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费特河战役(2 / 2)

面对熙熙攘攘的布尔人,回应他们的是东非的炮火。

随着东非军队上岸,炮兵就开始组织对布尔人掩体的攻击,当然,这次渡河的炮兵使用的实际上是掷弹筒,这种被大规模应用在东非陆军的轻型便携式小口径火炮。

而小船虽然可以承受东非重型火炮的重量,但是不稳定且效率很低,加上是夜间突袭,也不方便携带。

但是对付布尔人应该是足够了,布尔人的装备在联军里可以说是最差的,尤其是对重武器的缺乏。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的重武器也发挥不了作用,因为夜间的原因,现在根本就不知道东非军队的具体位置,只感觉到处都是人。

说起来很难置信,布尔人的防御工事非常粗糙,甚至比开战前更加落败,要知道这可不是东非人干的。

而真实原因是雨季导致布尔人防线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土崩瓦解,而东非迟迟没有发动进攻,使得这三个月来,布尔人对防御工事的维护渐渐不太上心。

本来布尔人的防线就修建的非常粗糙,大部分以土木结构为主,虽然南非雨水稀少,但是对这种粗糙的工事也有一定的破坏力。

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布尔人对这些防御工事维护不当所导致的,现在布尔人就要为他们的粗心大意买单。

随着掷弹筒的炮弹落下,这些防御工事完全不堪一击,东非炮兵通过对“火光”的定位,一般很少有失误。

这些火光大多是用来夜晚照明或者取暖的篝火,现在成了布尔人的催命符。

即便有聪明人开始往黑暗里跑,也很容易被误伤不说,黑暗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比如被杂物绊倒,或者被其他人推搡。

整个布尔人阵地一片混乱,毕竟第一次面对这种场景,还是在黑夜,很难被安抚下来。

布尔人军官眼睁睁的看着己方士兵发生的混乱,却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就算是想组织反击,也不可能实现。

因为黑夜的原因,现在布尔人可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加上东非炮火子弹的巨大噪音,更是加大了指挥难度,或者说现在布尔人军队的指挥系统完全瘫痪。

在一轮炮火以后,布尔人已经彻底崩溃,东非军队开始对其进行收割,当然,因为夜色的原因,很多布尔人选择跑路,没有和东非军队进行对抗。

这个时候东非人想要追击这些逃兵是很困难的,不过只要拿下布尔人的沿河阵地,后方布尔共和国已经无险可守,而且短时间内布尔共和国政府根本无法再把这些部队收拢起来。

东非的三线进攻都非常顺利,其中只有西部稍微遇到了一点麻烦,在那里的英军显然比布尔人更有经验,不过也只是比布尔人坚持稍久一点。

目前布尔人前线军队数量虽然多,但是军队短时间扩容,也让布尔人军队内部兵员杂七杂八,尤其是一些奥兰治人根本无心应战。

在他们的带头下,德兰士瓦人也选择逃命,只有很多原本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地主阶层,是坚定的抵抗分子,毕竟东非在之前就切实伤害了他们的利益,更多的底层布尔人反而不战自溃。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