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你干活(2 / 2)

诸天从心录 知余乐 6304 字 10个月前

虽然她研究的佛法并不是禅宗之术,清规戒律不多,但是毕竟是在中原,中原禅宗才是主流,郭襄也就建立了后来的峨眉。

本来郭襄只是想在峨眉清修的,但是因为元和宋之间的征战,百姓流离失所,郭襄于心不忍,便收留了不少因为战乱而出现的孤儿,教他们练功习武,有些自保之力,最后建立了峨眉。

而另一边,张三丰行走江湖有所领悟,去了终南山得了全真教留下来的些许残缺传承,郭襄得知张三丰入了道门,改修全真之后也将自己家传的全真功夫送了过来给张三丰研究,又凭借着自己的人脉为张三丰去联系全真教流落在各地的弟子,与张三丰论道,张三丰的道家修为才赶上了佛门境界。

综合内丹之法,九阳神功之玄妙,最后创出了武当派的根基内功——武当九阳功,而他本身以佛修道,最后阴阳共济成就了现在的太极玄妙。

不过,这些的前提都是张三丰当年在少林寺做武僧的时候,确实打下了坚实的“命功”根基。虽然少林寺也修行内功,但是比起内功,少林寺最出名还是一身外功修为。

除了全真要求性命双修之外,其他的道派大多都是炼气,炼神,最后借助内气和精神来增强肉身,堪称由内及外。

少林的功夫大多都是外功,金钟罩铁布衫,横练等功法大多都是演化自少林功夫体系,讲究的也是由外及内。以痛苦,伤害淬炼肉身,让肉身变得强大而坚韧,顺便以痛苦磨砺精神,最后神,精两方共同作用,诞生气,这就是由外及内。

道家玄妙和佛门禅机的融合对张三丰有很大的启发,而少林寺修行出来的坚韧的肉身对于他后来性命双修内丹术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此才奠定了武林第一人的痕迹。

朱瞻尘乃是大能化身,天生性灵强大,只有在这肉身上……因为朱高炽本身体虚,此身实际上也不是特别的健康,只不过是因为年轻气盛一时不显而已。

虽然有龙虎金丹锁住体内精气神不流失,但是身体虚,精元不足,只能依靠着修行补充,而站桩,打拳正是锻炼身体最好的方法,至于他现在站的什么桩嘛……自然是秦玄亲传——混元桩。

混元本就是金丹的特性之一,秦玄当年创法——混元桩的时候本就参考了不少金丹大道的玄妙,更融合了几分丹劲的玄妙,和内丹术相配至极。

朱瞻尘能够三年将内丹术大成结成龙虎内丹,还是多亏了这混元桩中的混元真意,若非有这真意指引,牧尘想要圆满还要过个三年、五年。

另一边,三丰真人和朱棣的谈话也接近尾声,刚刚张三丰和朱瞻尘两人对话之中的各种让普通人听不懂词汇被加以解释,朱棣的心情也越发的莫名起来。

没想到啊,他也只是因为最后身体不如从前,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苍老之后,才想着寻求一些延寿之法,至少也要让自己身体恢复一些,撑得过这些年,等他把北边的事搞定了再说。

没想到……居然还得了一个大消息,整个世界趋向于稳定发展,所以能够撬动世界力量的修仙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走向没落,同时武道也逐渐的走向了衰落。

那些能够千里之外飞剑斩妖邪的修仙者少了,那些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武者也少了。这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

好事在于,武道的衰落会让整个武林势力进一步缩小,从而有了让他们的朝廷插手武林的机会,将这些不稳定因素完全掌控甚至是瓦解不再是梦。

而于战场上而言,胜负只在人数多少,装备是否精良,将领的兵法是否高明,能否看清战场局势之上,以及士兵们能够听从将领们的指挥,自身战力是否足够。换句话说,超规格的存在完全消除,决定胜负的只有人。

只是,人是一种拥有复杂情感的生物,后世帝王想要掌控局面,就需要更加高深的智慧,以及合适的手腕,不然……大臣们联系在一起,帝王估计也将不王啊。

而且等到那些道士,和尚,武者们反应过来这件事之后,估计还会有不死心的人对此进行最后的反扑,那将是一场大动乱,指不定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蹦跶,不过,若是扛过去好好发展,说不准以后就是一个太平盛世了。

“唉……”朱棣想了很多,最后也只能叹了一口气,他能做的只有把周围的那些“邻居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不过他在的时候还好,他不在了,那些“邻居们”说不准就要卷土重来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看着三丰真人说到:“说起来朕这次请真人来,除了应付少林寺只在,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想请真人帮着我家太子养养身体。

他身体实在是虚弱不堪,这些年国事加身,着实受累。还请真人帮着他调养一二,我在这里谢过了。”

张三丰自然不会不同意,毕竟朱高炽执政这些时日确实比朱棣和缓了不少,且刚才看着朱高炽的面相,确实是个“仁”君,朱高炽上位,天下百姓能好过不少,这事他自然会答应。

不过……“此事好说,实际上,若是贫道不来,陛下让尘王殿下帮着调理就是了,内丹术可不是瞎练就能大成的,尘王殿下能够准确的知道内丹推转之后增寿几何,必然对于身体情况相当了解。

甚至于,因为父子血脉一脉相承,想必尘王殿下对于自家这体虚之根源也了如指掌。”

“尘儿当真如此……”朱棣是真的震惊了,虽然太子府里有他的人,但是他的人只能看外,又不能连人家修为到了什么境界都能知道,如今听张三丰这么一说,也是惊了。

张三丰微微一笑不在说话,朱棣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不知道,三丰真人可要住在宫里?”

“老道可受不得这宫里的规矩,听说道衍和尚佛法高深,老道也算是佛道双修,倒是想和道衍和尚论论禅道之玄,不如就住他那里吧。”

“也好。”朱棣点了点头:“既然是真人的意思,那便去吧,一会儿朕就下旨让尘儿也过去,太子和太孙那里就交给你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