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章 : 梦的实验(2 / 2)

从心理上看,则可能是平时的心理压力所导致,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外因的刺激对人们做梦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或者在家里挨了打,又或者受了同学的欺负、嘲笑而感到委屈,甚至是听到看到什么觉得恐怖的声音或场景,在情绪压抑的状态下入梦,这都极有可能要做噩梦。

偶尔做噩梦,也并不代表没有什么?

但如果经常做噩梦,尤其是跟我一样梦到同样一个可怕的场景,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要及时找医生分析噩梦产生可能出现的原因。

有的噩梦甚至要追溯到自己做孩子时,在婴幼儿时期曾受到的刺激,然后对症下药,长期噩梦极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其实,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全,有时不够完全。

如果没有完全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还有少数区域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人就会出现梦境。

由于少数细胞的活动失去了觉醒状态、整个大脑皮层失去控制和调节,记忆中某些片断就不受约束地活跃起来,可能就表现出与正常心理活动不同的千奇百怪的梦。

此时,与语言和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倘若也处于兴奋状态,那就不光会出现梦境,还会说梦话或发生梦游的现象。

国外有关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做梦。

做噩梦与吉凶福祸没有直接联系,不要为此担忧。

关于梦境的内容,一般认为主要是:

其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的人喜欢看一些惊险、恐怖的影视录像或小说,这些刺激形成了记忆表象,一旦进入梦境就容易做与此有关的梦。

其二,由于人的睡觉姿势不好,如趴着睡觉或手放在胸部压迫了心脏,都容易做一些恐怖的噩梦。

还有人在身体有病的时候,如头痛发烧、心脏不好造成大脑缺氧或供血不足都会做噩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