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陈留蔡氏(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4663 字 2023-05-16

王智是王甫的弟弟,素来骄纵。之所以宴请蔡邕,也想希望附庸风雅,借蔡邕来扬名。可蔡邕不给他面子,让他没能如愿。

本书首发:塔读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性格骄矜的王智自觉颜面大失,为宾客嘲笑,于是勃然大怒,当场对蔡邕破口大骂起来。

“罪犯也敢轻侮我!”

蔡邕见王智如此无礼,也对与此人同席感到耻辱,于是振衣而去。双方不欢而散,算是撕破脸脸皮。

事后王智忌恨,于是密告蔡邕心放怀怨,诽谤朝廷。

王智作为王甫的弟弟,虽然王甫已死,但在朝廷尚有不少关系。再加上蔡邕之前得罪了宦官、士大夫两方多人,于是很多人都一同诬陷蔡邕。

虽然天子爱才,但这般情景,也不好招蔡邕前来。

而蔡邕得知之后,担心再受报复,无法幸免,于是逃命江海,远走吴会之地,至今已经有三四年了。

曹昂听了,满是唏嘘,谁能想到,一代大儒,竟然落得满世界流浪的地步。

对于蔡邕,曹昂很有好感,不管蔡邕为何与曹操相交甚厚,就凭他一个出身高贵的一代大家不歧视曹操,曹昂也愿意帮助对方。

于是曹昂便说道:“蔡师于我父子,如师如友。我父子虽不能帮着蔡师平反冤屈,但是照顾一下蔡师,还是可以的。若是蔡兄有蔡师的消息,还请蔡师无论如何,或是前往谯郡,或是前往彭城,省得吾父牵挂。”

蔡琦听了,又是连忙感谢。

其实曹昂是不相信蔡邕跟蔡家没联系的,只是蔡琦不说,他亦不能逼问。曹昂甚至怀疑,自己的父亲曹操,是不是早就知道蔡邕的消息,甚至蔡邕现在就在彭城,也不是没有可能。

蔡邕不在,但曹昂准备借书的目的却没有打消。

虽说没有蔡邕,而他跟蔡琦又不熟,贸然开口借书,是让对方为难,可好不容易来一趟,而且下一次还能不能再见到这些书都不可知,曹昂当然不能入宝山而空手还。

曹昂去拜见了一番蔡琦之母后,便向蔡琦提出请求。

果不其然,蔡琦很是为难,毕竟这年头可没几个人会乐意借书。而且这些书还不是蔡琦的。

不过蔡琦果然大气,知道蔡、曹两家的关系以及曹昂的名声,不能交好,也不应该得罪,于是便同意了此事。

而且蔡琦还大方地将曹昂邀请到蔡邕的藏书之地,进行查阅。

对于蔡琦来说,既然有意示好曹昂,索性一步到位,不藏着掖着,反而更能收获曹昂的友谊。

曹昂得了蔡琦的许可,便住在蔡家。

原文来自于塔读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pp。

至于曹昂带的二十余人,除了唐固、赵怡、定徐几人,其余全部住在城外。

倒不是蔡家没地方住,而是蔡家这几年因为蔡质身死,蔡邕远逃,过得很是困顿,甚至可以用穷来形容。

曹昂着实担心自己这二十余人,人吃马嚼,将蔡家吃垮了。而若是给钱,反而让对方觉得屈辱,还不如让众人留在城外。

王锜带着所有人在城外安顿下来,曹昂也开始专心致志地寻起书来。

注:历史上只记载了蔡邕至少有两个女儿,一个是蔡文姬,另一个是羊祜之母,并未记载其是否有儿子。但蔡邕有一孙,名蔡袭,封关内侯。说明蔡邕一定有儿子,只是不确定这个儿子是亲生的,还是继嗣。再说像蔡邕这种大家族出身的人,只要家族不灭,没有儿子,家族也会选个嗣子的。若是嗣子,蔡邕死的时候(2年)其年纪应该不大,再到他生下儿子,应该活到中原安定之后,即200年之后。以曹操与蔡邕的关系,无论如何也得给这个嗣子一个官做,自然会留下名字。所以我倾向于蔡邕有子,但死得很早,很可能死于蔡文姬被掳的时候。毕竟蔡文姬被匈奴人掳走时,已经归家。她一个女子都被掳走,家里的男子,自然也没有好下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