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道路(2 / 2)

如果用当前东非的道路来搞运输那就有利有弊。

天气晴朗还好,道路确实比草地要舒服,可一遇到雨天,那自然是带着草皮的道路两边好走些,虽然话是如此,雨天赶路的情况也不多,所以这路还是要修。

而且现在这些道路条件是差,以后还可以升级么,远的不说,姆贝亚到达累斯萨拉姆的道路就已经在进行砂石化改造。

姆贝亚的煤矿需要车辆运输出来,给东非仅有的几个工厂提供能源,所以道路的路基必须要比普通的道路强。

除此之外,上滨海区和中央区,这些开发时间早的地区也在升级道路,至于其他地区还是要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而休战期间,东非殖民地主要加固的道路,是从沿海通往姆万扎的道路,和抢修一条从大湖区前往新占领区的简易土路出来。

战争期间,漫长的补给线和糟糕的路况可是让东非殖民地吃尽了苦头。

而战争才打到一半,后面还有实力更强的北方四国,所以要做完全准备,避免翻车。

恩斯特虽然看不上土着,可土着有时还是能爆发出不小威力的,历史上落后势力战胜先进势力的案例也不少。

所以每一场战斗都应该认真准备,这场战争如果让英国和葡萄牙人来打,他们绝对不会像恩斯特这么稳妥。

一万多拿着现代化军事武器的东非殖民地军队(包括民兵)都够去欧洲战场上打一场小规模战争了。

而且足以给一些小国造成严重威胁,比如希腊等巴尔干国家,人口才百万规模,有的军队有的才几万规模,更不要说还有一些实力更弱的国家,就比如德意志境内的许多小邦国。

所以东非对这些土着国家绝对是尽心尽力对待了,当初桑给巴尔苏丹国都没享受过这待遇。

桑给巴尔苏丹国才十几万人,东非把入侵西北的兵力往桑给巴尔苏丹国面前一放,就威慑力十足。

东非殖民地短时间里就可以在整个东非拉起一支暂时脱产的七八万人的队伍,放在整个非洲,当前也只有埃及能做到。

所以恩斯特才敢于说立足非洲的话,至于为什么没有引起其他势力的关注。

那是其他国家殖民者没有深入内陆,所以不了解东非的底细,加上东非本来就是当前欧洲通往印度和远东的必经之地,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每天都有大量商船停靠。

人来人往也很正常,移民在东非登陆自然也就不突兀,而且除了东非殖民地自己,谁闲的没事统计东非移民了多少人。

毕竟大家都往自己的殖民地招人,而东非殖民地只不过招的多了一点,而且东非殖民地全封闭式管理,桑给巴尔商人也只能在达累斯萨拉姆的市场做生意,目前没有任何其他势力深入到过东非内陆探查情况,顶多通过东非的几个港口简单判断。

可从沿海看来东非和葡萄牙人的莫桑比克殖民地也差不多,自然不足为虑。

真正和东非接壤的葡萄牙人也只见过东非的几个村子,西部和东非接壤的是其下属的土着势力,而且两块殖民地大部分被鲁伏马河隔开,所以葡萄牙人对东非殖民地实力也摸不清。

至于阿拉伯人,和东非比较熟悉的也就是桑给巴尔苏丹国,现在桑给巴尔苏丹国被困在岛上。

埃及的苏丹(南苏丹),距离东非奥莫拉特很近,可中间还有许多土着游牧势力隔开,而且埃及对南苏丹的掌控力度太弱(南苏丹全是黑人)。

当然,东非的地理位置还算不错,尤其是达累斯萨拉姆是印度洋沿岸重要的停泊港口。

可英法两国心里门清着苏伊士运河就快完成了,而且英国有开普敦,法国有马达加斯加,两国在印度洋都有自己的落脚点,所以达累斯萨拉姆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更何况现在达累斯萨拉姆等港口都被火炮武装成了铁王八,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东非才能独善其身。

东非要真想被其他国家盯上,当然有办法,那就是大规模开发东非的矿产资源,并且变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恩斯特自然是能捂多久捂多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