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国重工,崛起(1 / 2)

79年元旦,盐仓镇再次传来重磅消息,盐仓镇爱华一期(散杂货)运输码头建成,开始试运营!

这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深水港。

第一艘10万吨级远洋巨轮也在码头试运营首日,下水,准备扬帆起航!

这次,不仅英心梓亲自来了,d帅也一起来了。

码头落成,爱华海洋运输公司的远洋货轮已经装满货物,在码头整装待发。

这一船货是盐仓镇进出口公司出口到米国的宝都牌1#苹果,全都是单果2斤以上的大果。

单果出口价格就能达到10米元。

这一船就能给国家出口创汇10亿米元。

领导沿着街道察看,脸上的笑容无法掩盖。

经过一年的发展,盐仓镇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勤快的人家,开饭店,开旅馆,办厂,日子红红火火。就算最懒的人家,把房子装修一下,扩建一下,单靠租金也能三餐酒肉。

全国所有的媒体,争相报道盐仓镇爱华码头(一期)投入运营的消息。

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码头设施最先进的码头,没有之一。

同时报道爱华远洋运输公司十万吨级巨轮远航的信息。

后续报道盐仓镇进出口公司出口创汇全国第一,他们一个月的业绩顶别的地方整个城市一年或者几年的创汇总额。

码头建成半个月后,迎来了寿司国第一艘货轮,之后,各国远洋运输公司纷纷与爱华港口签订合作合同,船舶挂靠盐仓镇爱华运输码头。

爱华运输码头,成了全国业务最繁忙,业绩最突出的港口,日进斗金不足以描述它的繁茂。

盐仓镇二期集装箱码头开始开工。

春节前,英心梓和d帅通知盐仓镇,指名要韩星晖去京都开会。

韩星晖已经跟着许子杉学会了电脑汇报工作的一整套操作,在家里做好了汇报材料,乘着自己公司的货轮去京都开会。

韩星晖到了才知道,会议是国际经贸会议。

南北美,澳洲,欧洲,非洲都有国家代表来访,只不过为了安全,有的来的是皇帝,有的是宰相,有的是财政大臣。

这次会议上,韩星晖拿到了如山高的订单。

大会开完,英心梓和d帅找他谈话。

中心内容两条:

1、盐仓镇港口爱华运输码头,国家要收购或者控股,韩星晖可以得到对应的经济补偿,韩星晖也可以保留低于49%的股份;

2、经济发展,盐仓镇成了对外窗口,韩星晖要负责起盐仓镇为首的港口安全工作。

韩星晖没提异议,杉宝说过,码头迟早都会上交国家,他们能卖个好价钱,并且拿到高额原始股份,就达到目的了。

二期集装箱码头建设,d帅和英心梓已经叫交通部门插手,韩星晖和许子杉股份没有拿到,只拿到对应的补偿金。

码头的工作韩星晖没有拖泥带水,立马交给交通部门。

在宝都城和盐仓镇之间靠海不远的地方,申请了340万平米的土地,创建爱华南方船舶重工建设集团。

本国的船舶建造技术,一直到50年后都落后于国外,但是杉宝说她能叫窃衣草弄到最前沿的技术(黑莲的本事不可为外人道)。

“爱华”要自己造船,不再花重金购买、租赁外国的船舶,以自己的高水平建造能力,叫全世界都来爱华船舶重工购买、租赁船舶。

这是一项比成立远洋运输公司还要伟大的工程。

英心梓和d帅非常重视,但是他们再也没好意思说想要他们办成国营的。

造船厂这个技术一马当先的重工事业,除了土地,他们实在没什么好合作的。

造船厂最核心的就是技术,物理研究所各个部门都还没有攻克技术堡垒。

造船厂离盐仓镇韩家老宅有50多公里远。

国家虽然没有参与股份,但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技术专家,技术工人,实验室,贷款……各种资源,全力支持。

韩星晖一边办公一边学习,他的超200的智商派上极大的用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