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石牌2号绞肉机(上)(1 / 2)

13号高地上不超过半小时的战斗,最终成就了231步兵联队战损率最高的战场。

据231步兵联队在战后被缴获的战报,由佐野芳藏少佐亲自指挥对13号高地的帝国官兵前后高达860名步兵,如果加上重机枪中队和炮兵,总兵力达到1280人。

而当夜统计的战损,仅在13号高地上,就包括佐野芳藏在内战死步兵640余,炮兵、机枪兵60余。700人战死倒也罢了,竟然还有重伤兵近300,那意味着仅攻击13号高地,231步兵联队就付出了千人级别的战损。

这不是231步兵联队自进入中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战损,枣宜会战中,231步兵联队就战损近1500人,也算是遭遇重创,但那时他们的对手是谁?是33集团军一个步兵师外加一个集团军司令部的警卫营。

可现在呢?不过是中国人防线上一个屯兵不会超过百人的小型高地,你说看到这个伤亡数字的山田正吉当时是个什么感觉?

如果让他知道当日13号高地上连同一个少尉副排长在内总共只有37名中方官兵,且经过一天的激战后,仅付出4人牺牲,8人受伤的代价,如果非要说战损比的话,中日是1比80的比率,那不得把这位日本陆军大佐给气到当场吐血?

事实上,山田正吉已经吐血了。

因为在这一天,231步兵联队总体伤亡高达2800余,几乎占了他率领的师团主力的三分之一。

换成其他时候,山田正吉吐完血就得跑路,一天就损失百分之三十以上,那是不是意味着再打两天,他这一支拥有着七八千人的主力大军就剩下他这一个光杆司令了呢?

可郁闷到吐血的日本陆军大佐不仅不能跑路,甚至还得冒着成为光杆司令的风险继续参与明日的攻击。

“山田君,你说的这支军队的特征,极有可能是日耳曼人那帮蠢货在战前帮中国人培养的所谓德械师,那说明什么?那说明中国人已经倾其所有,只要能把这支中国精锐灭杀在这座大山里,中国人已经没有再能和帝国大军抗衡的军队了。

你要振作起来,哪怕是倾其所有的将其拖在这片大山里不让其支援已经岌岌可危的正面防区,我师团也是大功一件。

另外,你要的情报帝国正在倾尽全力探查,这两日内一定会有消息传来。”村上起作拼命在电报里给自己的心腹属下打气。

虽然山田正吉部伤亡前所未有的惨重,但由他亲自率领的9000大军在石牌中央战场上却获得了突破,已经彻底突破了11师的第一道防线,另外,右翼战场上,也通过和海军航空兵通力合作,彻底击溃了中方18军18师的一个精锐步兵团。

也就是说,现在石牌正在激战的数处战场,除了左翼伤亡惨重没有任何进展,但从另外两个方向,却是有所成就,站在全局的高度,属于瑕不掩瑜。

现在山田正吉部所要做的,反而是要拖住中国人在左翼战场上的精锐部队,不让其支援中央阵地。

所谓静待花开,说的就是这种。

当然了,想拖住这些把231步兵联队揍得满头包的中方精锐,那可不是说就陈兵防线之侧就行的,还是必须得进攻,持续狂攻。

用命来拖!

山田正吉真的是想哭!

石牌的地形图他不知道研究了多久,师团长阁下所说的中央阵地和右翼所谓突破,其实距离中国人的阵地核心还有数座大山,显而易见的,那绝不是说一两天就能攻的下的,尤其守军是中方五大精锐步兵军第18军。

村上起作绝壁是在给他画大饼!就看他有没有命来吃这个大饼。

其实,村上起作中将也很无奈,因为亲临夷陵的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也同样在给他画大饼,且严令他不得令一人后撤。

站在临时司令部小院里仰望星空的满脸横肉的短腿日本陆军中将满脸冷色,因为他太知道此战对于整个帝国的重要性了。

帝国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陆军正在厉兵秣马剑指东南亚,不用半年,将会有大量精锐师团从中国战区抽调至东南亚战场,代替他们填充进来的,都是训练时间不足半年的乙种和丙种师团。

