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商业鬼才高衙内【修】【求月票】(1 / 2)

当周易在影视圈动作频频的时候,与周易并称位业内“双子星”的小马奔腾其实也没闲着。

只是相比于周易影视在作品上下功夫,小马奔腾选择的方向则有些另类。

“啧啧3020万美元?大狗哥是真有钱呐!”

当听说小马收购“数字王国”的价格之后,高飞当即就忍不住一阵感慨。

当然,更多是羡慕。

毕竟就像那群富二代喜欢玩车一样,像高飞这类富一代其实更喜欢“数字王国”这样的大玩具!

想到这里,高飞顿时忍不住开口道:

“要不咱们也买一个?”

“反正影视特效这种东西,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都要用到,也不会浪费。”

只是此言一出,韩莉便顿时嘴角一抽的苦笑道:

“老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咱们就算买得起,也未必养得起啊!”

说罢,害怕高飞不了解,她还连忙给高飞详细解释了一下这次小马收购“数字王国”的内情。

……

原来这次收购数字王国,实际上是小马联合印度信实媒体,组成“小马奔腾·信实”合资公司之后,从而以3020万美元的金额,在数字王国的破产拍卖中,成功收购了“数字王国”和子公司“航母传媒”。

以及其所拥有的包括视觉特效在内的多项核心资产。

比如视觉特效,广告制作,虚拟人合成技术,以及位于米国加州和温哥华的工作室,还有科幻大片《安德的游戏的联合制作权。

从表面上看,拿下了数字王国的小马一夜之间,就拥有着世界级特效制作水平。

但实际上事情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即便这次是联合收购,但按照小马70%的持股比例计算,以及后期将投入数字王国的营运费用,小马这次收购的总花费,其实应在4000万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单此一项开销,就将小马前面的a轮融资给花去了一半。

说实话,在花钱这方面,即便是大手大脚习惯了的高飞都自愧不如。

说到这里,韩莉还特别强调道:

“老板,其实相比于后面的运营费用,这笔收购款其实都算是小钱了。”

“我和江虹算过了,以数字王国的规模,只要小马持有一年以上,那么基本的运营费用就会超过收购金额。”

“要不然你以为詹姆斯·卡梅隆为什么要卖了它,还不是养不起了!”

要知道数字王国可是米国影视特效行业的一面旗帜,公司曾经拿下了7尊奥斯卡奖杯。

可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数字王国却付出了沉重代价。

不错,在好来坞的特效大片风靡全球之后,不仅米国大片开始普遍使用特效,连欧亚等过也开始向特效大片迈进。

可是生意虽然是不愁,但是这些订单却并没有让数字王国这样的电影特效公司财源滚滚。

究其根本,其实就是在于韩莉刚才说得高昂的运营费用。

因为电影特效行业是一个高人工的领域,无法像普通工厂一样自动化。

并且特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步骤和技术,想要完成这样的工作,不长期雇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电影来了项目的时候,大家加班加点忙的要死;

而没有项目的时候,那这些人也要养着。

因为经过培养和磨合,这些技术人员往往手握重要的核心技术,这也就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因为经过培养和磨合,这些技术人员往往手握重要的核心技术,这也就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如此一来,整个特效行业就必然处于一种人力成本高位运行的态势。

但问题就在这里,人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动辄花费上千万美刀巨资打造特效的大片,一年最多也只有十来部。

所以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之下,就算是詹姆斯·卡梅隆亲自创立的数字王国,也已经陷入了不断的恶?循环之中。

当韩莉说到这里时,却见一旁的江虹忽然眼神复杂的插嘴道:

“我在米国的前同事告诉我,当数字王国的交易达成之后,已经离职的数字领域的创始人之一scott ross就在博客上公开发文称:

这不是一个能够赚钱的产业,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产业!”

“他甚至表示在经历过数字领域和工业光魔的运营后,再开一家特效公司对他而言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更不要提上市了。”

说到这里,江虹有些无语的双手一摊道:

“所以我很不理解小马为什么要买数字王国,这完全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旦开人,且不说高昂的代价和费用,光是公司的实力就会不可避免的下降。”

“可如果不开人,成本就会永远居高不下。”

听到这里,高飞顿时忍不住眉头微皱。

即便他心里也很想买一个大玩具,但是江虹的分析却让他不得不冷静下来。

因为如果按照江虹这个逻辑,那么这将不只是数字王国的问题,而是整个电影特效领域的产业危机。

如果不过能解决高额的成本和特效公司的收益之间的矛盾,那么谁买了特效公司都要吃亏。

不过在沉吟片刻之后,高飞还是提出了一种可能。

“不是还有华夏市场么?”

“我国的电影市场目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或许这就是数字王国的一线生机!”

却不想江虹闻言当即毫不犹豫的摇头道:

“不可能!”

“前景是前景,并不代表我们现在就是金矿。”

说到这里,江虹直接从财务方面给高飞分析起来。

首先“数字王国”的特效水平虽然一流,但它的价格也高,没有5000万美元、8000万美元、1亿美元的预算根本用不起这个技术。

可是近年来国产大片虽然特效画面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在特效上面的花费并不高,至少完全无法和好来坞比。

比如《金陵十三钗的特效开支是一千万元,而号称是全球第一部3d武侠的《龙门飞甲,用在特效上面的费用也不过是一千五百万。

嗯,也就冯晓刚的《唐山大地震多点,足足在特效上面花了三千万。

看似国内特效市场好像很广阔,可实际上特效花费已占据10%30%拍摄成本的情况,就已经是国产片的极限了。

也就是徐客、老谋子,冯晓刚这样的大导演才有这样的魄力和话语权,要是换了其他导演恐怕能有一半的额度就不错了。

然而以千万级计算拍摄成本的国产电影,根本无力支付一个常规好来坞大片数字特效的制作费。

言及此处,只见江虹斩钉截铁的说道:

“最多一年,如果小马找不到解决办法,数字王国必然会被再次转卖!”

此言一出,当即就让高飞彻底冷静下来。

而且他不仅冷静了,还忽然灵机一动,想明白了解开这个死局的办法。

可也正是如此,高飞才越发没有了收购的?质。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可也正是如此,高飞才越发没有了收购的?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