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九章 靡靡之音,天下两分(2 / 2)

因为他所谓的渡情劫,是真的陪伴了对方一世,而并非如慈航静斋那般,说是精神相恋,实际上就是玩弄对方的感情。

林远能给她们一份完整的爱情,一份完整的人生,这就是区别。

到最后,亲人离世的痛苦也终将只有他一个人深受,是他经历这番情劫的惩罚,也是精神意志凝炼的柴薪。

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没有让身边人长生之法的普通人,能做到的极致。

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天下间的形势也渐渐明朗起来。

长安城作为天下的中心,几朝国都,一直都仿佛独立于世外一般,不受战火侵扰。

宇文阀困守江都,没有废帝自立,反倒是有点像独孤阀,在待价而沽,准备以江都为资本,投靠新皇。

少帅军攻城掠地,占据江左大半山河,成为天下最大的势力之二。

另外一个,则是从太原起家的李阀之唐。

李世民为剑锋,手下不知斩杀多少叛将匪首,奠定大唐偌大威名,与少帅军以长安为界,相互针对。

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如今天下,非少帅军与大唐,无他人可取。

然而,原本应该爆发大规模战争,以此来决定天下归属的两军,却陷入了异常的平静之中。

反倒是处于两方势力之间的长安城,此时也迎来了一些不速之客。

李世民一身明光铠,率领一万玄甲骑兵,再次来到了长安城下,正想发表一番感慨时,宇文成都再次出现在了他面前。

看着宇文成都,曾经的屈辱再次浮现脑海。

眼中闪过一抹恨意,但李世民面上却依然让人如沐春风,“宇文将军,多年未见,风采一如往夕。”

宇文成都冷笑一声,“李世民,你是来攻城的?”

看着宇文成都身后那三千个泛着浓烈煞气的先天境光头,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勉强笑道:“将军误会了,世民此来,是为了求见国师,还请宇文将军通融一二。”

“哈哈!李兄也是来求见国师的,那还真是巧了,我等兄弟也是啊!”

寇仲那爽朗的声音响起,伴随而来的,还有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更是掀起了无边的烟尘,一看便是大量的骑兵将至。

宇文成都眼神闪烁,微微示意之下,身后的城墙之上,也有悍卒开始站上城头,城门之后也有无数兵卒若隐若现。

李世民更是面色凝重。

他与少帅军也有过多次交锋,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胜少负多。

不仅仅是因为少帅军帐下兵多将广,更是因为少帅军有着极多的武林高手,甚至还有十几名宗师境的高手。

现在寇仲带来的,除了他的好兄弟徐子陵外,便是让李世民和他的玄甲军吃了不少亏的少帅铁骑!

很快,寇仲纵马到了两方中央,一挥马鞭,身后那万余少帅铁骑立即勒马而立。

严整的军容,让李世民与宇文成都都是瞳孔骤缩。

“原来是寇兄当面。”李世民展露出良好的世家子修养,哪怕是战场之上,也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随着他动作的,还有一股淡淡的真气飘散而过,隐晦无比。

宇文成都眉头一皱,瞪了李世民一眼,而寇仲则是大笑一声,便将这股真气击散,“李兄一来就给出这样一份大礼,寇仲受之有愧啊!”

李世民笑笑,心中却很是可惜。

宇文成都才不想看两人在这儿演戏,直接开口道:“你们想要求见国师可以,不过只有你们能去,手下这下骑兵嘛,就乖乖留在城外吧。”

此话一出,李世民身边的几个将领,以及寇仲身边的将领顿时不乐意了。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然而李世民和寇仲对视一眼,却是认同了这个提议,也安抚好手下的骑兵,各自带了几个人,便与宇文成都一起,进入了城中。

城中一片歌舞生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完全看不出身在乱世之感。

寇仲感慨不已:“国师治下,果然是一片盛景。”

李世民却是不言不语,神情凝重。

很快几人便来到了国师府,宇文成都带着众人下马,上前敲门通报,房门打开,看到开门之人时,李世民和寇仲都微微变了脸色。

寇仲更是担忧地看向身边的徐子陵。

徐子陵却是微微一笑,很是洒脱地打起了招呼,“师仙子,多年未见,不知可好?”

