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设计与制造(1 / 2)

科技无垠 辰小序 4158 字 2023-05-22

确定了合作之后,一连好些天,程旭都窝在别墅的书房里进行着他的画图大业——价值判定微处理器三万多个基础原件所组成的处理器逻辑,看似不多。

但在没有自动化工具的帮助的情况下,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仅仅只是画倒是还好,很快就能完成,而模块功能的验证才是大问题。

尤其是当文件越来越大,逻辑越来越复杂的时候,仅靠眼和脑来做逻辑校验,那可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

设计的工作确实早早的就完成了,但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复核与验证在折磨着程旭,不断地消耗着精力和时间。

……

“不干了不干了!”终于,苍天有眼,这一次的验证没有发现逻辑bug!

程旭立即顺势撂了挑子——正常肯定不是这样的,至少要再做两次复核——人工的验算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失误。

失误的原因有很多,一不小看错了或者忽视了,甚至是脑子里想的是对的,下手标注就标错了都完全有可能,这就是人相比计算机的最大的劣势了。

“也没甚关系。”程旭摇了摇头:“设计终究是为生产服务的,而生产体系的确立我肯定要把关,不如放到那个时候,一起再做这项工作。”

生产确实要比设计困难的多——就比如,海思可以用十年的时间从无到有把手机芯片设计做到顶尖,高端芯片一度把高通打得找不着北。

但同样的时间,国内却无法出现一家能够实现高端芯片生产的企业。

其根本的原因是,设计水平是基于人提高的,人的水平上去了,设计的水平迅速就能提高。

但制造不一样,制造,尤其是高精尖的制造,每往前一步,那依赖的都是整个工业体系的提升。

而工业体系的提升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各个基础行业的支撑——这可不仅仅只是有人就够的。

而程旭现在想要的就是同步这两个过程——设计与制造起头并进——作为一个全新的芯片体系,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而这,显然要配合eda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自动化工具在芯片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一定是贯穿始终的。

……

“人!”要做这么多工作,现在程旭最缺的就是人。

人,无论是eda工具的开发,还是后续241实验室的研究,都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

关于人的问题,在见过那几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学长之后,程旭就跟潘正教授有过相关得交流——先期以本校应届毕业硕博士研究生为主。

他们的实力本身就不差,研究生的工作经验甚至都还好——研究生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学生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算是在为导师打工。

这些人,如果再配有一个强力的领导者,那成长会非常迅速,很快就能堪大任。

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自然也是非常欢迎,给了巨大的支持。

就此刻,学校官网首页就挂着巨大的横幅,为241实验室的人员招聘卖力的做着宣传。

用人单位:241实验室。

工作方向: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研发、芯片设计。

人员要求: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软件工程、生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六个学院计划6月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优秀的本科大三大四在校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