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机关系的边界(1 / 2)

科技无垠 辰小序 3862 字 2023-05-22

“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稍微让自己缓了一会儿劲儿,潘正也是和程旭一块儿坐了下来,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把程旭当成是一个学生,而是当成一个同龄人,甚至当同仁来看了。

“计划,”程旭想了想:“您也知道,荷泵芯片确实是不擅长数据运算的,这个时候,真要用它来制造通用芯片,别说比英特尔和高通了,比现在全国产化的芯片产线所能制造的芯片可能都还要差很多,那完全是属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了。”

对于荷泵芯片来说,它的优势在于对兼具质性思考和量化分析的动态模型的处理。

作为一个以“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为灵感搞出来的芯片,这几乎就是它的基因,属于是天生的优势。

它天生对事物的分析与组合、判断与决策这类问题较敏感,能够迅速的得出更合适的结果。

相对来说,它的单一的量化计算确实要差的多。

“它的处理逻辑,是更偏向于人类的思考与判断,用来制作智能芯片,肯定事半功倍,所以,肯定是从ai体系入手。”

“更偏向于人类的思考与判断?”听程旭这么说,潘正也是一怔:“你这听着怎么这么渗人呢,我感觉?

“我特别想知道你对未来的‘人机关系’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想法?”

“哈哈,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看潘正教授这个样子,程旭也是乐得不行,如此解释道:

“思考基于确切逻辑,判断和决策基于既定规则,这都是定式,并不会跳出一个机器或者是一个人工智能原本的大圈子。

“这也是人工智能必须要有的基本准则。真要有一天,机器所做出的选择不是基于逻辑和规则,而是源自意识和欲望,那麻烦才真的叫出现了。

“机器可以很强大、很细致、甚至可以拥有一定的智,但一定不能有意识、不能有思想和情感、更不能有欲望——这才是绝对不能逾越的底线。”

……

“基于逻辑和规则,基于意识和欲望,”潘正陷入了沉思——这一天,程旭这个学生,带给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他本身就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对于“人机关系”、“机器智慧”等相关的很多问题他也经常思考,也他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也是业界多数人的共识:

那就是机器绝对不能拥有自主意识——如果真的不幸有一天,未来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一定会成为人类的末日。

但需要机器变得更加智能,甚至是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这与自主意识的边界究竟是什么?在哪里?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最为著名的当属机器人三大定律。

而今天,程旭给出了另一个答案——逻辑和规则就是机器智能边界,一旦产生意识和欲望,那就越界了。

这种说法……

一老头一青年,俩人越聊越开心,仿佛相见恨晚似的,潘正也是对程旭越来越满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