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浅商议(1 / 2)

红楼沉浸式围观 则美 9112 字 2023-05-15

贾政坐不住了, 立即站起来来回走。

贾瑭问“老爷”

“这事儿我知道,这事儿”贾政从上次赖尚荣状告荣国府的事情里就能发觉出来贾雨村这事儿没办好, 或者说薛蟠太嚣张了。

贾雨村确实是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猪狗不如。但是薛蟠难道不知道自己背着官司吗明明白白的知道, 但是还敢上京城,这也真的是不放在心上,胆大至极啊

四大家族大胆至极的不止是他一个, 准确的说, 京城里的这些子弟们都是很嚣张的啊

这个时候就是把薛蟠赶回金陵也来不及了,毕竟薛蟠在京城也嚣张了一年,这京城大小权贵圈子也都认得薛蟠。

大家都知道该判死刑的那个人还活着, 这件事是荣国府把刀递给了人家,洗干净了脖子等着人家割一刀呢。

贾政这个时候着急了起来。

“瑭儿, 事和咱们家确实有关系。我给你讲明白”

贾政立即讲了一遍, 把薛家如何求救,自己这边又是如何施救, 前因后果讲了一通,二老爷表示, 他是真的不知道那小丫头如今叫做香菱的那个和贾雨村有这种关系, “我也没说要这么糊涂治罪,只说帮着薛蟠脱罪,这哪里是脱罪,简直是漏洞百出, 说什么死者冤魂索命薛蟠已经抵命了这话刑部信吗大理寺信吗翰林院和各衙门信吗哄骗那些老百姓都不一定哄的住”

这位二老爷这个时候简直是如鲠在喉,背着手在贾瑭面前走来走去“这也太狼心狗肺了,那甄老爷对他是大恩啊他能上京赶考能有今日多亏了这位甄老爷人家的独女遭逢大难他既然知道了,就像你说的那样,认下来做个干女儿, 拨点银子攒点嫁妆找个清清白白的人家嫁出去,一辈子无大的富贵也足以小康。”

说完跺了跺脚

然后又说“咱们家对他不过是举荐之恩,虽然拉了他一把,在那人看来,在薛蟠的案子上已经对咱们报答过了。对他的恩人他尚且如此,对咱们怕是也存在利用之心。我这些年虽然糊涂,虽然做官没尺寸进步,但是来来往往的人物是见了很多的。咱们现在对他有用,他还能低下四的求一求,如果没用了,一脚踢开也是有的。

他在涂州藐视上官,恃才傲上,他的上官八成和咱们一样,靠着家族和祖宗才有了显位,他看不起人家,自然是也看不起咱们”

至今为止宁荣二府只有贾敬是个读书人,别人都是靠祖宗恩德以至于幸进。这种路子,在那些正统读书人看来和小丑无疑,如贾瑭这种有本事的还罢了,不自于被骂尸位素餐,贾政这种没少受白眼,所以贾政非常有心得体会。

贾瑭听完问“叔父也不必想太多,如今他还有求于咱们,对了,没什么字据留在他手上吧”

“没有。但是这真是咱们家举荐上去的,脱不了干系。就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了。”

这种事可大可小,全在皇帝的心思和朝堂博弈。

就比如贾雨村他因为礼仪而获罪,本就是可大可小的事儿。有的时候上面心情好了一笑而过,小惩大诫罢了,但是因为时机被运用的很巧妙,引的太上皇震怒,所以丢官之事板上钉钉。

荣国府举荐贾雨村,贾雨村为人贪酷,如果草菅人命,那么荣国府被人举报了也是要受连带责任的。

如果举报的是人贾雨村的仇敌,目的是把贾雨村扳倒,只要荣国府不下场救人,倒霉的是贾雨村,荣国府确实会被责骂,但是骂一骂事儿也就过去了。如果对方用贾雨村这把刀要了荣国府的命,事就难办了。

贾政也意识到了,他这时候能商量的也就是贾瑭一个人。

“你怎么想的这人送信来求官,这次咱们管不管”说着把信递给了贾瑭,贾瑭拿过来一字一句的读了一遍,读完之后把信放到了桌子上。

“看他信里的意思,是和王子腾王大人有不错的交情。”

“对,信里说王子腾请我表奏他为兵部官员,咱们需要一个人替咱们在兵部说话。”

