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深入合作(1 / 2)

科技无垠 辰小序 4254 字 2023-05-22

“我看你这边需要很多的基础物理、基础化学甚至是基础生物还有信息科学先关的高端人才,”刘长盛满脸笑容:

“但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高端的研究人员往往都在高校,即便是去企业,那也是兼职。

“而他们,往往都会带着一群的硕博士研究生,而这些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虽然可能起不到关键作用,但作为助手和干活的人也是不可缺少的。

“而研究呢,也没办法完全离开高校的环境,最起码,后备人才得培养吧?这又不是一竿子的买卖是不是?得为未来考虑吧?”

“嗯。”

程旭笑着点头,这校长刘长盛是真的有意思,原本程旭对他想说什么是没有太大兴致的,但是,这个时候倒是想听听他想说什么了。

“不如这样,你把241实验室升级为241研究院,下设你需要的各个学科实验室。

“然后以研究院为主体与信息科技大学深入合作,合作方式还跟以前一样,以信息科技大学的名义招生,送到你们这儿联合培养,信息科技大学负责发学历和学位。

“所有的的老师先入编进入信息科技大学,随后立即办理停薪留职,学校不负责薪资和待遇。

“停薪留职后,他们到你的研究院再入职工作,带联合培养的学生,甚至是还他原来的学生都可以。

“我们有合作协议在先,研究成果所有权归属清晰,同时也解决了导师和学生的问题,更有利于你这边的人员招聘和后续的研究工作。

“这栋楼给了你之后,上边给学校新划了学校东边的一片地,现在正在规划。

“如果我们合作,那边那个区域建成了给你当做研究院的基地。这栋科技楼还给学校做原计划用途,你觉得怎样?”

刘长盛是野心勃勃的,他现在什么都不想要,就想要影响力。而241就是他看准必须要抓住的机会。

他的渠道也告诉他了,国家投资,但是不要股份,这其中的意义是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

当然了,他并不实际清楚国家跟程旭之间究竟是怎样一个关系。其实国家并不是投资入股,而是程旭拿自己的服务换钱。

比如说,帮助解决了14nm芯片光刻机和产线的自主生产问题,该给多少钱?未来更高层次的技术呢?

未来,程旭是要帮助解决半导体整个行业的发展问题的,国家相当于是出价打包了程旭的未来服务,提前给了钱,仅此而已。

在某种程度上,双方是各取所需。而不是国家纯出钱不要股份——这钱都是未来的技术服务换来的。

但刘长盛并不了解其中内情,他只知道,把信息科技大学跟241研究院绑在一起,那是大有前途。

按照目前的态势,经过几年的发展,信息科技大学哪怕超过水木京大都不是没有机会,到时候自己这功劳可就大了去了。

至于241研究院以及人员成果是不是学校,那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241研究院在这儿,不管它属于谁,那就能带动整个学校蓬勃向上的态势。

而程旭也是,一听刘长盛这提议,他就笑了——就像上次对他的评价一样,这人是真的会来事儿,而且眼光真的是极为独到。

潘正教授也说,这人很喜欢蹭,但哪怕是蹭,他也能蹭的让人舒舒服服的接受。

这次合作的提议也是如此,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的同时,程旭也完全是受益者,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而且,在顶层设计的支持下,程旭也完全不用担心学校层面会搞什么幺蛾子——现在的241,也已经不是他这个层面能搞的动的了。

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跟高校一定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哪怕再强,这个责任从根儿上来说,那不属于他。

也不是说不能做,只是术业有专攻,而程旭只是一个人,不可能所有事儿都干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