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青云直上(2 / 2)

待到了县里,卢生早就将报名所需物事问得一清二楚,当日两人如愿登录在册,搬进兰溪书院的斋室用功。

听了张公的课,叶弘祖觉得自己脱胎换骨,学问大进。

张公亦曾注意到他,赞许道:“叶生,笃志好学。”

半年时间授课结束,张公将卢生收为入室弟子,带回山阴老家继续教导。

叶弘祖不免有些羡慕嫉妒,卢生却待他一如往昔,因此诗书酬和不绝,友情得以长期保持。

开年再去院试,名次高高得取中了秀才,进了学。学里次次都考甲等,遂当年去省城乡试,秋闱又告捷,取中了第五十名举人。

来年恰是大比之年,叶弘祖一鼓作气上京会试,杏榜取中了第九十八名贡士,当今圣上殿试亲赐二甲进士出身,可谓十分荣耀。

卢生这科也中了,名次更是三鼎甲,圣上钦点的探花郎。

卢生进了翰林院做编修,叶弘祖外放福建当知县。

本朝惯例,非翰林不入内阁。

除了在帝京中枢,还能在哪里坐一城而观天下,养成胸怀四海的宰辅气度?

十里长亭送别,叶弘祖黯然离帝京时想到,再次相聚时,只怕身份已经云泥之别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数十年后,他升任少宗伯回京述职,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他那好友卢生的下落,卢生出京已经多年,去了南京国子监当司业,堪堪六品官。

当日浙党党魁张介和告老致仕,乃是与首辅严阁老水火不相容,被迫下野。

卢生作为张公入室弟子,一入仕途便被打上浙党印记。前几年严党越发势大,党同伐异,浙党几无容身之地,卢生饱受打压,只得打点钱钞运动出京教书避祸。

叶弘祖暗暗吃惊,心道大仙果然庇佑我趋吉避祸,逢凶化吉。

那锭银箔元宝,郑重地供在叶家老宅的香案上,日日有叶家家人上香跪拜。

回忆起那日穷愁潦倒,登上翠屏山赴大仙会,叶弘祖觉得如梦幻一般。

他时时想起老人们留下来的那句话“翠屏山的狐狸,成了精。”但他忘记了,老人们流传下来的还有一句话“翠屏山的阴债,还不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