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回礼(1 / 2)

第264章回礼

“老赵,大晚上的不睡觉看什么呢?”赵康年家二楼的阳台上,他妻子的声音从他背后响起。

听到这个话后,赵康年收回了自己抬头望天的动作,转过头来对着妻子笑道:“看星星呢。”

妻子闻言一愣,也跟着抬头看向了天空,一边看一边疑惑道:“大冬天的,这里又是京城,天上黑咕隆咚的哪来的星星?”

赵康年一听这话,突然哈哈大笑道:“是啊,天上那可真是黑咕隆咚的。”

说完这话,他又抬头看起了天空。

该说不说,要是再摆个望远镜,这场面和《人民的名义》里面的孙连成看星星估计就没啥区别了。

“天天跟我打哑谜。”妻子听着赵康年的话,嗔怪的瞥了他一眼道。

赵康年听到这话只是傻笑,没有回复。此刻他脑子里全都是刚刚读完的《三体》剧情。

《三体》原版三部全文大约90万字。徐川目前给出去的是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内容。这两部加起来的字数大概是52万字的样子。

当然,大刘写的是大刘写的,徐川写的是徐川写的,哪怕他看了很多遍这个书了,也不可能记得住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

因此,他给出去的《三体》,前两部加起来的字数甚至比原版的还要多一些,达到了55万字左右。

55万字对于网文读者来说,看得快的估计也就是半天的功夫。

但《三体》毕竟不是网文,老赵也没有那么闲,看书的速度自然是要慢上许多的。

不过,话虽如此,老赵这三天得空就看得空就看,这55万字的小说,愣是被他用挤出来的时间给速读完了。

要不说不同的人对于碎片化的时间的利用率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显然就是其中的翘楚。

赵康年看过的科幻小说不是很多。对于科幻的了解更多的其实是来源于影视作品。更准确的说,是来源于美国大片。

抛开《流浪蓝星》不算,上一次看科幻小说,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

换而言之,老赵在这方面的基础,和地球上绝大部分《三体》的普通读者没有两样。

基于这个现实,可想而知老赵看完《三体》之后会是个什么反应。哪怕是速读,有些细节没注意看,《三体》依然让他大开眼界。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它可以最大限度的让不同的人产生同样的共鸣。

老赵现在算是已经“鸣了”,他更是“明了”那位领导为什么会打电话过来找自己要书了。

原以为《流浪蓝星》就是徐川的极限,没想到他还能掏出《三体》来。

“秀芝啊,你说徐川那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想到这里,赵康年突然对着妻子胡秀芝说到。

“那个小伙子又干什么了?”

“他前段时间写了一本科幻小说,真是了不得啊。你说他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天赋是不是有点高的太离谱了。

就像是音乐、影视、文学,这仨领域的祖师爷追着他喂饭,生怕他撑不死似的?”赵康年说到这里忍不住乐了起来。

“哪有你这么说话的,什么叫生怕他撑不死。行了行了,赶紧睡觉。”

听见胡秀芝的催促,老赵收回胡思乱想的思绪,点了点头往房间里走。

当躺在床上的那一刻,他的脑海里又浮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三体》还有没有后续?

这个问题,一直留到了第二天上午,当徐川带着蔡梦一起抱着几套书出现在他办公室的时候才得到了解答。

“领导,后续肯定是有后续的。这书我打算写三部。第三部的故事大纲我脑子里已经有了,但是还没写出来。”在听到赵康年的问题后,徐川笑着回应道。

“什么时候能写出来?”赵康年一听这话,立马问道。

“您这问题可真把我问着了,我也不知道啊。”徐川双手一摊,一副无辜的表情看着赵康年。

这里其实是他在扯谎,要知道《三体》这套书,徐川陆陆续续的写了两年,动笔的时候《创造101》都还没结束呢。

所以,完整版的书他早就有了。非得说有什么缺陷,那就是还没来得及校对第三部。

说实话,要不是怕第一部带来的震撼力不够,第二部他都想拖着先不给。有些东西,就得给人留一留期待才好。

赵康年对于徐川的说辞倒是没有怀疑,他觉得这类小说并不好写,徐川要是能准确的报个完成时间来才是怪事。

毕竟他又不是专职作家。

想到这里,他伸手翻了翻明显是用了心装订的精装版《三体》和《流浪蓝星》,笑着说道:“以后等伱这两本书出版了大卖,这个自印的书可就值钱咯。”