“叔父,是王大人需要一个人在兵部替他说话才对,咱们就在京城,有什么事儿跟人说一声,在兵部的喉舌并不少。只是咱们家的人久不在军中,现在很多事儿都参与不进去,就是说话了也不一定占理,不占理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对了,咱们家在兵部还有多少实力”

贾政捋着胡子摇了摇头“从你祖父不在了之后,咱们在兵部的威信一落千丈,以前那还真的是说一不二的。”要不然为什么要扶持王子腾呢,为的就是继续把持这份权力。可王子腾也不是听话的人啊,贾政贾赦都控制不了王子腾。

贾瑭又问“我们兄弟里面谁还能吃武将的这碗饭”

贾政看看贾瑭,摇摇头“你们兄弟不行了,别说骑马射箭,就是兵书也不懂,当年赵括好歹能纸上谈兵,你们是连纸上谈兵的本事都没有。就是下面兰儿和桂儿想走这一条路也来不及了。”

自从贾代善死后,两代人都没接上去,更何况官场本来就是人走茶凉如走马灯一样来回轮换,就是贾代善留下的死忠愿意守着这份势力,时间太长,他们等不到贾家的子孙就不得不退了。

“所以兵部对咱们家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侄儿的意思,趁着还值点钱,不如卖了。”

“卖了卖给谁”

“谁想买”

“想买的人多了,北静王,南安王只要咱们放出话来,想买的人家肯定把咱们家的门踩平了。”

“您就没想过卖给皇帝”

贾政这个人天天嘴里喊着忠君体国,忠君的话说的一套一套的,也一直以忠臣自居,但是心里咋想的他自己知道。

“卖给皇帝他能出什么价”

“卖给北静王他能出什么价无论是北静王还是南安王手里有什么能跟您做交换的叔父,这和做生意是一样的,价高者得。

您想想,北静王和南安王两家都是郡王,北静王本钱还算厚一些,但是南安王府有什么就剩下几两散碎银子了,您就是拿来换庄子,他们家有多少个庄子给咱们给咱们了他们吃什么如今想把南边的事儿管起来也只能偷偷摸摸的,成不成事儿还是两说。

北静王还能管事儿,但是也只剩下管事儿了,一直被皇家挤压眼看朝不保夕,他为什么不回应皇帝的拉拢,就是怕这个时候鼎力支持了,回头下一任皇帝还不放过他们,就跟当年开国的皇帝和太宗一样,开国的皇帝和咱们祖宗那是过命的交情,咱们门上挂着的牌匾是敕造荣国府,敕造啊金陵有咱们家正经的国公府邸,这里的也是敕造赏赐,而且咱们府邸就是爵位尽了也会留着,除非抄家,到时候没了爵位咱们拿什么养这宅子他大行之后太宗皇帝立即对这些老人举刀了,咱们家那时候封地尽失,只留下关外十二处庄子。前车之鉴不远,北静王自然害怕,至于北静王那边如果真的和他交换,我还怕他拿烫手山芋跟咱们换呢。”

是啊,卖给他们两家是真的得不到太好的东西。

贾政问“你觉得皇上能出什么价”

“看您想要实在的还是虚头巴脑的。皇帝手里的权利大,您开个价,只要不那么过分,他愿意给。北静王就给不了,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郡王罢了。”

“什么是虚头巴脑的,什么是实在的”

“虚头巴脑的,比如说为我大姐姐在后宫求得一席之地,再多少给我琏二哥哥弄个小爵位。没了实权,爵位就是只剩下面子了,好歹这面子还能罩的住嫡枝近亲。前几日我去给姑父买院子,听说西宁王府的旁支卖院子呢,人家旁支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是宅子太好,养护起来也是一大笔钱,旁支日子过不下去,不如卖了宅子换钱在城外置产,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是西宁郡王的王爵头衔还在,嫡支大宗如今还很滋润。”

贾政心动了,贾瑭这种说法照顾了两家,贾政这一脉好处在宫里的娘娘身上,贾赦这一支的好处落在了贾琏身上。

“你这才是老成之言啊,你大姐姐在宫里的时间不短了,而且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从宫里出来了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姻缘,出来的时候毕竟年纪大了只能给人当后娘,贾政觉得多少委屈了女儿。如果做了娘娘,宝玉虽然是外戚,如果在科举上有进步更好,没了进步受娘娘庇护也能有官职地位,等于两条路都走的通。

贾瑭知道贾元春已经进了后宫,是出不来了,与其这样不如顺水推舟,皇帝能接受,贾政夫妇又很高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