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章 夏收和试验(2 / 2)

“咱么当初马大头家的地就越来越多,咱们的地就越来越少。”

“行了行了,这都多少年前的事儿了,现在不都是咱们的了吗!”

“那倒是!”三猴子脸上又露出笑容来。

地头正在蹬轮子的马仁礼吐着舌头,也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速度越来越慢,最后直接停了下来,上气不接下气的道;“我不行了!实在是没力气了!”

“我说马仁礼,就剩最后这些了,你再加把劲儿。”金花嫂手里还拿着一捆麦子,站在脱粒机前头。

“不行了!不行了!”马仁礼连连摆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不停的咽着口水:“我实在是踩不动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那边地头的王重见到这情形,摇了摇头,走了过来,“行了,你去歇着吧,我来!”

马仁礼翻身下车,摇摇晃晃的走到旁边,没走出几步就不顾形象的往地上一坐,双手撑在地上,一脸疲惫的喘着粗气。

王重的动作可比马仁礼快多了,脚蹬踩的飞快,要不是怕机器受不了,速度还能再快。

韩春梅和金花嫂鄙夷的白了马仁礼一眼,撂下一句:“真没用!”

只十分钟左右的功夫,在王重快速的蹬动脚蹬的情况下,余下收好的那些麦子都成功脱粒。

歇的差不多的三猴子和老干棒也过来帮着把桶里的麦子收进麻袋里。

众人洗了手,擦了脸,然后才开始吃午饭。

正吃着饭,金花嫂忽然建议道:“队长,要不下午咱们换一换,让我们三个也搁一会儿麦子,你们也先歇一歇。”

“这主意不错!”韩春梅连连点头。

王重没有专断独裁,而是看向老干棒和三猴子,“你俩觉得怎么样?”

“队长,缓一缓也好,倒不是没力气,就是这腰受不了!”三猴子道。

老干棒道:“要不就让金花嫂和我媳妇他们割一块地,正好多缓一缓,剩下的咱们几个再继续?”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办了。”

马仁礼:“······”

到了傍晚,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地里也忙活的差不多了,几人用油布把脱粒机盖上,把各自地头已经装进麻袋里头绑好的麦子往家扛。

一天下来,几人一共收了六块地,四块一亩多的,两块两亩多的,加起来拢共收了差不多有十亩地,下午只收了四亩左右,一方面是因为太阳太大,又忙活了一上午,大家都累得不行了,效率自然赶不上上午,另一方面是因为后边金花嫂和韩春梅也回去做饭了,少了两个干活麻利的,马仁礼到底还有些拉跨。

不过总的来说,速度倒是不算慢。

这会的麦子产量不高,别说现实社会了,就连《山海情》副本里的那时候都比不上,平均亩产是一百五十斤到两百斤左右,土地肥沃一些的,水肥都充足的,可能会超过两百斤,但也绝不会到三百斤,不管是植株的密度还是产量跟后世亩产一千多斤的时候自然没法比,割麦的速度自然也没有可比性。

虽然去年秋播王重他们的种植密度已经比往年要密了不少,撒肥的方式也做出了改变,由原来的大范围撒肥变成了集中撒肥,而且冬灌春灌从没缺过水,王重还用草药做了除虫剂,除草除虫更是一刻没歇过。

但受肥料和种子的品质的限制,每块田收获的麦子虽然比起去年都要多出不少呢,但也没能多出多少,那几块一亩多的,收的那些麦子晒干以后,平均每块田能多出个八九十斤左右,那块两亩多的多一些,能多出个一百四五十斤,算下来亩产已经超出两百斤了,但距离三百斤还有些距离。

第二天众人的速度明显就慢了许多,不是不想干,是第一天出力太狠累着了,不过还是把剩下的那些小麦地都给收割完了。

第二互助组也成了整个麦香村,最快把地里的麦子收割完的互助小组。

乡亲们看着王重他们如此简单的就把麦子给脱粒收了回去,顿时便都动了心思。

第三天的时候,就有人来找王重借脱粒机了,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牛大胆,手里还拎着一瓶白干,王重自然不会拒绝。

乡亲们都忙着给麦子脱粒的时候,第二互助组的成员们已经开始晒麦子了。

一家才几百斤的麦子,晒起来自然不麻烦。

第四天晚上,众人聚在王重家,开会。

正房炕上,王重坐在里边,三猴子和老干棒坐在王重左右手边,两人身边分别是金花嫂和韩春梅,马仁礼坐在圆凳上。

王重道:“大家麦子都晒得怎么样了?”

三猴子道:“我家的差不多了,明天再晒一天就能收起来了。”

金花嫂道:“我和三猴子差不多!”