这话一出,徐川眉眼忍不住一抬。

老赵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在提醒徐川,这书别再自己印了送人了。这自印的书现在被那位看上了,那就得保证这个精装版的特殊性。

虽然那位可能根本就不在意这个,但有些事情,赵康年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要提点徐川一下。这对于他有没有好处先不论,至少不会有坏处。

徐川其实是懂这个道理的,所以听到这话后,故意浮夸的对着赵康年说到:“能不值钱吗?就这几套书,我工作室的那台大的打印机都打冒烟了。书打完,打印机也报废了。

领导,我那打印机一台六万一千九,这成本我是真用不起。以后有人想看,还是等出版吧,您可千万别给我揽活了。”

“什么叫我给你揽活,你别在我面前哭穷,谁不知道你是个有钱人。”赵康年听到这话非常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说真的,他是真的欣赏徐川这小子的领悟能力和敏锐性。

欣赏到他都忍不住的开口道:“对了,你有没有想过为自己再加加担子?”

“来不及了吧?”徐川闻言一愣,好家伙,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吗?

“怎么来不及,你才多大?我当年参加工作和你年纪也差不多嘛,都是二十四五岁的时候。”

“说起这个,我突然想起来,昨天我老家的那个吴县长还跟我说网红县长不好当呢。”徐川闻言笑着说道。

这话一出,赵康年听懂了徐川的意思。徐川这么出名,真要考公的话,最适合他的其实是文工团之类的单位。

但是赵康年并不是希望他进文工团,那没意义。

可是在其他单位吧,徐川实在是有点太扎眼了。以他的名气开展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多很多便利。但一定也会多很多困难,毕竟大家本能的都会盯着他。

届时徐川能发挥出来的作用,恐怕比现在要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想到这里,赵康年略过了这个话题对着徐川说到:“行了,咱们还是先签赠言吧,不好让领导等太久。”

“好嘞。”徐川闻言本能的拿起了他带过来的笔。等他翻开一本书的扉页想写字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连这书是送给谁的还不知道呢。

于是乎,他转头看着赵康年问道:“领导,我该怎么写?”

“你就写浦澜先生笑存,徐川敬赠,带上日期就好了,不用写别的。”赵康年思索了一番之后开口道。

徐川写给他的是“笑鉴”,和“笑存”是同类词,但含义上有一些区别。

这书是那位浦澜先生看完了之后明确表示喜欢,且主动找徐川要的。所以用“笑存”比用“笑鉴”更好。

这样既保证了徐川赠书赠言的前后一致性,又做到了特殊性。

而此时的徐川倒是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个,他一边快速的在脑袋里搜索,一边疑惑的问道:“领导,浦澜先生是哪位?”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如果不是特别关注这一块的话,认识的大佬估计也就那几位。

但徐川不一样,他本来就会刻意去看看这些东西。前段时间又有了赵康年的提醒,更是又去翻看了一些公开的信息。可徐川实在是不记得有浦澜这一号人物。

“你先写。”赵康年没有回复,而是笑着催促道。

喜欢看书的人,一般情况下也会忍不住写一些。那领导平时也会写一些中短文章,署名的时候用的就是浦澜。

也就是说,浦澜是他的笔名,只不过现在知道这个的并不多。

几十年来,这领导写的文章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了,估摸着等退休之后是一定会出版的。届时,浦澜这个笔名肯定会被大众所熟知的。

见赵康年不说,徐川也没再问了,而是乖乖的提笔写下了刚刚赵康年交代的内容。

“你这个字啊,真该好好练练。”赵康年看了一会之后忍不住开口道。

主要是因为那位浦澜先生的书法也是一绝。而徐川的字不难看但也算不上好看,只能说是端正。

最关键的是,老赵的这个单位里写字好看的人那真是多的去了。有了他们的对比,徐川这一手真的是让老赵看不过眼。

“领导,我是左撇子,右手能写成这样就不错了。”徐川这话倒不是瞎说,早在《创造101》的时候,他就用这个东西给学员灌了一次鸡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