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可或缺的EDA(1 / 2)

科技无垠 辰小序 4152 字 2023-05-22

第二天,程旭早早的起床,搬家。

潘正教授的别墅很好,而且应该是有人经常打扫的样子,一尘不染,稍微收拾一下就完全可以住人——房租很贵,但贵有贵的道理啊!

程旭最满意的就是三楼主卧的书房了,大大的落地顶天窗,站在前面,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清晰的映在眼前,抬头看,蔚蓝的天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在这里,做点儿什么,那简直就是极致的享受。

不过,程旭并没有时间细细的感受这些,拉上窗帘,设计、代码、调试才可能是他不变的日常。

其他的,顶多是实在累了,要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作为其中的一点点调剂和点缀。

这不,简单的解决了早饭之后,一天的工作就是开始了——用cad画图。

一直都是用eda软件做芯片设计的,开始的时候是国外的candence、synopsys、mentorgraphics公司的eda,后来由于芯片产业体系国产化的需要,换用华大九天的软件,无一例外,这些都是自动化工具。

用cad画芯片电路图,这对于程旭来说,还真是一种比较的新奇的体验。

这是一款工程制图软件,它是没有电子设计中的元件库之类的东西的,话说回来,就算有,程旭也用不了——荷泵理念体系下的基础原件跟传统半导体晶体管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一步,当然是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画出各种基础原件的库,封装起来做成模块,这本身就类似于自动化工具里的封装库,方便用到的时候随时取用,可以极大的节省工作量。

随后就是真正的设计了,各种模块的堆叠与组合。

没有eda,各种逻辑与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程旭在大脑中预先推演,然后动手组合,然后根据流程线路判定每一个的输入输出。

输入要覆盖全面,输入要丝毫不差,而这一切,其中的各种逻辑全靠着这双大眼来观察,这一个大脑袋来运算、来验证。

如果有自动化工具的话,这本来该是前端仿真工具该干的活——但现在,只能靠程旭自己的大脑。

对于习惯了自动化工具的人来说,这真的是无比折磨的一件事儿——但没办法,荷泵芯片体系下短时间内肯定没有前端仿真工具。

别说仿真工具了——荷泵类物质膜关于三维数据的处理逻辑,除了程旭自己,现在就没有别的人能懂。

……

“珍惜吧,以后电路复杂了,想仅靠大脑思维来模拟也不可能了。”

完成了一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又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推理和验证,做完最后的定稿,程旭也是打开窗帘,望着蓝天,揉了揉双眼,不断的感慨着:

“真他娘的累啊,以后再也不自己干这种活儿了,必须立即上马自动化工具,与荷泵芯片同时启动。

“自动化工具是芯片设计制造及其至关重要的一环,荷泵这个体系要发展,自动化的工具必不可少,必须同时上马起步,哪怕先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功能来,那也必须先走出第一步再说!”

原本程旭在犹豫是否一起做这件事儿,毕竟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很多事儿得有规划,得一步一步来。

但eda太特殊了,这就不是能等等再等等的事儿。

芯片的设计制造,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这整个过程压根就完全离不开这个东西。

离开了它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