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又收了两个弟子(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2546 字 2个月前

虽然曹昂年轻,可从未有人小看过他的学问。想当年曹昂可是能在太学之中跟1众大佬辩经而不落下风的人物,凭此1条,谁人可敌。

2人跪坐1侧,曹昂便说道:“在你们2人之前,我曾收了4个学生,这前3人身份特殊,不提也罢。至于这第4人,乃是你们的师兄司马懿。”

“见过师兄!”

随着曹昂1指,2人则1同向司马懿行了1礼。

“见过两位师弟!”

司马懿也赶紧回了1礼。

3人坐在1起,气氛如此良好。谁也想不到,这3人在历史上乃是魏、蜀、吴的扛鼎之人,斗得不亦乐乎。

“你们师兄排门下第4,而你2人,亮儿年长,便居第5;逊儿年幼,便居第6。”

“诺!”

“其实在我看来,拜师之礼,并不重要,只要心中向学,人人可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过我也清楚,世间俗礼,总有存在的原因和意义。若是不举行这场拜师礼,对你2人也不好,你们可以通知家人,待回了彭城,寻个良辰吉日,举行拜师之礼。”

“多谢老师!”

举行拜师礼,对2人和其身后的家族意义重大。曹昂愿意举行拜师礼,算是完全为2人着想。

之后曹昂又问询了2人的学业,因急着要返回船上,也没说太多,便让2人返回住处,收拾行李,跟随他1起前往彭城。

2人自然万分乐意。

待司马懿送2人离开之后,袁荧便问道:“夫君今年怎么愿意收起弟子来?”

“突然便觉得应该收几个弟子了。这弟子传承的不仅仅是学问,还有我的治国理政思想,有时候好的弟子也是可遇不可求。

不过到了今日我的身份,哪怕是收弟子,也得考虑影响和幕府的平衡,不能随意行事。

他们3人他们身后并无什么强大的势力,收他2人为徒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我才会选择他们3人。”

历史上司马懿、诸葛亮和6逊能够脱颖而出,可不仅仅只靠他们的能力。

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做过颍川太守,8十多岁了,现在还活着,建安2年才死,历史上的司马懿算是曹魏颍川派的1员,又是曹丕党的领袖;诸葛亮在荆州和蔡、黄、庞、蒯4大家族皆有姻亲;而6逊出自吴郡4大家族的6家,是江东本土派的领袖。

若无这些身份,他们凭什么做到宰辅的位置。

有能力的人多了,不独他们3个。

至于现在,也就诸葛亮算是徐州幕府中徐州派的子弟,而司马懿和6逊,其家族在徐州内部什么也不是,甚至接触不到核心权力阶层。

说到这,曹昂忍不住叹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若是由1个利益集团长久地把持权利,是会出大事的。对于现在徐州内部的权利集团来说,这3人拥有我弟子身份的人,将会成为搅局者。

23十年之后,天下当是他们的舞台,由他们来执笔。

新与旧,内与外,文与武,俱是保持着平衡,如此咱们的儿子,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

1旁的袁荧看着曹昂运筹帷幄的模样,眉目流转,顾盼生辉,满是爱意。

【作者题外话】:注:历史上的6逊,至少在公元234年,还叫6议。《3国志·明帝本纪》记载,5月,太白昼见。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将6议、孙韶各将万馀人入淮、沔。提前改名是为了行文方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