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青山不见(1 / 2)

第一天碑 渠月c丶 2502 字 7个月前

七月七,乞巧节。

今年的乞巧节遇上了太多事情,周穆可没有那个闲心再来附俗风月了。

……

圣都,天下之中心,所有人趋之若鹜,各方势力也不例外,如:

城东外,释教的云觉寺。

城南外,道教的红鸾观。

城西内,儒教的青竹书院。

……

周穆今日要去的,便是青竹书院——因为酒,青山不见。

青竹书院在城西,但不在主街附近,而是弯弯绕绕,来到了深处的竹林。

以青竹命名,那书院附近必然是有很多青竹的——但,这只是其一。

其二便是,青竹书院盛产史官,大燕在任的修史学士,大多来自这里。

青竹,也就是青史。

……

周穆与荀去忧,葛生,亓鸿三人一并来到了这里,查青山不见的线索。

至于银河三千,则由孟行水带着陶言等一行人去梦月楼调查。

青竹书院环境通幽,配置简陋,在满是烟火味的城里,却如同乡下山野。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陋也不“陋”,这里人很多,有人教书,有人论语,还有人养花点墨……

众人和善相处,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众人刚到,就有人高声走近,是一个中年文士,他穿着青衫,仪表堂堂。

青竹书院,副山长,杨游。

“见过青流先生。”荀去忧认得他,笑着迎了上去,恭敬行礼。

虽然他平日里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但遇见读书人,他会收起来。

对于读书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月华庭人,大多如此。

杨游,字子漾,号青流先生,所以外人见他,自然不会直呼其名。

杨游大概知道他们是因何而来,笑着招呼:“诸位大人,里面请。”

他所说的里面,自然不是书院的学堂,而专门接待外人的书堂。

外王堂,取自『内圣,外王』。

“这位大人……想必就是提出阿拉伯数字和新奇算术的周少卿吧。”杨游给众人斟了茶,看向了周穆。

周穆倒是没想到他先搭理了自己,一时不知说什么:“正是在下……”

杨游似笑非笑,又说道:“大人的算术超凡,若是能够推广,利大于弊。”

周穆闻言无奈笑了笑,这个事的阻力很大——能不能成,不在他。

杨游见状也不再多说,看着荀去忧,开门见山:“荀指挥使来此,想必是为了昨日案发时的那一壶青山不见吧。”

荀去忧没有隐瞒,爽快道:“是……在青山不见中,我们发现了毒。”

“青山不见是无毒的,是书院中的先生亲手酿的,不会有问题。

另外,我们产量不足,卖也只卖有缘人……通过抽签。

所以,如果没有人转卖的话,那就是从我们手上流出来的……”

面对荀去忧的爽快,杨游也很坦白,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一定承担。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