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革新(2 / 2)

第一版黑兴根军事学院的教材那是恩斯特自己参与编撰的,专业性并不强,教材里自己给学生洗脑的那一套东西自然不能删减,但是可以修改专业部分的内容。

第三是师资力量,雇佣一批普鲁士军队的专业退役士官到校任教。

黑兴根军事学院目前的师资力量还是太薄弱,需要一批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教师。

第四是建设专业的训练场所。

一个军事类院校,自然少不了大量的训练,而目前黑兴根军事学院被限制在校园里,缺乏专业的训练场地。

恩斯特准备在黑兴根协调出一块面积较大,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建立训练场,来供学生训练使用。

地方就选在黑兴根西部,那里人烟相对稀疏,而且丘陵平原交错,还有大片丛林非常合适。

说干就干,才从法国回来不久的恩斯特就开始在黑兴根军事学院搞起了改革。

先对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进行一遍梳理,因为年龄原因,黑兴根军事学院的一部分学生并不是从黑兴根文化学校升上来的,所以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恩斯特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一场考试,成绩合格的继续留下,成绩不合格的分两批处理。

年龄偏小的发回黑兴根文化学校,回炉重造,年龄偏大的直接发往东非就业。

这样留下的学生,基本上文化水平差不多,而且身体素质也比较健康,方便接下来的统一教学。

建材和教师方面,恩斯特打算从德意志各国邦国入手,挖普鲁士墙角肯定困难些。

但是小邦国的一些人才还是可以发掘的,尤其是普鲁士整合了北方各国的军事力量后。

一些理念和普鲁士军队不同的肯定被剔除军队,虽然军事理念不同,但军事素养还是不错的,恩斯特打算发动关系把他们聘请到黑兴根来任教。

军事理念不同没关系,黑兴根军事学院是学校,不是军队,是恩斯特专门培养骨干型军事人才的地方,军事理念只要不涉及学生的思想领域,恩斯特都是可以容忍的。

训练场地,是最好解决的,整个黑兴根名义上都是自家的,那就不必客气了,让自己老爹划块地给自己。

然后,拉上警戒线,搭配上配套设施,就可以让学生荷枪实弹的搞演练了。

在学校里训练的再多,恩斯特也不可能在黑兴根军事学院里搞出靶场等设施来,当初为了方便物资和建设。

黑兴根军事学院选择在黑兴根镇的郊区,距离居民区不算太远,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发给武器让他们放开手训练。

而且当时以速成为主,并不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就没必要搞实弹演习之类的,课本知识学个七七八八,会开枪,体质健康就能直接到东非去军队谋职了。

现在,恩斯特要将黑兴根军事学院变成专业的军事院校,自然要搞实战演习。

实战永远是检验军队战斗力的唯一标准,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现在自然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战争,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搞些演习,模拟战场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