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繁荣新城(2 / 2)

以上只是哈拉雷市的部分重点产业,但是围绕这些产业的配套工厂和设施就更多了。

比如铬矿厂,康斯坦丁最多也就是在外围看一看,接见一下厂内的领导层和工人,而围绕铬矿厂的其他加工厂康斯坦丁就没时间视察了。

哈拉雷市之行,是康斯坦丁第一次深入了解东非内陆发展形势,直到目前为止,康斯坦丁对哈拉雷市的建设情况相当满意。

哈拉雷市作为先设计规划,后建设的新城,和东部的东非城市有很大不同,东部城市虽然也才建设没多少年历史,但是好歹在殖民地时代粗犷发展过。

那时东非还没有额外的金钱和精力邀请欧洲的建筑师对东非城市进行规划,所以那些早期城市多少有些自发发展的意思。

而且那个时代的东非,欧洲建筑师不放心到冒险过来东非来搞设计,彼时东非还是欧洲人刻板印象里茹毛饮血的地区。

随着东非一系列沿海城市兴起,整洁繁荣的市容市貌,发达的贸易,吸引来一批商人在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市订货或者享受服务,东非口碑也随着这些商人流传出去,从而得到改善。

毕竟东非的服务是一流的,整个印度洋沿岸比东非强的没有几个,当然,也不是没有弊端,那就是东非治安太好,想玩的高端一点就有些困难,大海上的人多少是些豪放派,更注重享乐。

话虽如此,来东非沿海城市的商人和水手反而更多,因为这里小偷扒手不多,警力充足,安全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重要。

有了良好的口碑,东非就能借势从欧洲招募一些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哈拉雷市的城市建设和以往完全不同。

在专家团实地考察后,花了大半年时间设计,才有了哈拉雷市建设项目的破土动工。

哈拉雷市最重注的就是地下水道系统和道路,饮用水管道等民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预留出空间为后续城市改造留有余地。

同其他城市一样,哈拉雷市也注重环境问题,城市内多公园和绿植,使得整座城市充满生机。

不过恩斯特没有实地考察过,他上一次来哈拉雷市还是前世出差到此地,前世哈拉雷被誉为“非洲小巴黎”,“阳光之城”,“花树之城”。

市中心地带也确实很漂亮,不过哈拉雷也被评选为“世界最不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这并不矛盾,国外很多国家都有贫民窟和富人区,哈拉雷也是如此,而且治安问题不分发达与否都很差,只不过非洲很多国家连一点秩序都没有。

不过这些都和当前的哈拉雷市没有关系,前世哈拉雷继承了英国的文化和建筑,这一世在东非手里则完全德意志化,所以放在一起完全没有可比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