没错,前来开门的,就是师妃暄。

师妃暄微微点头,没有回答徐子陵的话,直接转身向院中走去,宇文成都嗤笑道:“师仙子是家师的贴身侍女,可不会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徐子陵脸色微黯。

寇仲安慰了徐子陵几句,见没什么效果,不由得怒目而视,“宇文成都,你故意挑事儿是吧?”

宇文成都双手抱胸,“是又怎么样?寇仲,别以为你现在做了什么少帅军的统领就是个人物了。在家父面前,不过是蝼蚁罢了。”

寇仲脸色冷了下来,“寇仲自认的确不是英雄,国师也的确非常人,但你是个什么东西,一个靠着祖辈吃饭的家伙,也敢跟寇某犬吠?”

忽然间,他又变幻了笑脸,冲着李世民道:“李兄别误会啊,我不是在说你。”

李世民脸色铁青,微眯的眼眸中,满是杀意。

反倒是宇文成都跟寇仲两个人,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一样,又继续往前走去。

不多会儿的时间,几人就来到了中间的小院子中,也见了正在亭中看书的林远,以及在他身侧的婠婠、单婉晶、独孤凤、师妃暄等女子。

李世民和寇仲、徐子陵对视一眼,齐齐上前行礼。

林远叹了口气,“你们好好争你们的天下,跑到我这儿来干嘛,是想要和氏璧吗?放心,谁要是最后打赢了,我就把和氏璧给他,让他成为天下正统之主。”

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没想着掺合进天下之争中去。

除非是哪一天突厥南下了,他才准备往北边一行,从那赵德言手中,将道心种魔大法取过来。

李世民闻言松了口气,拱手道:“国师大义,世民敬佩不矣。”

林远似笑非笑地道:“怎么,不记恨之前贫道做的事情,不想要杀了贫道了?”

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尴尬无比,郑重道:“世民年幼无知,不知国师深意,才有所误会。如今世民才知国师乃为国为民之人,之前是世民太过小气,实在不该。若是国师怪罪,世民愿倾尽所有,以求国师原谅。”

“马屁精。”

寇仲嘀咕了一句,声音不大,刚好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然而在城门口和国师府外都喜怒形于色的李世民,此时就仿佛没听到一般,目光灼灼地看着林远,“世民来之前,家父曾与世民叮嘱。若是未来大唐能天下一统,定将以全真为国师,依然以国师之位相待。”

他说的是全真,不是道教。

林远终于看了过来,道:“唐王,有心了。”

李世民松了口气,甚至有些微的欣喜,“一切,皆国师所应得。”

言罢,他便稍稍退后,将接下来的舞台让给了寇仲,还送过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在说:

接下来,就看你的表演吧!

如今天下两分,无论是长安城内的独孤阀,还是江都城内的宇文阀,都不再是与天下相争,而是在等着天下决出最后的主人。

而少帅军背后站着的,是岭南宋阀。

也就是说,如今的天下之争,实际上就是宋阀与李阀相争,看看最后是谁胜出一筹,夺得这天下。

两方兵马都已齐备,只要时机一至,就可以开启最后的大战。

但在此之前,他作为李阀最强的矛,与少帅军的统率却是不约而同地来找到了林远,这其中的含义,他们都懂。

林远手中的和氏璧,代表着天下正统。

如果在两方大战的时候,林远突然站出来,手持和氏璧,以隋朝国师的名义支持某一方,那对另一方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无他,现在新朝未立,隋朝依然是正统。

而林远这位由杨广亲封的国师,又手持和氏璧,他的话语权和正统性,可比那什么杨侑、杨侗、杨浩要强得多得多。

李世民给出了价码。

依然以林远为国师,成为一国之师,无疑已经是最大的筹码了,而林远所要付出的,只不过是在双方相争之时站队。

这样好的交易,他不相信林远会不动心。

他也想看看,寇仲又能拿出什么样的选择来,而能比国师之位更强的,怕不是只有将少帅军的统率位置让出来,将天下拱手相让了吧?

李世民冷笑一声。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不会做出将基业拱手相让的事情来,所以寇仲是绝无可能要胜过他的。

寇仲能拿出来的价码,最多和他持平。

可凡事都讲一个先来后到,同样的价码之下,自然是最先提出来的人,最能获得林远的好感。

到时候,再私下里运作一番,未必不能有让人惊喜的结局。

李世民如此想着,俨然已经是胜券在握,甚至已经想着天下顶鼎之后,该如何找机会向林远报复……

然而,寇仲的一番话,却是让他大惊失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