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帝位正统,讨逆檄文(2 / 2)

然而曹操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所有人面色大变,霍然起身。

“骁骑校尉曹操,拜见太后,拜见……陛下!”

……

用法力来施展移魂术的效果,十分突出,而且也特别的隐蔽。

曹操身边那几个壮汉,林远现在还不认识,但他却能感觉得出来,这几个壮汉的实力也不弱。

虽然还年轻,没有达到巅峰,但至少也是千人将以上的人物。

一身煞气有如实质,放到天下间,也勉强是能独当一面的,而六七个这样的人物,居然没有一人能感觉到林远的动作。

这还不能说是隐蔽吗?

唯一的缺陷就是,用法力是会引起煞气入侵的,好在他现在的体魄和手段,这种小手段所带来的煞气入侵,已经对他造不成太大的伤害。

林远微微吐息,在经脉中肆虐的煞气便吐了出来,让房间中的煞气越发浓郁。

同时调动法力,修炼受损的经脉。

不,都不用调动法力。

在得到太平要术之后的这几年中,林远不但将一身真气凝炼成了法术,更是将用于道心种魔到细胞中的能量,也同样换成了法力。

煞气肆虐所带来的伤害,只要经脉附近的细胞正常代谢,便能有源源不断的法力释放,用以修复经脉。

这种小伤,根本不足为虑。

反倒是今天与吕布大战时造成的伤害,还需要一两天才能完全恢复。

“师傅师傅出大事了。”

蔡琰忽然跑了进来,直接冲到了林远身前,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仿佛在说:

师傅,你快问我啊!

林远揉了揉蔡琰的小脑袋,总感觉离开洛阳,离开蔡邕之后,这只小萝莉越来越活泼了。

不过,这是好事。

林远可不想成天对着一个所谓的大家闺秀,一个小时也崩不出几句话的那种。

那也太无趣了。

所以,他也很配合小萝莉,故作好奇地问道:“哦,出什么事了?”

蔡琰这才满足地笑笑,又紧张地说道:“酒宴大厅里吵起来了,刚才那个骁骑校尉,与之前的刘皇叔一起,跟袁绍等人吵起来了。好像是因为骁骑校尉叫错了称呼,师弟明明是弘农王,是王爷,他却叫成了陛下。”

林远意味深长道:“不,他没有叫错。你的那个小师弟他啊,就是皇帝啊。”

蔡琰瞪大了眼睛,“啊?”

终究是年龄还小,又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源,知道的有限,判断自然也就存在误差。

正好现在没事,林远便讲起了刘辩与刘协之间的故事。

当然,也少不了董卓废立汉帝一事。

至于酒宴那边的事情?

有曹操和刘备这两位大佬在,打嘴仗这种事情,根本用不着林远出手。

毕竟,后世的三国之中,他们两位分别占据了一方大势力啊!

至于江东孙吴?

从吕蒙白衣渡江之后,江东父老就已经变成了江东鼠辈。

要是项羽泉下有知,怕是会直接从坟里蹦出来,把吕蒙给砍成十九段!

林远讲得很随意,但蔡琰却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发出一声轻呼,还有崇拜的眼神,明显是一个完全合格的捧哏。

这让林远的谈兴大起,乐呵呵地继续给蔡琰讲起了故事,只是一不小心多说了几句。

说到了董卓身死之后的事情。

蔡琰神色一怔,担忧道:“师傅,如果董卓失败身死,那琰儿的爹爹是不是……”

作为女儿,她对蔡邕十分了解。

无论董卓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但在那些正统儒士眼中,一切的结果都是受到承认的。

也正因此,董卓对蔡邕的提拔之恩在那儿,就算蔡邕再怎么厌恶董卓的为人,也必须得承这一份情。

董卓死后,他的敌对势力必然会冒头,将董卓的势力一网打尽。

蔡邕身为天下知名的大儒,也是世族中人,原本是可以脱离这场漩涡的,可以蔡邕的为人,肯定会在董卓死后做出一些动作来,而且不会是隐藏的动作。

到时候,无疑会刺激到那些敌对势力的神经。

到时候……

林远叹了口气,原本剧情线上,蔡邕就在董卓死后为其哭泣,也因此惹恼了当时已经掌权的王允,最后被投入大狱,含冤而死。

看着蔡琰那可怜兮兮的模样,林远安慰道:“放心吧,为师会在那之前,将你父亲接过来的。”

