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龙虎斗(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25203 字 7个月前

吕布这时终于反应过来,曹昂的意思有些不明啊!

曹昂看着吕布,心中却是想着,要杀一杀吕布的锐气,老是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不将旁人放在眼中,时间一长,怕是连他都小觑了。

不过吕布确实勇武,能与之相战的,怕只有关张马超典韦几人了,怕是还胜不了。

当然差距肯定不会像小说里那么大就是。

就好像有人考试能考九十,有人能考九十二三,但个人实力其实相差寥寥。

“奉先,你和汉升战上一场,也让这些人见识见识,你虓虎之勇,这是你蛰伏他们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吕布一听,顿时大喜,他早就对曹昂将他和黄忠相提并论不满了。

吕布持矛,跃跃欲试,而黄忠得令,也提矛上马出阵。此时黄忠刚过四十,巅峰刚过,而吕布比黄忠小个五六岁,正值巅峰。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双方交手,是势如霹雳,勇若奔雷。

吕布仗着勇武,铁矛如泰山压顶一般砸下,寻常人经此一击,怕是直接落马。黄忠却是毫不畏惧,挺矛来挡,二矛交锋,气浪都要将二人掀翻。

两马错过之后,黄忠感觉胳膊微微发颤,自觉力量不如对方。

但吕布一击之下,也不好受。

不过吕布自觉对方力量上不如自己,便发动抢攻,以快猛冲击对方防御。直杀得是霸王出山,石破天惊。

而黄忠知道力量不低对方,便以技取胜,一杆长矛,如蟒离岩洞,似龙跃波津,尽往刁钻之处猛刺。

吕布每每要击破对方,可又不得不回防自身。

吕布眼见急切之间难胜,便心生一计,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引黄忠来攻。黄忠果然中计,一矛照着吕布腰腹刺去,吕布早有防备,侧身闪过,回矛便横扫向黄忠腰部。

因是二人相近,黄忠眼看无法闪躲,急中生智,竟然侧身穿入马下,长矛从他胸前扫过,离着前胸不过一指。

黄忠心中余悸未了,拔马便走。

吕布以为黄忠胆怯,立刻紧追。而此时黄忠却放慢速度,等到吕布近前,黄忠忽然向后调转马头,用回转的力量快速向前刺击。

幸好吕布反应迅速,矛尖贴着他的腰部划过,腰间盔甲“砰砰”作响。

吕布惊得汗都出来了,立时便后撤,而黄忠眼见必杀一击没能成功,也是颇为遗憾。

接下来二人便谨慎起来,打得也保守许多,前后战了约百合,好似张飞战赵云,却不分胜负。

曹昂见二人打得酣畅淋漓,这才鸣金。

二人战罢,回到曹昂身边,各如水洗一般,浑身是汗。曹昂拉着二人高声喊道:“天下猛将,无如此二人者。”

此时的黄忠,神色如常,心中则暗赞吕布的英勇。而吕布虽然一副不屑的样子,却也不得不承认,黄忠其勇,不在他之下。

君侯麾下,猛士何其多也,往常吕布在并州目中无人,今日吕布却是不太敢再自傲了。

而吕布与黄忠一战,尽显其武。曹昂组建的这一千重骑,对吕布算是尽皆信服,再无人轻视。

【作者题外话】:注:最早发现的实物双边马镫是在两晋时期,普遍认为也是这一时期发明的,不过离着已经三国很近。

塔读@

不过作者不这么认为。三国虎豹骑,一天一夜能行三百里;还有披甲重骑兵出现,袁绍有马铠三百具,这样的部队没有双边马镫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作者认为,至少三国时期,双边马镫已经开始小范围的普及了。

而且单边马镫晋初便有了,现在普遍被认为是方便上马的,不过作者不认为古人在发明了单边马镫之后,认识不到双边马镫的作用。

高桥马鞍,东汉末年考古遗迹中已经发现。

作者甚至怀疑,秦汉时期可能就出现了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否则项羽彭城之战横扫刘邦联军,京索之战骑兵对决,霍去病横扫河西这些战役中超级机动力,实在没法解释。

没有实物证明不代表没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