技这边不声不响的又放了一個卫星。

风洞实验室这个东西,主要的航空国家,肯定都是有的。

甚至一些汽车厂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洞实验室。

但是超高速风洞实验室,肯定跟普通的风洞实验室不一样。

人类有一个航空航天梦,总是想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早在20世纪50年代,钱老首先定义了“高超声速飞行”的概念。

未来,新一代飞行器可以达到时行万里、实现国际出行的早出晚归。

而新一代空天飞行器的研发离不开重要的科学装置——高超声速风洞。

高超声速风洞通过人工方式产生并控制高速气流,模拟飞行器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获得飞行器的气体动力学特性,相当于在地面上人为建造一个“飞行天空”。

飞行器的速度越快,要求风洞产生的“风”越大。

科学家用飞行速度与声速之比——“马赫数”度量飞行速度。

在高超声速飞行中,飞行器巨大的动能将产生强烈的头部激波和摩擦阻力,把飞行器周围的空气加热到数千摄氏度甚至上万摄氏度,引起空气分子发生解离、原子电离等复杂的化学反应。

“飞行器周边的空气起热化学反应,这类现象超出了传统气体动力学的研究范畴,需要创立新的理论去描述,打造新的风洞去试验。”

“我们启明星科技现在全力发力各种导弹和飞机等产品的开发,对风洞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提升。”

“新型空天飞行器研发的地面试验更是需要性能更强大的高超声速风洞。”

对于启明星科技的这座全新实验室,赵思宇是怀有非常高的期待的。

今后启明星科技能不能持续的引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跟各项实验设备的完整性也是息息相关的。

高超声速风洞实验平台为启明星科技的高超声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工具,现在可以开展那些“能人所不能、做人所难做、精人所不精”的科学实验,解决那些“做不了、做不好、做不精”的问题。

将来必定是可以为许多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助力。

这一点,钱俊峰显然也是很清楚的。

“空天飞行器?”

中航的赵天灵敏锐的从赵思宇的话里面抓住了一个关键词。

这个玩意他虽然不是第一次听说,甚至在中航内部也在探讨要不要跟航天科技合作开发一款空天飞行器。

但是一直都还没有正式的立项。

这原本是中航和航天科技那边的秘密信息,没想到现在能够从启明星科技这边听到相关的内容。

“赵总,启明星科技是已经在研究空天飞行器了吗?”

当年美利坚的航天飞机,算是比较典型的空天飞行器了,人家不仅可以在大气层内部飞行,也能在太空之中飞行。

只不过最终的命运并不是非常的理想。

现在启明星科技要搞空天飞行器,到底会搞成什么样子,赵天灵还真是颇为期待。

“我们确实是有一个团队在开发相关的产品,不过尚未最终完成产品的定型。”

赵思宇也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把这款尚未对外披露信息的产品的具体内容给说出来,所以没有准备详细的交流。

不过,对方肯定不想轻易的放弃。

就连航天科技的钱俊峰,也在旁边追着曹阳问道:“曹总,这个超高声速风洞实验室对于空天飞行器的开发来说,确实是很有裨益的。”

“我们航天科技跟中航那边也在讨论一款空天飞行器的产品开发。”

“不如三方把项目合并在一起,共同探讨这款产品的开发问题?”

钱俊峰觉得有了启明星科技的参与,这款空天飞行器才能更快的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所以很想把对方给拉到项目之中。

要不然到时候他们跟中航努力了很多年搞出来的产品,性能却是反而不如启明星科技的话,那就有点难受了。

“空天飞机将会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争夺制空权和制天权的关键武器之一。”

“美利坚、北极熊、华夏以及德意志都在研究空天飞机,但没有人实质成功,多数方案还是要靠抛弃式运载火箭升空,类似老式航天飞机观念。”

“而理想的状态,空天飞机作为一种未来的飞机,它能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起飞,以每小时1.6万~3万公里的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00公里高空的飞行速度为12~25倍音速。”

“而且可以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飞行器,返回大气层后,像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成为自由地往返天地之间的运输工具。”

“在此之前,航空和航天是两个不同的技术领域,由飞机和航天飞行器分别在大气层内、外活动,航空运输系统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系统一般是不能重复使用的,而空天飞机能够达到完全重复使用和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费用的目的。”

“中航在航天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航天科技在航天飞行产品方面有多年积累,启明星科技更是两方面都有涉及。”

“我觉得三方合作,绝对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化学作用。”

赵天灵也是立马就同意了钱俊峰的提议。

启明星科技的实力,他自然是很清楚的。

空天飞行器这种未来产品,要依靠中航和航天科技的实力,至少在未来十年内是比较难看到量产的希望的。

但是把启明星科技拉进来的话,他觉得也许不需要十年就能面世了。

这绝对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美利坚的空天飞机研制计划大家知道的比较多,比如X-24、X-33、X-34、X-43等,实际上欧盟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欧洲航空航天局在推行欧洲的空天飞机计划,并为它研制火箭基的吸气式组合循环发动机。”

“北极熊是老牌的航空航天技术强国,在空天飞机使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方面技术积累尤为雄厚,彩虹机械设计局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先后推出了‘针’式、‘彩虹—2’等验证机计划,对高超音速的空天飞行器进行预研。”

“反倒是我们华夏在这方面的动作是比较慢的,我们三方一起合作,能够更快的追赶并超越美利坚和北极熊等竞争对手。”

钱俊峰进一步的在旁边劝说着曹阳。

毕竟要搞空天飞机,这样子的产品有太多的技术门槛了。

航天科技和中航那边之所以讨论了很久都没有正式立项,就是因为有太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比如在材料方面,由于空天飞机需要多次出入大气层,每次都会由于与空气的剧烈摩擦而产生大量气动加热,特别是以高超音速返回再入大气层时,气动加热会使其表面达到极高的温度。

机头处温度约为1800℃,机翼和尾翼前缘温度约为1460℃,机身下表面约为980℃,上表面约为760℃。

因此,必须有一个重量轻、性能好、能重复使用的防热系统。

再有就是发动机的研发,也是一个问题。

空天飞机的飞行范围为从大气层内到大气层外,速度从0到25马赫。

如此大的跨度和工作环境变化是现有的所有单一类型的发动机都不可能胜任的,从而也就使为空天飞机研制全新的发动机成为整个项目的关键。

其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等各种问题,任何一个都让人头大,短时间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三方合作确实是可以加快这个项目的发展,我们启明星科技很愿意跟中航和航天科技一起研发空调飞行器。”

“到时候大家可以在长安、羊城和首都等几个地方分别设立一个项目组,结合项目的总体需求去推进各个小项目。”

“像是空天飞行器的外观设计和空气动力学的分析,可以放在羊城,正好我们新修建的这个超级风洞在这。”

“像是机体结构和材料选择相关的研究,可以放在长安市,南山碳纤维的总部现在就放在那边,可以很好的发挥它们的优势。”

“一些人机工程交互等相关的项目,可以考虑放在帝都,充分的发挥中航和航天科技的优势。”

“至于发动机方面,可以结合南山发动机和中航、航天科技各方的情况,进一步的对它的研发任务进行分解。”

赵天灵和钱俊峰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曹阳自然不会去拒绝。

不过虽然跟它们两家合作搞空天飞行器的项目,但是最终的主动权,曹阳还是希望掌握在南山系的企业手中。

毕竟对方现在只是开始讨论这个产品,而启明星科技这边可是正式启动了相关的研发。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两家配合着启明星科技的开发需求,提供相关的人员和技术支持,最终尽快的把产品给拿出来。

这一点,钱俊峰和赵天灵倒也是能够想得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