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 为了那口该死的吃的!(1 / 2)

欺负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饿肚子!

针谷支队好歹还是1800多人分这600多公斤食物,每人怎么说都还能分个半斤多,不说一顿能吃个肚儿圆吧!让不断发出咕噜声的腹部恢复平静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还得感谢四行团的炮兵们一口气炸死100多日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缓解了针谷支队的分配危机。

而对于另一边被围的231步兵联队来说,空投物资之战更是堪称惨烈!

因为唐团座的悬赏令,有几个步兵团已经动用兵力攻下日军占领高地,对日军阵地进行分割包围,这导致大包围圈里还有小包围圈,很多降落伞就落在近乎脸贴着脸的中日双方阵地之间。

脸贴着脸在战场上本就意味着双方都在对方步枪射程之内,平时双方士兵在战壕里活动那都是弯着腰半点头都不敢露,这下物资落在双方之间,那自然就意味着谁敢去捡,就完全在对方的机步枪的威胁下。

平时这些粮食自然不在日军的重点考虑范围内,可对于已经即将全面断粮、老早就开始减半供应口粮的231步兵联队士兵们来说,那就是比弹药还要更宝贵的物资。

而后勤物资供应充足的中方可没这个需要,甚至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开始以迫击炮和机枪对木箱进行扫射破坏。

眼见宝贵的粮食即将被中方毁于一旦,原本还想等到晚上利用夜色去抢粮的日方指挥官终于忍不住了,不惜动用机枪和掷弹筒进行火力掩护,派出步兵去企图把物资给拖回阵地。

那中方怎么可能让日本人的想法得逞?

四行团的连、排、班基本都有步话机,立即用步话机呼叫各连、营迫击炮对物资以及日军进行炮击,步兵们也以步枪和机枪、60迫对日军进行反击。

11师、18师各团虽没有四行团那般先进的通讯设备,但他们也有信号弹,三颗红色信号弹打上天空,就是日军进攻的信号,不仅所有步兵上了一线,山炮营更是扯掉炮衣,根据前方电令对规定区域进行炮击,进入全面战场状态。

对于日军来说,一场堪称悲壮的‘物资争夺战’在大年初二的下午彻底爆发。

中日双方不仅投入步兵,更是动用了几乎所有的火炮,其炮火强度完全不亚于当时在牛场坡战场上强攻之时。

不过这次231步兵联队处于完全的劣势,中方投入的步兵超过8000人,各型火炮近百门,其中光是75毫米山炮就有将近24门。

在战后,这场因为日军空投物资而爆发的一场战斗,被唐团座戏称为‘为了口吃的’之战。

无论兵力还是炮火强度,日方处于全面劣势,也可以想见其最终结局如何。

战后根据从日军处搜出的战报统计,那场一直延续到凌晨的战斗,日军共阵亡士兵870多人,重伤500余,但能抢回去的物资却不到一吨。

若是按照伤亡人数和物资进行对比的话,几乎是一条命换800克粮食!

整个231步兵联队当日获得的补给也不过区区3吨左右,这对于尚有3000余兵力的山田正吉大佐来说,其实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仅够231步兵联队再多苟延残喘2日罢了。

“看样子,我们得欢迎第11军来空投才是。”

唐刀在战后的第二日收到各部统计的击杀日军数量,4营长蔡勇冠甚至利用一个高地日军因为抢夺粮食太积极导致伤亡过大,直接派出一个排衔尾急追,硬是用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组成的密集火力将残余日军赶出高地后,突然发现这真的是个不错的法子。

完全可以利用日军对粮食的渴求,将日军从阵地上引诱出来击杀,这样不用强攻,也可以达到消耗对手的目的。

虽然战区和军政部高层都在急切的等着日军投降,但唐刀却是就想把这帮日军直接埋这片大山里当肥料。

“目前被包围日方官兵已经开始缺粮,从人道主义角度,为避免更多不必要的伤亡,我华夏官兵敦促日方立即投降,我方保证优待战俘,甚至我方愿意邀请驻我国西方大使馆人员抵达交战现场予以监督,还请战区司令部将我方的意愿向日方进行传达。”胡姓师长在空投物资后的第二日向第三战区司令官发出电文。

这可不得是中国扬眉吐气的时候嘛!如果让西方世界尤其是米国人亲眼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更觉得自己的投资会有足够丰厚的回报?第三战区的陈姓司令官那可是著名的机灵鬼,马上从这封电文里嗅到可以将胜利最大利益化的可能。

现在中国可是从米国那里获得了几笔低息贷款,别看拿了滇省的矿山做抵押,但米国人想拿回本金和利息甚至直接获得矿山的控制权,前提那都得是中国能获得这场国战的胜利。

如果中国败了,几个亿的美刀没了不说,抵押的矿山也只能成为一张废纸。

除非日本人集体脑袋秀逗了,才会承认这些矿山的归属权属于中国的债主。

而债主,才是最希望负债方好好的那个人,那关心程度简直堪比爹娘。

于是,在军政部高层的邀请下,米国、日不落帝国、高卢雄鸡帝国大使馆皆派出武官及记者坐船由山城出发,于大年初七抵达石牌战场。

“这或许并不是我见过的最惨烈战场,但绝对是我见过的最悲哀战场。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陆军,在这个战场上,就犹如一群被狼群包围的羔羊。

因为缺乏粮食和弹药,他们早已无力对中国人发起任何进攻,他们全军覆没其实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或者说要看中国指挥官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对其进行攻击。

但显然,中国那位负责进行围攻的唐姓陆军上校并不愿意因为要尽早结束这个战场而损失哪怕一名士兵,他的作战计划只有一个字‘困’,他用枪炮做成坚不可摧的囚笼,任由其内的数千人生生饿死。

我的望远镜视野里,已经见过最少数以十具日本陆军士兵的遗骸,不知因何原因,他们死在山坡上,但没人对其进行掩埋,或许是日军不敢轻易走出阵地,又或许,属于他们的阵地上已经没有太多的位置来挖掘坟墓。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我并不希望是后者!

但我的愿望,没有成真!

做为劝说日军投降的特使之一,我陪同日耳曼帝国武官豪森中校进入日本第11军针谷支队所属阵地,劝说针谷逸原少将率部投降。

那或许是我曾见过的最悲催陆军少将,豪森中校用随身的几块巧克力做为礼物送给了已经脸色蜡黄的针谷逸原少将,针谷少将只用了数秒钟时间就将两块巧克力吃光,并将最后的两块给了他的几名贴身卫兵。

我从未想过,在东方,我都能看到散发着绿油油光芒的眼眸,或许那是我的错觉,但卫兵们盯着那些巧克力的模样,像极了数年未见的爱人。

而拥有了两块巧克力做为能量补充的针谷逸原少将,这时候才有足够的力气回复我们,他们不会投降,会一直和中国人作战到底,直至最后一人。

他的这种精神,我很钦佩,但做法却不可取!

因为,我们一路行来,已经看到太多的尸骸,绝大部分都因为伤病和饥饿而亡。

同样没有人掩埋他们,这些因为饥饿而显得无比瘦弱的躯体,就那样被像中国农村的柴火垛一样堆在一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