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六章 临刺笄(求票票)(2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11333 字 2023-05-16

弄玉赞誉。

焰灵姐姐看似惫懒许多,天魔力场的修行没的说,除却晓梦之力,诸般道理,还真不好胜过焰灵姐姐。

“本姑娘的道理强吧。”

“要不你也转修天魔力场?”

“本姑娘亲自教你。”

“天魔波旬,将来本姑娘可是要超越他的。”

焰灵姬自得一笑,心随意转,浑身上下火焰流光弥漫,迷蒙之气缭绕,十多个呼吸之后,衣裙焕然一新。

踏着暗金色的火焰云纹高靴踱步雨中,神态多恣意。

“因你的这场突如其来之雨,田地固然受益了,而其它方面有损不少。”

“有些人的衣服还在晾晒着。”

“有些人的柴火还在晾晒着。”

“许多人都在田亩耕种。”

“……”

“这样的事情不好说,以这里的云层堆积,再有两三日,也会自动下雨的。”

御风前进,雨势连绵数十里,远超焰灵先前的估计。

周清指了指下方大地的一处,微微一笑,这场未有预料的雨水降临,许多人都在慌乱逃窜。

言语中都有别样的愤怒和不解。

“哼!”

“本姑娘好心好意,他们还不领情!”

焰灵姬娥眉一挑,那些人还敢骂自己?胆子不小,屈指一点,便是一团灵动的红色火焰跳跃。

“嘻嘻!”

弄玉乐然。

“嗯?”

“回来了。”

“这么快!”

尚未走出漫天大雨之域,周清再次驻足。

身侧虚空震动,便是四束金色流光迸出,伸手一握,便是纳入掌心消失不见,俄而,体表玄光隐现,紫韵连连。

“公子,结果如何?”

弄玉款款近前。

“嗯?”

焰灵姬把玩手中的一颗火球,灵觉之下,下方大地上仍有一些人骂自己,尽管没有指名道姓。

反正骂的就是自己。

真是该死。

真想要将这颗火球扔在那些人的头上。

“……”

“根据天地四灵的回应,自从数年前泰岳祭祀之后,它们身上的昊天庇护便是澹去了。”

“本侯询问是否还能感知到……它们不能确定。”

“天地四灵,实力有些弱了,而星辰古约的力量太强,果然力量没有彻底散去,它们也不一定可以发现。”

“这个结果……,仍是没有结果。”

四灵异兽的反应回来了,它们的回应在预料之中,却又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无法断定真正的答桉。

“公子,要不询问一下东君?”

“她在阴阳家地位尊崇,掌握的秘密极多,或有手段可以确定。”

弄玉提议。

“东君?”

“那个狐媚子?”

“有用?”

焰灵姬表示狐疑。

“这一次蜃楼东行,阴阳家之人都要前往,东君会随东巡前来。”

一个简单的心血来潮,带来一个别样的烦恼。

对于星辰古约最为了解的,就是阴阳家了。

东皇太一就算了,他的回答……自己能否应该相信还未知数。

“星辰古约!”

“泰岳祭祀难道无用?”

“明明有用的。”

“公子,您是否多想了?四灵古兽不能够感应那股力量,也许契约的力量彻底消散了。”

焰灵姬撤去那团火焰中的天魔之力,将其散于身侧雨势之中,呼吸之间便是溃散。

“要不奴家和晓梦一处,带着宝物将阴阳家的东皇太一擒拿。”

“严刑拷问,就不信他不说。”

接着前言,也是建议,东皇太一就算踏足了合道境界,修炼也不会很快,公子说过,祭祀一脉的主要任务不是修行。

他们并不擅长修行,唯有属于自己的专门修行。

东皇太一如今的实力肯定有限,估计和晓梦差不多?再加上宝物……直接将东皇太一镇压。

“提议不错,可行性不是很大。”

“东皇太一非寻常人,他的实力或许不是很强,但是……阴阳家的传承很古老,万一有特殊手段,就不妙了。”

“如果你以天魔之道踏足合道万物乃至于神灵一体,或许可以试试,现在不足够。”

“本侯现在的境界足够,却不能够冒险。”

“走吧。”

“算着时间,陛下应该到达洛邑了。”

东皇太一肯定是了解的。

周清可以肯定。

东君是否了解?

以这些年来对东君的了解,实际上……阴阳家上下大部分运转都是依靠东君炎妃。

唯有一些特别之事。

关键就在那些特别之事。

于焰灵和弄玉看了一眼,紫光掠过虚空,三人消失不见。

******

“短短数十年,诸夏间的变化竟然那般大。”

“幸而,玄紫你的运气还行,先前的许多痕迹还没有被抹去,再有十年,就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你想要再找到风华不同的痕迹就难了。”

“陉城书馆也没了,还涉及玄清子阁下,当年我和玄君姐姐曾行走陉城书馆之中,那里还是一处不错的地方。”

“那里的馆主实力一般,智慧不俗,就是缺乏外力指点,只有他一人摸索,否则,如今应该……。”

“也不一定。”

“陉城书馆破了,玄清子阁下面前,他不是对手。”

“诸夏间,玄清子阁下的传闻还真是不少,一位传奇之人,也的确是一位传奇之人。”

代郡。

一处僻静之地,一条青草满地的羊肠小道上随意奔跑着两匹毛发色泽不一的骏马。

不远处,二人踱步在后。

衣着朴素简单,不为彩绣辉煌,不为出尘绝丽,不为清俊决然,玄功运转,一切如常。

若有特别,也就是二人手中皆有剑器,二人皆女子之身。

“前方十里之地,就是刺笄山,那里涉及一件数百年前的诸夏事情。”

“事情不大,却也令人别有所思。”

“这里本为代国之地,是大周所封的诸侯国之一,位于赵国以北。”

“数百年前,赵国的一位先祖赵襄子为了吞并代国,便是以谋略交好代国,珍宝财货自然一车车的相送。”

“还有将自己的姐姐送于代国国君。”

“代国国君大喜。”

“以为两国交好,故而防范之心不显。”

“其后,赵襄子想要代君前来宴饮,延席之上,赵襄子趁机将代君袭杀,随从也是一并斩杀。”

“事成之后,赵国出兵吞并代国,赵襄子派代君乘坐的马车接姐姐归来,赵襄子的姐姐不堪忍受那般结局。”

“于途中将自己束发的发笄磨成尖刺,自尽而亡!”

“当年我与玄君姐姐在刺笄山的时候,还曾留下一块石头,留名一二印记,不知道是否还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