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就把这儿,当做颠覆的开端吧!(1 / 2)

科技无垠 辰小序 278 字 5个月前

第80章就把这儿,当做颠覆的开端吧!

“是的,实力就是站着的底气。”程旭也是这么跟潘正教授说的。

“哈哈哈,”潘正教授也是看得听得直乐呵:“28nm的光刻机怎么样了?”

外界对2041的操作系统异常关注,而只有潘正教授才知道,程旭的重心一直都在光刻机和芯片上,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用程旭自己的话说,等到整个芯片体系都是我们的了,一个操作系统还不是任由我们拿捏?

两个人闲聊的时候,曾经听程旭说起过,这次之所以下定决心搞掉windows,搞掉微软,是因为微软在很多方面跟他的规划太一致了。

尤其是关于人工智能未来路线的设想,从微软的布局来看,那是真的跟程旭的想法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还得了,必须得搞掉!

“第一次做工业AI模型,经验还是欠缺了些。足足一周,才搞定基础参数的设定,现在在进行着初步训练。预计一个月左右吧,能够满足28nm光刻机对光源系统的需求。”

程旭笑道:“国科精密和长机所那边的进度有点儿慢,透镜的改进估计还得等,不过算算时间,应该也快了。”

“透镜升级之后,这台光刻机足以满足7nm芯片的量产需求了吧?”

潘正教授真是感慨万千,短短半年啊这才,从28nm根本就没有良品率,到7nm的量产能力,阿斯麦当初也没有这么快吧?

“得等具体上线了看情况。”程旭没有否认,而是微微点了点头:“想来应该八九不离十,问题不大。”

“那就是没问题了,对了,你那二代珠穆朗玛现在进度怎么样?”

“设计已经完成了,但是生产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主要是场刻仪,复合场赋形的研究的进度比想象中的要慢一点。

“等忙完这一阵子,操作系统的事情落地了,重点攻关吧。”程旭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都已经给了方向了,基础物理实验室的进度还是堪忧,难度确实不小。

但复合场赋形是必须要攻克的难关,珠穆朗玛二代还好说,场刻仪能否精进可还关系到未来很多高级别芯片的生产制造,在荷泵体系中,是最不容有失的一个关键环节。

“也不要把自己逼的那么紧,适当的放松一下也好,”看程旭紧张大的模样,潘正教授也是笑道:

“你看看实验室那几个孩子被你搞成什么样子了都,天天跟疯了一样。尤其是子书,原来多温文尔雅的一个女孩儿,现在都啥样了?”

“他们几个?孩子?他们都比我大好不好!照这么算,我还是宝宝呢!”程旭眼睛一瞪,很不认可潘正教授这种说法,谁还不是个孩子啊!

……

俩人有一嘴没一嘴的又聊到了半夜,每一次程旭过来隔壁潘正教授的家里的时候都是如此。

也只有在潘正教授这里程旭才能放松一些,哪怕在2041实验室都不行——那里的九个孩子可真不是那么好带的,说精灵古怪吧,那完全就是调皮捣蛋。

这风气都是子书晓涵带起来的,真是连付弋东都有些被带坏了。不过有一说一,他们几个的进步还是非常之快的。

通过两个定制芯片和珠穆朗玛二代设计过程中的功能模块复用和积累,荷泵芯片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再加上代码AI的超强能力,在芯片设计这个阶段,自动化工具已经可以起到关键作用,设计芯片再也不用一个一个的手工去画了——顶多是做个微调什么的。

……

三日后。

“旭哥,截至今天中午十二点,我们已经收到国内近500家软件和游戏企业的内测开发版本的申请。这几乎已经涵盖了对应用软件和游戏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覆盖。”

向林汇报着操作系统合作伙伴招募相关的情况:“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只是内测阶段,原本只有千寻腾训阿狸等十几家巨头企业参与,这一下如果全放开,那跟公测,甚至跟直接发布就没有任何区别了。”

“郝维山那边怎么说,”程旭问道:“他觉得现在立即上线公测问题大吗?正式发布呢?”

内测也好,公测也好,正式发布也好,对于程旭来说都是小问题,问题是,现在的2041系统究竟有没有做好所有的准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