海军方面更是胆大包天,已经不满足于制霸东海、南海这些内陆海,他们已经把目光投向浩瀚太平洋、印度洋。

帝国高层们的目光已经不局限于东亚这片土地,而是俯瞰着整个亚洲。

这个宏大的战略目标一旦实现,岛国民族将会彻底起飞,他们的子孙后代将不再居于一隅,而是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洲的统治者。

什么辉煌的华夏文明,什么资源丰富的东南亚诸国,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所有的历史都将由岛国民族来书写,数百年后,那些奴隶只知道他们的主人是大和民族。

而在这些宏大战略目标实现之前,他们这些将军们要做的,是得先解决中国人的抵抗。

石牌一破,中国人当前最重要的后勤基地川省的门户就彻底洞开。

在如此美妙的前景下,死上几千上万人,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的战死,将为千万名后代子孙创造更美好幸福的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臭名昭著的横山勇中将其实还是个理想主义者,甘愿为了未来想象中的美好赴汤蹈火。

当然了,跳入滚汤上火山的,是他麾下那些基层官兵,又不是他。

而从另一个层面,横山勇也有自己的小九九,11军前任司令官冈村小次已经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并晋升大将,而他这个继任者一年来发起两次潭州会战全都无功而返,虽然对手强横,中国那名薛姓上将连他都是很佩服的,但大本营中对他指挥能力有微词者不在少数,哪怕不是为了前途,单只是为在11军司令官位置上站稳脚跟,他也得在石牌一战上有所建树。

哪怕将39师团、13师团、野沟支队等拼光,这一战也得攻克石牌,这就是横山勇给村上起作所发电文的原话。

殊不知,中国军政部给中方两大战区上将司令官也发出了类似电报。

纵算深山中的7万大军拼光,也要守住石牌。

为此,18军两名中将师长的指挥部基本距离一线都不到3公里。

双方前线最高指挥官的意志,已经决定了无论成败,中日双方士兵都必须得在这座大山里,流尽最后一滴血!

号称石牌2号绞肉机的战场,还并不是一天时间战损近3000日军的朱家坪。

而是由一营负责驻守的四方湾。

日军是在第三天通过侦察尖兵在一处山洞里俘获了几名当地村民,以性命相威胁下,终于逼问出朱家坪侧翼4公里处有一条山道,可以绕开朱家坪直抵石牌。

这也是村上起作坚持自己39师团的主力部队依旧在前线坚持的原因之一。

231联队在朱家坪鏖战,野沟支队被牛场坡中方阵地死死挡住,40师团正在右翼和第18师苦战,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只能交由针谷支队了。

所谓支队,就是由步兵大队、骑、炮、工、辎等兵种共同组成,虽然支队不过是个旅团级编制,但其实其兵种齐全,整体作战能力比许多步兵旅团都还要强。

比如针谷支队,就是34师团抽调主力组成,拥有步兵大队3个,独立步兵大队1个,山炮大队2个,辎重中队3个,骑兵中队2个,工兵中队2个,再加上野战医疗队等,总兵力达7000余人,完全有资格和两个中国乙种师掰掰手腕。

横山勇对针谷支队寄于厚望,利用朱家坪和牛场坡激战正酣之时,悄然集结于山区的针谷支队悄无声息的绕过朱家坪,直插石牌主阵地。

按理说唐刀早就知道朱家坪侧翼有这么一条路,曾经时空中日军正是从这里险些击破四方湾阵地迫近石牌,他怎么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这次唐刀却貌似毫无作为,任由7000日军花费一天的时间行军,抵达四方湾,没有伏击,也没有什么地雷袭击,就让一路严防死守的日军完好无损的抵达阵地前。

那是因为唐刀的胃口可比中日双方最高指挥官想象中还要大的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