蔡琰盈盈下拜,“琰儿,谢过师傅。”

不多时,房门敲响,门外传来刘辩努力压抑着激动的声音,“师傅,辩儿求见。”

“进来吧。”

林远拍拍蔡琰的小脑袋,蔡琰也乖巧地站直身子,刘辩情绪激动,进来时却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作为皇室子弟,接受男女关系的教育也很超前。

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想歪了,露出一个错愕中带着古怪笑容,以及一抹难以置信的眼神。

林远眉头微皱,轻哼一声。

这一声轻哼如同炸雷般在刘辩耳边回响,刘辩身子一震,兴奋与古怪的情绪瞬间压制下去。

他带着敬畏的神情躬身施礼,“辩,拜见师傅。”

林远摆摆手,温和道:“你我相识于危难,作为贫道的弟子,不必如此生疏。”

“是,师傅。”

刘辩松了口气,随即又兴奋地说道:“师傅,刚才在庆功宴上,骁骑校尉曹操已经认可了弟子的帝位,再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上党太守张杨、徐州刺史陶谦、北平太守公孙瓒,还有……皇叔刘备,都向弟子称臣,认可弟子的帝位,并称刘协为逆贼董卓篡立之伪帝。并且,已经在重整旗鼓,明日一早便兵发洛阳,直击董卓!”

很显然,得到这么多太守、刺史的认可,刘辩已经有些瞧不上刘备了。

不过刘备与他两位兄弟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如果能拿在手中,自然也是不错的选择。

林远点点头,有些意外,毕竟他只对曹操一人施展了手段。

没想到曹操和刘备的嘴遁术这般厉害,居然当场说服了这么多人承认刘辩的帝位。

不过也对,曹操和刘备也是拿主角剧本的人物,尤其是刘备,要是这点蛊惑力都没有,凭什么在历史上建立起那样庞大的政权?

“袁绍等人,如何?”

刘辩话语中所提及的,都是十八路诸侯中的弱势群体,只有一个公孙瓒还算是能打的。

像袁绍、袁术、韩馥、王匡这几人,才是联军中实力最强的诸侯。

“他们有些不甘心,但大势所趋,也承认了弟子的身份。只是洛阳一战,估计他们不会真的出太多力。”

说到此处,刘辩眼中闪过一抹阴霾,“曹孟德说得没错,这些人都是包藏祸心,危害甚至更强于太平道张角。待除去董卓之后,弟子定当除去这些不安定因素,以谋天下!”

林远暗自点头。

现在的刘辩已经有了皇者的气势,和初时见到的那个懦弱无能的弘农王,似乎完全不是同一个人。

“此去洛阳,贫道自会随行。若是吕布出阵,为师也当助你一臂之力。”

刘辩大喜,这本就是他来找林远最大的原因,随后重重拜倒在地,“弟子多谢师傅。”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声音诚恳无比,“待洛阳安定,弟子定当诏告天下,以国师之位待于师傅。”

林远摆摆手,并没有太在意。

国师什么的,他做过,而且不止一次,就连皇帝也都坐过一次。

对于这些世俗的权力,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可如果刘辩觉得合适,那就随他吧。

作为一个并没有太多自觉的幕后黑手,林远显得要咸鱼许多。

刘辩离开后,就进到了一个房间,这里有刘备三兄弟,以及公孙瓒、孔融等人,以及曹操。

见着刘辩进来,所有人立即起身行礼,“臣等,拜见陛下。”

“不必多礼,讨逆檄文拟得如何了?”

刘辩摆摆手,直接走到主位上坐下。

尽管他年龄太小,但却没有一个人小瞧于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因为他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实力。

一个,拥有着万人将实力的帝皇!

在场中人,在儒学方面最优的,自然是孔融,他上前道:“回禀陛下,讨逆檄文已经拟好了,请陛下过目。”

刘辩轻嗯一声,接过了诏书。

这封讨逆檄文,是以他刘辩这位灵帝所传正统帝王,以及众多诸侯的名义,彻底否定董卓所立帝皇刘协的身份,为明日的行动赋予正统性。

刘辩在这方面的学识并不足,只觉得这讨逆檄文写得花团锦簇,也未多看,便将目光投向了曹操。

曹操心中一紧,连忙出列,伏首道:“陛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