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15亿的小融资项目而已(2 / 2)

回档06 独钓长江雪 308 字 5个月前

现在不是,不代表以后不是。

更何况,别看现场的燕大学子都很优秀,女生们的眼界都很高,但架不住她的小哥哥太优秀了。

就那些未来能拿到哈佛、剑桥博士生offer的学霸,抑或是大学时就创业有成的‘天之骄子’,在她的小哥哥面前,啥也不是。

或许,那些创业的人还需要小哥哥的投资呢。

“哎呀,没想到苏会长这么快就名花有主,咱们学校的锅锅们都要心碎了。”

得到苏会长的解释,小学妹惋惜地摇了摇头,继而跑回了自己的朋友圈,宣传新得到的八卦。

“你们这燕大的学生,也这么喜欢八卦的?”

刚才没有说话的王永仁,轻笑着问了一句。

“我们燕大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除了老师、设备强一点,和普通的重点本科没啥区别。”

说起这个,苏秋棠却是回答得很自然,继而开口问起:“阿仁哥哥,你要不要作为新生代表上去发言啊?”

按照开学典礼的流程,新生代表发言阶段,各有一位本科生代表、硕士生代表、博士生代表上台发言。

在苏秋棠心里,今天在场的2000多名博士新生,自是没有人能比得上她的小哥哥。

“我拒绝了。”

这个问题,王永仁回答得很简单。

他一个走捷径进来的博士研究生,就没必要太过显眼,以后还可能经常翘课,被太多人认识也不好。

“我也拒绝了。”

听了小哥哥的回答,早有预料的苏秋棠笑着握住了对方的手。

作为学生会尚未卸任的副会长,她当然清楚开学典礼的行程安排,这都是提前向校长本人签字报备过的,轻易不会更改。

要知道,什么时候,前排坐几位级别比校长大的大佬,也未可知。

原本要上台发言的苏秋棠,见到上面没有小哥哥的名字,也是推掉了这个难得的发言机会。

反正,她未来要进入外交部,在人前发言的机会多的是。

若是上台发言,她一个硕士生又回到小哥哥的博士生身旁坐下,未免太显眼了。

“呵。”

见到小女友这么说,王永仁也没多说什么。

很快,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一轮轮流程下来,和普通的高校开学典礼没什么差别。

倒是期间穿插的一些节目表演,也就还行。

“王总,吴主任说,让您开学典礼结束后,去下校长办公室。”

等到开学典礼进行了大半,一位相貌普通的青年女老师走了过来,对着王永仁说道。

除了博士生导师以外,吴轩教授还兼任了中文系的主任。

“好的,麻烦张老师了。”

先前和自家博士生导师见过面,王永仁对这位吴教授的助理也不算陌生。

“等下跟我去见见校长。”

等那位张老师离开,王永仁笑着对小女友说道。

“好啊。”

对于这种事,苏秋棠倒是没有在意。

又不是没见过校长,她一点都不怯。

半个小时后,来到校长办公室,王永仁和现任的燕大校长以及副校长见了面,还有他的导师吴轩教授作陪。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身价百亿美元以上的隐藏富豪,还是全球知名的科幻作家,王永仁绝对是燕大近几年来比较耀眼的博士生,校长几人也表示了亲切的关怀。

至于苏秋棠本人,单说她的表姑身份,校长本人也是听说过她的。

前后不过十分钟的时候,双方简单交谈过后,王永仁就带着小女友离开了。

“阿仁哥哥,你今天还有什么安排啊?”

挽着小哥哥的手走在校园里,苏秋棠开口问了一句。

“贝壳找家网需要进行第一轮融资,我约了几个公司老总聚餐,等回来给你带吃的。”

说起今天的行程,王永仁没有隐瞒。

那个场合,不适合带小女友参加,他也没问对方愿不愿意。

“好的,那你自己先忙,我找橙橙一起吃午饭。”

知道小哥哥要忙正事,苏秋棠也是没有胡闹,主动安排好了自己的午餐。

“嗯。”

闲逛了半小时,两人在校门口分开,王永仁坐车前往了预定好的某俱乐部。

“黄总,李总,陈总,中午好。”

在俱乐部的奢华包间里,王永仁见到了三位不太熟悉的老总,还有雷千钧以及贝壳找家网的ceo尤振光作陪。

最为显眼的,自然是亿达集团的黄总。

本轮融资,贝壳找家网融资15亿,领投的亿达集团就投了10个亿,可见其对贝壳网的看重。

“王总,见了你之后,才知道英雄出少年这话,真是不假。”

初次见面的李总,脸上满是客气的笑容。

“李总过奖了。”

在人前,王永仁从来都是很谦虚的。

“王老弟,这杯我敬你,感谢你和雷总能让我们入局。”

大家闲聊一番后,黄总举杯示意。

“共同发展。”

不善喝白酒的王永仁,拿着的是红酒杯,还好有旁边的雷大佬做掩护,倒也算是宾主尽欢。

一个多小时后,双方也算聊得投机,大致定下了融资方案,各回各家。

15亿的融资项目而已,若非看中几家的资源,王永仁独自就能掏出来。

只不过,一家有志于做华夏最大房产交易网的网站,必须融合更多的资源和人脉,继而把其余可能有威胁的潜在对手给掐灭于萌芽之中。

毕竟,同一个行业里,真的有兴趣投资的大佬都是同一类。

现在贝壳找家网早些把这些资本大佬收入囊中,后续的同类网站便会少一分资源。

而吃完午餐的王永仁,则是和雷大佬来到了俱乐部的休息室喝茶。

“永仁,红米2的销售还算喜人,你对公司的发展怎么看?”

喝了口茶,脸上满是酒红色的雷千钧开口问起。

今年五月上市的红米2,快速刷新了国产智能机的百万、200万、300万销售记录,让红米公司实现了不小的盈利,形势喜人的同时,身为掌舵人的雷千钧却很有忧患意识,开始思考后续的走向。

后续机型的研发,肯定是要跟上的。

可真的学老美的苹果,一年发售一款新机型,以国内手机行业内卷的格局,红米分分钟就要被淘汰下去。

没办法,国内手机厂商太多了,那些山寨和代加工的厂商,见到红米的火爆之后,已经开始仿制了。

毕竟都是各个手机零件的叠加,除了系统是红米自发研制的以外,根本没有所谓的技术壁垒。

这也是为何,国外诸多成功的品牌,在进入智能机时代后,只有走高端路线的苹果和一年出几十款机型的五星,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

“雷哥要想做高端品牌,我建议另起炉灶,只在红米上孵化新的品牌,只会不伦不类。”

明白雷大佬的想法,王永仁开口说出了关键的一点。

“愿闻其详。”

听了小老弟的话,雷千钧正色问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