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鬼王降世(1 / 2)

“不可!”

听到对方说出的话,顺势提出的要求,风清安断然拒绝,他是吃饱了撑着,才把这和尚留在他的宅子里。

别说他不乐意,就算是他愿意,这天龙僧住进宅院,外面那群道士也会深受刺激,这和尚纵然有诸多佛宝,只怕也无法震慑住他们,恐遭不测。

“为何不可?”

“为了禅师您自身的安危着想!”

风清安好言相劝,他接触过道门诸多真人,特别是其中还有几位上真,他不觉得那些道门真人会对一名外来的和尚无可奈何,只是无必要罢了,固然,他有足以开一脉佛寺的底蕴,可是谁家又没有?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关怀,贫僧……”

天龙僧神情一怔,随即便想要向风清安保证,他无惧生死,可风清安哪里还有耐心听他扯这些,

“走吧,这里没有容你立身之处!”

风清安这话其实算不上客气,可是,少年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毕竟是对方出言不逊在先。

什么叫与幽冥鬼物媾和?他是这等人物?开什么玩笑。

“阿弥陀佛!”

瀛海颂念一声佛号,深深看了风清安一眼,也不再与之争辩,只是眼中隐隐浮现出一抹失望。

因为在他看来,分明就是这位公子已经察觉到自身的不对之处,却是贪恋于幽冥鬼类的美色,依旧不可自拔,甚至将他这可以降服鬼物,助他摆脱色欲孽海的人都给驱逐走,这分明是自甘堕落。

不过,这位公子可以自甘堕落,却是无法断他助其脱离孽海之心,不容他在此地立足,他便在这城中寻一处立足之地罢了。

胆敢引诱这位公子沉沦的鬼类,一旦现身,以他的法力,定然能有所察觉,绝不会如这公子一样,被蒙在鼓中。

“贫僧告退!”

“禅师慢走!”

风清安微笑道,没有半点挽留对方的意思。

天龙僧就此退去,不过,已经在风清安身上察觉到不对劲之处的瀛海僧人,在刚刚离开风清安所住宅院大门时,身形便在空中一寸寸消失,很快便在众目睽睽之下,隐匿于无形之中。

让不少暗中观察此地宅院的真人啧啧称奇,倒也没有多少人感到意外,毕竟这位外来和尚手上有多少佛宝,到现在也没人猜得出来。

风清安的生活也就此陷入到了喧闹与熙然当中,即便是他每日不出门,都有人以各种借口上门拜访,为他送来诸多道藏。

这就导致他手中的道藏与真经囤积得越来越多,所谓的道藏,虽然是弟子修行前的准备,但道门也不是傻,特别是在有佛修上门的情况下。

所以有些真人送过来的道藏之中,也蕴含一些别出心裁的经卷,赫赫有名,甚至让人似有耳闻的大神通部分修行之法。

风清安翻了两页后,就发现其中的小心思,譬如有一名为《五方五行太玄神光》的神通,号称可以收取镇压五行之属的万物万灵。

只是如此神通,风清安拿到手中的,虽然有部分修行之法,可真正想要练就这门大神通,却是需要有相应的法力支撑,也就是说需要特定的修法。

换而言之,只有入得门中得其传承,才能够真正练就这门神通,当然,说是如此,但对于天资横溢之人而言,这其实也并不能限制什么。

毕竟,这世上,所有的道门神通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由一位又一位天资横溢的道门真人或是先贤开创出来的。

既然前人能够开创,后人自然能够也能够藉此修改,所以有些道门即便只是送出了神通卷,而没有给予对应的修法,其实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道门如此大方,也算是对的,因为风清安也在随意翻了几本佛门真经后,发现了夹杂其中的修法。

不过,这些修法被他看了两眼后,就抛到一边了,还是那句话,他对于当和尚没兴趣,佛门的修法神通虽然看起来不错,但,还是算了吧!

不合适!

时间匆匆流逝,很快便从八月来到了九月,延期一月的院试,在万千学子的千呼万唤中正式开始,而风清安也步入考场中,虽说已经决定不再参加科举,但凡事有始有终。

况且参加院试,对于风清安而言,与休闲放松无异,他与那些背负个人前程,家族命运的学子不一样,他没有任何压力。

风清安就是抱着闹中取静的心思来参加最后一次科举,他就想避一避那些道门真人,因为科举事关国家兴盛,甚至能够影响到王朝的气运

是以此地因果极重,凡是修行中人,都会避得远远的,根本就不会往这边凑。风清安也不需要担心有谁能够在考场上打扰到他,哪怕是进了考场,他的待遇都是最好的。

不过科举即便是再怎么重要,但终究也只有几天而已,当那一声代表要交卷的锣声响起的时候,便代表院试结束。

数以千计的考生学子,或是喜笑颜开,或是心情沉重,低头思索,怀着不同的心情,纷纷将自己的考卷上交。

风清安混杂在其中,将自己纯粹是抽空写的考卷交上,随后就颇为潇洒的离了考场,出了贡院大门,便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赵管家,还有一众武夫。

他在其中还看见了黑山与白瑶的身影,至于明龙,自然是随身携带,一刻都不离身,纵然是院试,那搜身的差役也不能将他怎么样。

“见公子神清气爽,想必已经成竹在胸,放榜之时,定然名列榜首!”

赵管家上前一步,越发年轻的面庞上露出笑意,恭贺道。

“里面卷子都还没收完呢,这话说得太早了,我不过就是凑数而已,重在参与!”

风清安颇为谦虚的回应道,他这一次真的只是参与,就连写在卷子中的内容都是即兴发挥,因为不打算再考了,所以也没什么顾忌,就连寻常考生必须注重的避讳,犯上之类的,都没考虑过,想到什么便写什么,极为随性。

不过当院试的榜单放出来时,那高高挂在榜首位置的名字,依旧让风清安沉默了,毫不意外,就是他的大名。

这就彻底断了风清安参加科举的心思,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念头,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定好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心慵意懒之下,风清安也就越发随性了,怀中揣着几部道经或者是佛经,在奉天城附近游山玩水,好不自在,偶尔还能遇见几位真人,与他们论一论经文。

一连游玩小半月后,风清安这才想起奉天城附近还有一处闻名大晋的龙吟书院,心血来潮下,风清安便升起前去一游之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