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考课(下)(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7753 字 10个月前

同时以严厉的标准对不达标官员进行处罚,从查问到降级调用,再到革去官职,较为系统周密。

曹昂制定好总体要求,班英也根据政治、经济、司法、军事和文化等不同类别将官职分类,并针对职位的区别订出了不同的考课标准。

不得不说,班英从政经验丰富,曹昂亦比不得。

“公玉从来不用我多费心啊。”

曹昂放下班英制定的细则,对班英说道:“自前汉以来,考核的权力分散,执行又多流于形式,使考课仅及长官而不及吏,郡国守相不思正道,反而多用‘习于计簿,能欺上府’之人,务为欺漫,以避其课。而主持考课之人,多不愿秉公执法,破除情面,以致‘尚书不以责三公,三公不以责州郡,州郡不以讨县邑,是以凶恶狡猾易相冤也’。这些都是制度实行之间的问题。

我准备单设一府,为审计府,由黄浮担任从事,专司考课之事,考课郡县;郡中同设审计房,由审计府直管,考课乡亭。

将考课的权利集中起来,便能使考课制度统一,也便于对审计人员进行监察。”

班英早就习惯了曹昂一言不合,就设置机构的习惯。幕府之中,有土地署,参军署,记室署等等新设部门,也不多这一个审计府。

“从今年冬天开始进行考课,考课标准在执行中不断进行完善,务求最适合于当下。”

一项制度,从制定,落实,到最终确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通过这件事,曹昂发现,随着分类对官员进行考核,幕府的官制也需要变动了,又是一个麻烦事。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班英离开之后,曹昂又招童恢前来。

童恢上次向曹昂提议之后,曹昂一直未有反应,童恢也不知曹昂的心思,倒是颇为忐忑,今闻曹昂相招,立刻见赶往大将军府。

到了府上,童恢恭恭敬敬给曹昂行了礼,然后有些拘谨地坐在榻上。

曹昂看了,也一时感慨。

曾几何时,童恢还是那个冷冰冰的君子,可心中有了欲望,对人对事的态度,自然随之而变了。

见到童恢,曹昂便问道:“汉宗,你觉得一个辅贰官,最重要的优点是什么?”

“主公,为辅贰者,要摆正位置,既要勇挑重担,勇于担责,有大局意识,团结共事,又要立身立德,保持独立,不成为主官的附庸。”

曹昂看了童恢一眼,又问道:“若是汉宗做辅贰官,又能否做到这些?”

童恢一愣,心中却是有一丝明悟。

“回主公,童恢若为佐官,必尽心尽力也。”

曹昂点点头,没再多说,便让童恢回去了。

此时曹昂已经拿定了主意,让童恢代替王朗的位置。徐州士大夫需要一个高位之人,不是王朗,也是别人。

曹昂一直在童恢和张纮之间犹豫,现在看来,一个有能力,有操守,却又有些油滑之人,更适合搭档班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