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各显神通(五)(2 / 2)

血之孙吴 布鲁斯老爷 4173 字 2023-05-29

和历史上一样,这一世的孟达依旧是法正的好友,也因此跟着一起投入了刘裕的麾下,也同样得到了刘裕的重用。

为了应对异族的骑兵,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刘裕一直在和法正、王镇恶、王仲德等人进行研究。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刘裕有所心得,并开创了“却月阵”。

却月阵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发明了“却月阵”,以两千左右的精锐步兵大破北魏三万精锐骑兵。

在历史上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马镫的发明,使骑兵装具臻于完备,北方的少数民族中开始出现了重甲骑兵。

这种骑兵具有较强的防护力和集团冲击力,在对没有装甲的轻骑或步兵作正面冲击时,具有极大的威力。

南方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骑兵作战,加上马匹资源缺乏,所以骑兵不占主导地位。

义熙五年(49年),刘裕北伐南燕时,在如何对付南燕铁骑这一问题做了充分准备。

当刘裕出征后,燕军即以九万之众抵御,其中就有“铁骑万余”。

刘裕闻讯后,即令诸军步行,以“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

当燕军铁骑来袭时,刘裕用此阵对抗,双方激战过午,未分胜败。

随后刘裕用计,奇袭后方重镇后方临朐,大败燕军。

在这次交战中,刘裕在战术上采用步、骑、车3个兵种协同作战,有力地遏制了燕军铁骑的强大冲击。

因为刘裕的阵法以战车为主,所以它的防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顶住了燕军铁骑的冲击。

但是在攻击力方面却表现的明显不足,最后也是用“批亢捣虚”之计取得的胜利,而非“面对面”的击败对手。

但此次作战却为刘裕积累了对抗重甲骑兵的丰富经验,促使他着手日益完善自己的阵法,直到形成最后演变成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却月阵”。

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却月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

每辆战车设置七名持杖士卒,共计七百人;布阵后,再派两千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二十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因为“却月阵”是弧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

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这一世,刘裕之所以发明“却月阵”,乃是因为他被骑兵打怕了。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刘裕为了能够安心便发明了“却月阵”。

只不过这一世的“却月阵”和历史上的并不相同,如今的刘裕并没有水师之利,因此他的“却月阵”可谓是改良版。

这一世的“却月阵”并不需要临河,在地形上也不受限制,反倒是更加依赖战车。

比如在山地,刘裕可以依山布阵;

比如在平原,刘裕可以布两个却月阵,背靠背,呈一个圆形;

如今的却月阵更加灵活,而随着却月阵的发明,刘裕也越发渴望着要与吕光大军一战了。

因此,刘裕大军开始有所行动,而这也引起了吕光大军的警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