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三重又三重(1 / 2)

诸天从心录 知余乐 4866 字 21天前

“不是……也不准确。”李慕玄沉默了一下,如今他那个本尊虽然自称贫道,但是,他本身也已经横跨了儒释道三教了。

在儒家上,他提出的医疗改革足以让他封圣,哪怕不是圣人,也能有个贤名,做一位贤者。未来他留下的“大外科”医学不断发展,他未必不能借此成为一位“外科之祖”“外科医圣”。

而医改引动的医药业工业化从而带动的大唐工业化,也同样堪称跨越时代的思想,这都是提高生产力,提高民众幸福程度的大杀器。

在那个比烂的时代中,能做牛马都是一种幸福,前隋,甚至是更早一点,普通人,愚民,黔首们的存在,甚至比起牛马还不如,一头牛能换八九个人呢,而一匹马,尤其是一匹好马,更是能换几十个人。

如此作为,工业化的引领者,未来必然会成圣的,所以,李郸道在儒家之中,也算是声名鹊起。

除了儒家,道家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岐晖子飞升后,道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作为一位区区十三岁就已经突破地仙境界的天才,作为一位身上功德无数,天道,人道气运加身,未来必然会飞升天仙的预备仙人,李郸道在道家的地位自然不用说,哪怕是正一道天师见了他也得叫一声道友。

而佛门呢,牧尘统领佛门,并将佛门汉化的任务交给他之后,他就自动自觉的凝聚出了佛门的尊位——青龙尊者。

要说之前佛门东传象征着佛门敲开了华夏的大门,达摩祖师的禅宗传法象征着佛门在华夏扎根,而后来禅宗传承,以及南北朝期间佛门译经是为佛门开枝散叶,那么,佛门汉化就是让佛门真正的立足于华夏这片土地。

使得华夏成为了佛门的第二根源……至于第一根源,懂得都懂,佛门在那片土地上根本没有多少传承可言,在那位佛祖还在的时候也就罢了,佛祖涅盘,进入灵山娑婆净土极乐世界之后,佛门一直被婆罗门教打压,婆罗门教三位主神大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怎么也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地位被挑衅。

所以,佛法东传,想要求一个可以让他们安心发展的地盘。而之前,佛门百般尝试,从“修来世”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门广大,广度世人”,最后迎来的却是灭佛之灾,算不得真正扎根。

如今青龙尊者将佛法汉化,使得佛法在不偏离本质的前提下,成为了更符合华夏神州百姓思想逻辑的理念,青龙尊者的地位之高,之前在那方世界的佛门之中,已经不亚于未来的四大菩萨了。

当然,有如此尊位,李郸道对于佛法没有一点认知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在神道之中,因为人间官运亨通,在气运和功德的补足下,区区九品的纠察灵官已经成为了四品纠察灵官了,整整提升了近十个品级。

如此一来,便是李郸道自己也很难判定自己究竟属于哪一道了,这或许就是他修为停滞不前的原因。

“唉……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李慕玄叹了一口气,随后抬头看向了三一门门长大盈仙人左若童。

等等,三一门?三教合一?李慕玄笑着摇了摇头,心里却是已经明白了他那位师兄的意思了。

众所周知,后世北全真道的老祖王重阳,重阳真人以修行丹道出名,但是他的丹道却是真正意义上融合了三教玄妙,儒释道,他都看。

而后世高号称最后一个飞升的仙人张三丰也是一个儒释道三教都精通的人物,他留下的歌诀之中就说过“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本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赫然也是一位依靠着三教之法,取长补短,最后成就天仙的存在,所以,他的道路也是三教合一是吗?

“是也不是?”左若童不理解怎么个是也不是法,但是李慕玄已经不在意这个了,反而开口问道:“左门长,敢问三一门名叫三一门,以‘三一’为名可是因为三教合一?”

“是也不是。”左若童点头,他们这法门本就是全真一脉,甚至于他们修行的“逆生三重”的根源也是来源于丹法祖师之一,吕祖传下的《太乙金华宗旨》之中对于元神的描述——聚在一起有实体,散开之后就成了炁。而元神之中最妙的,便是元神操纵灵光凝聚法身。

作为全真派的传承,自然遵循前辈的道路,追求三教合一的玄妙。

当然,除此之外,那逆生三重的法门也是根据《太乙金华宗旨》之中的“回光返照”衍化而来的。同样的也取材全真之法,参悟出了“我颠来我就颠,颠颠倒倒有根源。一三三一颠倒颠,三三重叠上九天。九天之上有九真,九真返还化一元。阴阳气数乃造化,顺则生凡逆成仙。”这等逆仙之术。

所以,三一也有将玄元始三炁归于先天一炁的意思,故而听到李慕玄的文化,左若童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原来如此。”李慕玄却是明白了这个意思,随后说道:“贫道初醒,正要探索三教合一的隐秘,不知道可否留于三一门中,隐居修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天从心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诸天从心录请大家收藏:诸天从心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自然可以!”虽然如今华夏异人界和密宗的人接触不多,但是密宗那几位转世的活佛,班禅却也是强的厉害的存在,整个中原里能够和那两位想比的也只有老天师,左若童自己等寥寥几人而已,不过那几位的活动范围只在高原之上,不肯入中原之地。

而这位明确的已经觉醒的人想要在他的宗门里隐居,修行,他为什么不愿意?他也是一个一心求道之人,有一位“同道”和他谈玄论道,甚至是有一位“前辈”能够在边上指点他修行,那是何等的荣幸啊。

“前……”

“叫道友就行了,左门长好歹也引我这转世身入道,若是让左门长叫我一声前辈,反正是折煞我了。你我都是求道之人,一声道友足以。”李慕玄笑着说道。

“道友!”左若童露出了一个笑容,然后问到:“道友是转世之人,不知道转世之前是什么时代的人?”

“时代啊?”李慕玄也露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我依稀记得,在我成就人仙之时,唐太宗李世民还是秦王呢。”

“这……”左若童和洞山听的手一哆嗦,李慕玄接着说道:“我也依稀记得,曾经和孙思邈论过道,也和巢元方聊过医,更和李靖同朝为官,与红拂女论过剑道。

做过一炉叫花鸡,引得正阳子现身与我论道;长安城外卖货长寿糕,赠与还没入道的纯阳真人;和火龙真人在长江水底伏过妖;与洛水仙子甄宓在黄河河畔降过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