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优势互补(2 / 2)

但是当年普鲁士也不可能承认,毕竟把匈牙利等区域算在德意志国家内,那就威胁到他在德意志地区的话语权。

他勉强把东非这个华人移民占很大一部分的国家算作德意志的一部分,毕竟东非的文化是全面倒向德意志文化认同的,王室也是德意志传统诸侯,现在黑兴根王室依旧保留着德意志黑兴根亲王国的诸侯身份,所以从法理上也说的过去,而且东非具有拉拢价值。

毕竟东非在地中海可是一点话语权都没有,而地中海对东非的重要性其实仅次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大西洋之上。

除此外,新汉堡港,摩加迪沙,基斯马尤,姆特瓦拉等开发较早的地区或者东非重点建设的沿海城市都发展的不错。

“好吧,世界上的德意志国家并不算多,除了德国和东非以外,其他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小国,所以我们两国的合作是必然选择。”卡普利维说道。

或许东非政府想继续“充当国际社会的小透明”,但是东非外海上繁忙的商业船队和印度洋沿岸发达的城市经济是骗不了人的。

而恩斯特所言,也正是卡普利维本次出访东非的真实目的,东非的领土实在太大了,而根据近年来德国分析的东非大致进出口数据,这其中的利益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毕竟现在德国首要目的还是为了本国工商业开辟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从而进一步助推国力提升,这也是卡普利维“新路线”的重要施政方针。

对于东非无意和德国结盟,卡普利维感觉有些惋惜,不过经济上的合作也足够了。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并不算德意志国家,只有奥地利是德意志的一部分,波西米亚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勉强也可以计算在内,毕竟德意志往上溯源就是神圣罗马帝国,而波西米亚也是帝国的一部分。

而这样的城市东非还不止一座,蒙巴萨实际上和达累斯萨拉姆差距很小,达累斯萨拉姆市仅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蒙巴萨。

“东非和德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如果我们两国能够在经济领域联手,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事,也能够推动德意志在全球的影响力。”

而这仅仅是东非沿海,根据使馆工作人员的情报和对东非的分析,东非还有内罗毕,姆贝亚,哈拉雷等等内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尤其是在非洲,达累斯萨拉姆市就已经是最繁华的城市,超过了埃及的开罗,已经成为非洲地区的经济中心。

不过和德国不同,东非对殖民地的欲望其实并不算太强烈,毕竟东非本国的开发就足够东非消化几十,上百年。

当然,这一点也不可责怪德国人短视,恐怕连哈布斯堡都想不到自己“强大”的国家如此不堪一击。

毕竟德国本身在非洲也有块殖民地,也就是喀麦隆,毫不客气的说喀麦隆的经济状况相当差,至今德国政府都在往里面添钱,至于收回成本恐怕遥遥无期。

有了喀麦隆作为对比,德国自然就知道东非的不俗,毕竟撒哈拉以南非洲其实各个地区大同小异,喀麦隆完全可以看做东非的缩小版。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