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传国玉玺(2 / 2)

诸天从心录 知余乐 4491 字 11个月前

朱元璋担心朱允炆难以掌控这些夯货,最后只能把人都杀了,给他家孙子就一个相对好掌控的朝堂。

当年朱标死后,不是没人建议朱元璋另立太子,而不是立下太孙。结果,朱元璋一概不听,爱屋及乌之下,硬是把朱允炆扶了起来,然后……

朱高炽摇了摇头,把脑子里的回忆甩飞,然后笑着说道:“说起来,我倒是觉得他死的挺好的,他死了,我这边的死结也差不多开了。”

朱瞻尘并不想搭话,但是朱高炽兴致来了,直接说道:“你皇爷爷让我和你哥一起查这刺杀的事,这刺杀的事是能查的吗?经得起查吗?要是真出个结果,你皇爷爷得先弄死我。

但是没个结果,你皇爷爷也得趁机拍打拍打我。这就是一个死结……说起来,尘儿,你这么聪明,你知不知道这次刺杀的事是谁办的?”

“这话真的是能在这里说的?”朱瞻尘看着周围的木质车厢说道,朱高炽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无妨,这车厢还是挺好用的,而且无所谓的,反正不管咱们在哪里说,你皇爷爷都能知道咱俩的谈话,躲躲藏藏的算什么?”

“行吧,骂我就说了,我猜是二叔和三叔与那些靖难遗孤联手了。”朱瞻尘大胆的说道。

“不错,不愧是我儿子。”朱高炽笑着说道,不过说着说着就想起了自己那个差点被自家爹,他爷爷埋坑里的大儿子,苦着脸说道:“你哥要是有你一半机灵就好了。”

朱高炽接着摇了摇头,随后说到:“我也是刚才听老和尚让我派人去那东西我才反应过来,我才反应过来,你爷爷这次回来的目的不少啊。”

看着朱瞻尘不搭话,朱高炽也不在意,在一边说道:“你爷爷这次回来可不只是因为大获全胜,回来整顿的,他分明是回来搞事的。

名为整顿军备,实际上除了这个目的之外,恐怕也是为了主抓几件事的,第一件就是不放心我,怕我专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怕有人趁他不在,在这边搞事,我一个太子镇压不住。”

这个搞事的人是谁,自然是建文帝朱允炆了,如今精良的军队都跟着朱棣去北征了,剩下的人这么少,一旦朱允炆想做什么,朱高炽还真不好办。

“第二件事,估计就是为了和他做一个了断,你二叔和靖难遗孤搅和在一起,你皇爷爷未必不知情,说不准最初帮你二叔和靖难遗孤连线的还是你皇爷爷呢。

目的,自然是通过你二叔把靖难遗孤高层,甚至于就是那位建文帝引出来,做一个最后的了断。

甚至于,最后建文帝亲至,就栖息在城外的事,他也不一定不知道……你这个皇爷爷啊……”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不过,如今建文帝也没了,不管那块传国玉玺找没找到,估计你皇爷爷都要准备第三件事了——迁都。”

“迁都?”朱瞻尘一愣,随后突然反应过来了:“要去北边?”

朱高炽点了点头:“没错,就是那边,去了那边之后,你皇爷爷就能以那里为基点向着北边推进,到时候弹药粮草充足,打起来更方便了。

只是这边朱允炆的事一直不曾了结,这才要留在这里,如今事情办完了,自然也该考虑下一步了。”

“这边终究还是没有燕地那边来的顺手。”朱高炽突然感慨道,当年他们在那边的时候,以朱棣的手段,燕地的各方势力都被人拿捏得服服帖帖的,无论是世家还是各路官宦,一个个都对朱棣死心塌地,朱棣,朱高炽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得心应手。

而到了这边真的登基之后,他们带来的班底就成了外来户,北边被北元占据这么多年,虽然没有“礼乐崩坏”,但是那边的读书人的质量是真的没有南边的高。

据说开国后第一次科举,因为统考的时候,北边考生无一上位,朱元璋不得不又再开了一次恩科,以平衡南北之间的差距。

北边世家大族,文人骚客少,这也意味着北边的勾心斗角的算计少。而南边这里,尤其是这个古都,几乎在这里找个人往上数几代都有大官在的。

哪怕是前元,打下了这边之后,也不得不当一个隐形之地,装作看不见。毕竟,这里世家大族太多了,一个个肚子里全都是坏水,就是没有武力在,也给某位前元官员一个惊人的教训,这个世界上是真的有三寸不烂之舌的。

而且,这些世家办事可能办不好事,但是论坏事,这帮子人一个能顶十个。经过了各种不顺之后,那位官员才离开,从此这里非收租不来。

这些人如今看似跪了,站在了朱棣脚下,但是这是因为现在朱棣势大,所以他们不得不朝拜君王,但是如果他们这一脉再次衰落了,指不定有多少人想把他们活活吃了呢……

朱高炽再次陷入了思考之中,知道,车厢的门被缓缓敲打,朱高炽被打断了思绪,不太高兴的打开了门,就看着他派去的那个暗卫开口说道:“殿下,我找到了这个……”

说着双手托举,里面是一个普通的木盒,而木盒里却装着朱棣寻而不见的珍宝——和氏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