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借阴债(2 / 2)

因他年纪尚小,十里八乡赞誉他为神童,好事的人纷纷想起当年满月酒席上那道人说的话,叶弘祖,是天上文曲星降世。

一时间,名头传得老大,方圆百里最大的财主张员外,亲自送了文房四宝来村里,几番来往,与他认了干亲。

叶弘祖没想到,他的好运道,止步于此。

待到四月芳菲摇落,叶弘祖去府城院试,以为必中的,不料名落孙山。

来年父母染了时疫,相继下世。

叶弘祖一心都在读书举业上头,无意照料田产,没几年的功夫,家境就大不如前,几十亩良田早已十不存一了。

叶弘祖认的干亲,义父张员外却是厚道人,温言宽慰他年纪还小,功课上还欠点火候,许诺每年帮他二十两银子,叫他安心读书。

没成想,欠的那点火候,十来年都还没圆满。

考到第十年光景,正值壮年的义父张员外忽然暴毙了。

叶弘祖再去登张家的门,他的义兄,张员外的长子张家大爷总不见他,开始还有账房的金先生陪用茶点,再到后来冷茶冷水无人问津。

叶弘祖情知张家厌了他,也就不再上门告帮,二十两银子生活费自然没了着落。

村塾的吴夫子,现下在镇上刘财东家里坐馆,上了年纪欲辞馆回乡养老,想起叶弘祖总没个营生,跟东家力荐他接任,一年五两银子束脩,两套衣裳,算不上丰厚,也大致过得去。

叶弘祖在刘财东家学里教了几日,感觉不太合乎心意,他本意是寻个清闲差事,一边还是要温书继续科考的。

刘家家学里足足有十五六个大小孩童,日日聒噪得他头疼,也不知吴夫子怎么应付得来。

于是辞了馆回家,妻子由此对他失望,讨了一张休书归去母家。

过得一二年,家计越发精穷了。

旧年下忙田亩上收成无几,今岁开春又要预备去县城府城赶考,实在无处筹措盘缠,一横心,把最后三亩水田卖与村中富户,换了数十两银子川资。

不料,火候仍旧不到,依然落榜了。

此刻,就算是摸黑赶路,走一夜也到不了家中,倘若退回前头的镇甸,身上又无钱,真是进退两难。

“后生,赶紧上山啊,晚了可就借不到了。”山道上不知何时走来一位老媪,挎着竹篮,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打断了他的沉思。

“借甚么?”叶弘祖惊讶道。

“月圆之夜大仙会,跟大仙借阴债。”老媪慢悠悠登上叶弘祖身后的上山石阶,朝上爬了几步,回过头来道:“看来你这后生是头一趟来,跟着老身就行了。”

“大仙会。”叶弘祖茫然无所知。

自从发榜,叶弘祖就失魂落魄,不知今夕何夕,今天竟然已经到了月半了。

细雨淅淅沥沥飘下来,叶弘祖向天际望去,暮色青黑,山风凛冽,似乎正酝酿着一场大雨。

在此间等待大雨来临,似乎不是个好主意,叶弘祖泱泱地挪步,神差鬼使般跟在那老媪身后,一步一阶朝上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