老干棒和韩春梅的进度也一样。

“我可能还要两天。”马仁礼进度最慢。

“这段时间天气都不错,大家都抓紧点,乡亲们也等着晒麦自呢,咱们早点晒完,他们也能早点晒完。”

“咱们今儿个就讨论讨论接下来夏种的问题。”

“大虫哥,这有啥好讨论的,照着去年那么干不就行了。”三猴子道。

“队长,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老干棒却看着王重问道。

王重问:“往年大家伙夏种都是种的什么?”

“基本上都是包米和大豆!”金花嫂道:“花生的也有,就是比较少。”

“那产量怎么样呢?”王重又问。

“产量都不高。”老干棒道。

“既然往年夏种的产量都不高,那咱们不如尝试尝试新的方法,通过对比来做实验,看看哪种能增加产量,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法子好是好,可咱们也不懂什么新方法呀!”三猴子道。

“我倒是知道几个法子,小时候倒是见过家里的长辈们这么种过,产量确实要比咱们去年高,当然了,影响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不一定全是种植的方法,也和施肥,浇水,气候,还有地域有关,但我觉得,咱们现在既有地,又有人,不妨尝试一下,如果真被咱们找出能够增产的方法,对大家都有好处。”

“我同意!”三猴子立马表态:“我相信大虫哥。”

“我也同意!”

“我没意见!”

众人纷纷表态。

“大虫哥,到底是啥好法子?”三猴子迫不及待的问,众人也都纷纷看着王重,眼中同样写满期待。

“一个是轮作,一个是间作。”

“轮作?”马仁礼道:“你是说咱们玉米大豆换着种?”

“对!”王重道:“其实咱们现在冬小麦和夏包米,夏大豆这种种植方式就是轮作,但还是太过单一了,现在咱们组有五户人家,土地加起来有二十四亩多。”

“每年的冬小麦咱们还是得种,但夏天的时候,咱们完全可以把花生、包米还有大豆这几种作物轮番种,比如今年三猴子和金花嫂的地里都中花生,老干棒的地里就种大豆,我和马仁礼的地里都种上包米。等到明年,咱们再换一茬,三猴子和金华扫就种大豆,老干棒中包米,我和马仁礼就种花生。”

“这法子不错!”老干棒点头道。

“大虫哥,那间作又是咋回事儿?”又是三猴子急忙问道。

王重解释道:“顾名思义,间作,就是把几种作物,相互间隔种植,就譬如一块地,咱们给他分成好几垄,一垄包米,一垄大豆,再一垄包米,在一垄大豆,这么间隔着种。”

“这有什么用?”三猴子疑惑的问。

马仁礼却眼睛一亮:“这法子不错!玉米植株高大,能够替大豆挡风,让大豆的植株不被风吹倒,大豆植株较矮,可以促进玉米植株间的空气流通,让光照更加充足,说不定真的能增产呢。”

三猴子老干棒几人都看着马仁礼,听到增产两个字,一个个眼睛就都亮了。

“大虫哥,马仁礼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王重笑着道:“是真是假空口无凭,但咱们可以拿一两块地试一试,和只种一种的对比一下,看看两边的产量不就知道了!”

“我同意!”这回马仁礼第一个举手同意。

“我也同意!”

几人纷纷表态。

“咱们地里那些玉米和大豆苗子现在也都长得差不多了,等麦子都晒好入库以后,咱们就加快速度,我和老干棒,三猴子还有负责耕地,金花嫂和马仁礼,韩春梅负责追肥分垄移栽,等我们三个把地耕完了之后,再回过头来帮大家,这样安排大家有意见吗?”

“没意见!”

“大虫哥,我们都听你的!”

众人自然不会有意见。

“那接下咱们商量商量哪几块地都种些什么。”

“大虫哥,还商量个什么,你直接定了就得了,我们大家伙都听你的!”

“三猴子说得对,队长,咱们都听你的!”

“那行!”王重笑着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分一分!”

既然众人都愿意听王重的,王重也乐得省事,直接分配。

“不过有一点咱们得先说清楚,谁家地里的产出就归谁,到时候咱们再互相交换,大家觉得怎么样?”

“肯定没问题。”

众人纷纷表态。

对于几人对自己的信服,王重也不觉得意外,毕竟现如今王重在麦香村的威望之高,除了周义虎之外可谓是无人能及,连村支书兼着村长的王万春,都不如王重这般让乡亲们钦佩。

尤其是今年第二互助组各家地里的小麦刚刚丰收,依着王重和马仁礼的法子,可比去年增产许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