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激战(1 / 2)

过河卒 莫问江湖 353 字 18小时前

佛门有六大神通,分别是: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漏尽通、宿命通、他心通。

这有点像地仙传承的先天五太,每个人只能六得其一,而不能学全,萧和尚的神通便是“漏尽通”。

“漏”为记时之器,意为时间,“漏尽”意为无时间限制,意为长生、永生、超生。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故而萧和尚的体魄可以伤而不死,只要自身气息不绝,伤势便能以极快的速度恢复如初。

这也是萧和尚如此自信的原因,就算杀不死张月鹿或者齐玄素,也能从容退走。

萧和尚虽然喝退了张月鹿,但仙剑自有灵性,竟是随着张月鹿而去,没能让萧和尚捉住。

既然山不就我,那么我去就山。

萧和尚飘然而动,脚踏虚空,似凌波微步,落脚处荡漾起层层莲花状的涟漪,一步一生莲。

甲寅灵官自然不能让萧和尚乘胜追击,当面迎上。

仅仅是一个照面,甲寅灵官的刀盾与萧和尚的拳头碰撞不下百次。

得到喘息之机的林元妙再度攻来,意图与甲寅灵官联手夹击萧和尚。

萧和尚不理会林元妙,抓住破绽,一把捉住了甲寅灵官持刀右手的手腕,

甲寅灵官立时想要挣脱开来,可萧和尚的五指用上了“大宝瓶印”,便如金刚箍一般牢牢扣在他的手腕上,根本挣脱不开。

“大宝瓶印”应百窍之秘藏,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气,周流不散,绵延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圆神明性。练成此法后,念起而心动,心动而力发,一收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收而自收,如潮之落,不觉其发而自发,似潮之涨。

萧和尚的五指便如一方山岳,任凭怒浪澎湃,自是巍然不动,若要用力,则是万钧大力,如泰山压顶,难以抵挡。

萧和尚的另一掌顺势拍下,甲寅灵官但觉萧和尚掌力压顶,如五岳压顶,急急挥盾抵挡。

灵官大盾上又多了一个掌印,大地震动,甲寅灵官虽然看上去没有移动位置,但实际上甲寅灵官的下半截身子已经全部陷入黄沙之中。

同时有逸散余波向着四周扩散开来,以至于飞沙走石,好似是陆地蛟龙正在肆意作孽。

与此同时,林元妙的双掌也狠狠拍在萧和尚的身上。

此乃“太平要术”之“巨灵神力”。

萧和尚整个人轰然横飞出去,落地处炸起黄沙无数。

在一片尘埃升腾之间,萧和尚缓缓起身,一身衣衫竟是没有太多破损,只是多了些灰尘,显得有些狼狈。

林元妙得势不饶人,飞掠而至,不过这一次未能建功,被萧和尚抬手阻住之后,变成林元妙一气后退近百丈。

林元妙强行止住退势,深呼吸一气,经历过大脱胎换骨的仙人体魄发挥了作用,还能够承受。

萧和尚一步踏出,方圆十丈的沙海随之下沉三尺,然后就见他整个人如奔雷冲出,在身后拖曳出一连串来不及消散的残影,一拳直击林元妙的面门。

林元妙双臂交叉,在千钧一发之际硬挡下了这一拳。

只是萧和尚的一拳远超林元妙的意料之外,林元妙虽然身形仍是不倒,但整个人又毫无还手之力地一气退出数十丈距离。

在林元妙所退的一线之上,尘埃四起。

萧和尚瞬间扑杀而至,拳势没有丝毫停顿,有大威伏魔之真意。

林元妙毫不退让,选择与萧和尚正面对攻。

这一番你来我往,如同两尊上古荒兽正在肉搏厮杀,气势浩大,破坏力十足,换成其他人遭受如此打击,不说重伤垂死,也应是体魄遭受重创,只因林元妙是仙人体魄,除了稍许狼狈之外,还谈不上受伤严重。

两人每次交手,都会使得地面轰然一震,若是此时有人细细观察,就会发现砂砾也在随之跳动,似地动之先兆。

数十招之后,林元妙到底是没有恢复林灵素的仙人修为,气力不济,需要喘息一气,终于有了一个停顿,给了萧和尚可乘之机。

萧和尚一拳迅猛打出,天地震荡,几乎有移山之势。

千钧一发之际,甲寅灵官突然横插进来,双手持大盾,帮助林元妙挡下了这一拳。

不过甲寅灵官的大盾也终于是彻底报废,灵官甲胄甚至出现了许多细微裂痕,已然是战力大损。

林元妙趁此时机,用尽全力,一掌狠狠推在萧和尚的胸口。

一来一去之间,反而是萧和尚被打得倒飞出去,在数十丈外轰然坠地,身形又不受控制地在黄沙中弹跳滑行,最后撞入一座沙丘之中。

烟尘升腾,漫天皆是。

足足持续了小半柱香的功夫,这才尘埃落定。

林元妙和甲寅灵官对视一眼,两人心知肚明,这一掌恐怕还不足以将萧和尚这个阿罗汉如何。

果不其然,短暂的沉寂之后,沙丘轰然炸裂,沙落如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