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一章 刚才外头人太多(2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293 字 1个月前

~~

话分两头,明军这边当然也不可能干等着纳哈出的回复。把希望寄托在对手身上,从来是愚蠢的。他们有自己的计划。

凡事有利必有弊,返浆期虽然不利于用兵,却很适合在草原上搞工程。

别的季节,草原干旱,土地板结,想要挖个地基可不容易。但返浆期时融化的雪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全都攒在地表层,把地面泡成了浆。这时候都不用铁锨锄头,直接用块木板都能挖出个大坑来。

挖出来的泥浆也有大用,直接放进木头模具里,再掺上些河沙跟草屑,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用不了两天就成了晒干砖。这种土坯晒干砖,原料随处可见,制作方法简单,尤其是不需要火烧,即可成砖。是北方干燥地区的主要建材。

也多亏有了它,明军才能在草原深处修建要塞。再者以元军的攻城能力,土制城堡就绰绰有余了。

要是换了别的季节,光制作这些砖,就要多费很多功夫。而且返浆期还不用担心元军来进攻,当然要趁着这段时间,大搞工程了。

等纳哈出的使者抵达庆州时,已经是四月天了。此时草原上冰消雪化,草木回春、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

纳哈出的人之所以要来这么晚,就是要给明军一种双方距离很远,路非常难走的错觉。以免被明军推测出他们的大致方位来。

这跟当年契丹人故意带刘敞从古北口出关,以显示路途遥远艰难,是一个道理。可见胡人的狡诈一脉相承。

利用这段时间,朱桢和傅友德已经在庆州和大宁之间修筑了五座要塞。

朱棣也率领自己的燕山三护卫前往通辽增援,跟王弼和郭英的部队一起,修筑了一座通辽城。

老三则领着自己的太原三护卫,在大宁和通辽之间修筑了三座要塞,只要再修筑两座,就能保证两地间交通线的安全了。

哥几个私下里抱怨,人家出塞是来打仗,我们却是来干工地的。但他们都很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草原上扎下根来,所以虽然嘴上抱怨,活儿却一点没少干。

纳哈出的使者抵达庆州时,朱桢和傅友德正好也在。

两人听使者说完了纳哈出的要求,都有些难绷。

待使者退下后,傅友德便哂笑道:“纳哈出是做梦娶媳妇——想得美!给他保留军队还不够,还想要地盘?那他不成军阀了吗?回头又叛变了怎么办?”

“哈哈,老傅说的是。”老六点头笑道:“老纳确实光想好事去了。”

“他也不想想,咱们就是给他报上去,皇上和大将军能答应吗?”傅友德闷声道。

“那肯定是不能的。”朱桢却很看得开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哪能一上来就谈的成?且得磨上一阵子呢。不急,咱们有的是时间。”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