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给你讲个故事怎么样?(1 / 2)

赵康年要来参会的事情,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徐川。

会议室里的人得知赵康年要来是因为更换名牌。

而徐川知道这回事,是因为赵康年带着人直接到他和蔡梦待的这间办公室里来“视察”来了。

办公室里,徐川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您怎么……”

“刚好有时间,正巧兆棋同志也来了,干脆一起去听听。”赵康年笑呵呵的来了一句。

徐川听到这话,视线本能地瞟到了站在赵康年旁边的许兆棋。刚刚两人就是打了一个招呼,倒是没有多聊什么。

现在赵康年这么一开口,许兆棋也跟着笑道:“小徐啊,你这次座谈会的议题不错,我们主管这一块工作,也确实得聆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想法和建议嘛。”

座谈会肯定是有议题来供大家讨论的,而且这个议题是得提前告知来参会的人,好让他们准备自己要说的内容。

不仅如此,在座谈会自由讨论之前,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代表上台阐述自己对议题的看法。

这个上台的代表,有一部分是指定的成绩比较好的,有一部分是主动报名的。

说起来,这次的议题不算多,总共也就是三个。

第一个议题是,目前华国国内电影产业发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主要矛盾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常规的议题,但常规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相反,这个议题非常重要。如果刚开始不讨论这个事情,那后面的问题也就没有讨论的基础。

同时,这个议题也是最能体现不同导演之间对于行业的认知所存在的差异。

第二个议题是,目前华国国内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议题所讨论的内容其实是承接第一个议题的,只有认识到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来。

第三个议题相对于前两个议题,其实要具体一些。这个议题就是“基于目前电影产业的现状下的先行基金扶持方向”。

说实话,徐川十分清楚,这次来参会的导演基本上都是冲着第三个议题来的。

前面那俩议题,在这次与会的大部分人看来,那就是老掉牙的东西,他们毫无兴趣。

还是最后这个“分钱”的议题比较现实。要不是有这个议题,说不定今天来参会的导演还到不了这么齐备。

不过,这一切都将因赵康年和许兆棋的到来而发生改变。有这俩参会和没这俩参会,那些导演对于这场会议的认真程度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说赵康年和许兆棋没来,前两个议题那现场的大部分人肯定都是能应付就应付过去的。

现在嘛……他们但凡有那么一点点脑子的话,也知道这次会议的重心已经从第三个议题转向前两个了。

事实也正如徐川猜测的那样,此时在会议室内,那些准备上台发言的导演,纷纷掏出了自己的发言稿看了起来。

边看还边思考这个发言稿里面有没有可以修改的地方。

那些主动要求发言的导演,稿子多少用了心。

那些因为成绩好被指定了的,写的可就全是套话了。这套话在其他地方用没问题,现在用起来总感觉有点心虚。

一时间,现场有些人都忍不住开始抓耳挠腮起来。

就这么过了几分钟,会议室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里面的人立马意识到了是赵康年他们来了。

于是乎都非常有默契的起身。也就是在他们起身的时候,从门外快步走进来了一些人。

“记者诶。”副导演一看这些人,立马小声对着胡安泽说道。

胡安泽闻言没有回复,而是开始平复起自己内心的心情来。他也是这次要上台发言的代表之一,是主动报名的。

他本来就有些紧张,现在看着这些长枪短炮的进来,心情更紧张了。

门外,徐川看着涌进去的记者倒是没有多意外。像赵职务这种选手出席的公开场合,记者是标配。

等记者进去落位之后,于虹在前面引着赵康年等人往会场主位那边走去。

徐川自然是跟在赵康年身后的,等看到自己的名牌放在赵康年旁边的时候,他忍不住一愣。

不过他倒是没有干出什么换牌子的事情来,而是老老实实的坐到了赵康年的旁边。

见徐川能这么安稳的坐下来,另一边的许兆棋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赵康年会这么欣赏他。至少从他现在这个行为能看出来,这小子是个有胆魄的。

也只有有胆魄的人,才能真正的去发挥先行基金这个“先锋”的作用。更难得的是,这家伙不是那种莽人,他属于是有胆有识。

台上的几人心思各异,台下那些拍着巴掌的导演们自然也是心情复杂。

要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徐川是个农村出生,父母双亡的普通人。大家现在都得好好打探一下徐川到底是什么背景。

“导儿,你说他到底是……”坐在后方的鼓着掌副导演,实在是忍不住的对着胡安泽问了一句。

他这话虽然没说完,但胡安泽还是知道副导演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徐川“凭什么?”

这个疑惑,胡安泽相信在场的很多人心里其实都有。但他又认为“徐川凭什么”的答案很多人心里有数的。

那就是因为徐川“上的了台面”。

可别小看这五个字,能获得这五个字的评价,是要同时具备很多要素的。才华、成绩乃至于整个人的思想觉悟,以及把觉悟表达出来的能力,缺一不可。

至少,娱乐圈里有9成人和这五个字完全无缘。

想到这里,胡安泽小声道:“少说多听。”

副导演闻言闭上了嘴。

与此同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在会场内响起,这是主位上那个文艺机构的相关人员的声音。

她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负责流程,也负责整场会议的开场。

开场除了再次强调这次会议的主题之外,介绍与会的领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次倒是没有把徐川放在前面介绍,而是安排在了最后。这其实也比较符合常规的做法,给他的位置是表达重视,算是特殊礼遇。

但这种需要存档的会议正式文件,还是要按照标准的格式来。

在介绍了一通之后,赵康年作为会场的头号领导,在座谈会这种场合自然是要第一个发言的。

这和内部开会有点区别,内部开会大多数情况下领导是在最后发言作总结。

“各位,首先我代表……欢迎给各位的到来。电影产业是一个……因此啊,无论是组织上还是我个人。

对于咱们电影产业的发展都是高度重视的。各位都是咱们电影行业的青年才俊,个中翘楚。

今天这个座谈会,就一个原则,那就是开诚布公,大家不要有顾忌,也不要有心理负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