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1 / 2)

大唐第一太子 时槐序 13027 字 2023-05-15

日出日落, 时光交替。

有李承乾这么个热情似火的小太阳在,孙思邈觉得自己每日的生活都多了几分乐趣。他们选定了庄子,送出了书信, 又琢磨起如何规划药田, 种何等药材。

李承乾每日忙忙碌碌, 在宏义宫与庄子间来回奔走, 过得倒也充实。

不知不觉土豆长大了。在第一茬土豆因为病害被毁之后,众人对剩余的土豆田都很紧张。如今终于到了第二茬土豆收成之时,庄子从上到下所有人脸上都泛起了笑意。

李承乾心思活络起来,再次广发请帖。这回邀请的人更多,不只李渊等人, 便是世家朝臣也大多收到了。

诸人看着手中的请帖一脸懵逼。

啥中山王请他们去庄子上欣赏冬收冬收有什么好看的, 这也值当发个请帖, 如此兴师动众

哦, 不对中山王庄子上种的是土豆

所以, 这是土豆成熟了吗

众人心念百转, 纷纷将请帖郑重揣入怀里。

去,必须去。这样的热闹绝对要看

于是, 数日后, 农庄上乌压压挤了一堆人。李承乾挽着李渊的手走在最前端, 指着前面的田地说“看,阿翁, 这就是我种的土豆田。”

那姿态很有几分“这是我打下的江山”的气势。

李渊挑眉“种了不少。”

“那当然。我把当初水云观得到的种薯全种了。”李承乾转头吩咐人搬了案几坐垫来, 又摆上瓜果小食与饮品, 让李渊坐下, 言道, “阿翁且等等, 马上就到见证奇迹的时刻了。这可是历史性的一幕,能被载入史册的。”

他笑眯眯看向众人“我让人准备了蒲团,诸位不嫌弃的话,也请坐下吧。可惜你们人太多了,蒲团只怕不够。得辛苦部分人站一站,请站着的找个地方扶着点,我怕你们呆会儿站不住。”

众人

说什么笑呢。当他们是风一吹就倒的病秧子吗谁会连站都站不住。

李承乾得意挑眉,双手拍板,一声令下“收”

“是,小郎君”田里早就准备好的庄户脆生生应下,埋头收土豆,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

第一株土豆出土,紧接着是第二株、第三株

人们好奇地涌上前,无不惊讶“这就是土豆”

“看上去就是个土疙瘩啊,真的能吃”

有人捏一颗放在手心掂了掂,“个头不小,重量还挺足。”

“真是稀奇,也不知道这东西怎么吃。瞧着跟西红柿西瓜辣椒都不太一样。”

“那当然,西红柿西瓜属于瓜果,辣椒是佐料。没听说吗,土豆可是粮食,自是不同。”

“要说粮食,稻黍稷麦菽同样不长这般。”

“那倒也是。”

人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大,讨论越发激烈,而在此期间,一个个土豆被从地里挖出来,从田间搬运到旁边的空地上。

众人身边的土豆堆从小土包变成大土包,再从小山丘变成大山丘。

所有人都惊住了“这不是说只收成一亩地吗怎地这么多”

一旁负责统筹的宋威低着头恭敬回话“按照小郎君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测算亩产,确实只收了一亩地。诸位请看。”

众人转头,果见被收割的土地与未曾收割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光秃秃一片,按照面积估算,约莫确实在一亩左右。

再回头看土豆山,这数量也太吓人了。但他们就在田地边上,土豆挖出来直接被运到这边,从头到尾都在大家的视线之下,所以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握着土豆的手颤颤发抖。以这个个头,这个重

量,这亩产得有多少

以往他们觉得传闻的亩产千斤乃是天方夜谭,绝无可能,如今瞧来这哪里是不可能,这分明不只一千斤吧

就连李渊也瞪大了眼睛,开口的声音都有些颤动“可算过亩产”

“现在就可以算啊。”李承乾笑眯眯给宋威使了个眼色。

宋威会意,将早就准备好的称重工具搬上来,一共二十副,行礼恭敬询问“不知诸位可有想亲自称重的或是由小人安排庄户称重,诸位旁观”

亲自称重

众人眼前一亮,纷纷举手“我来”

“我也来”

“加我一个”

大家踊跃报名。两两一组,一个负责称,一个负责记录。说干就干,撸起袖子直接拿起称开始。没得到称重机会的,便在二十组之间随意溜达,东看看西瞧瞧。

“十斤记一下。”

“这里八斤。”

“十一斤。”

一个个数字被报出来,白纸黑字写下来。起初还不显,渐渐地,随意溜达的人群神色变得越发严肃起来,纷纷揣测。

“这土豆亩产到底有多少我一直在前几组旁观,每组都称了差不多百把斤。”

“我也是。后头几组我也看了,按照记录的数,最少也有八十来斤。”

若按这个形势,取平均每组一百斤,一共二十组,那就是两千斤。

关键是,土豆还没称完还有一大半呢

众人整个心提起来,瞪大了眼睛盯着称重组,不敢错过一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个个数字被记录下来,土豆山也从原来的左边一点点被挪到右边,直到全部挪完。

有心急地,颤抖着声线说“算算,快算算,一共多少”

“对,赶紧算算。”

第一组报数“我们这一百六十四斤。”

“我们这一百七十八。”

“二百零三。”

“二百四。”

二十组全部相加,总数一出,震惊全场。

五千八百一十三斤,这是什么概念比寻常稻麦亩产的十倍还多

好家伙,好家伙

众人直呼好家伙,顿觉心脏狂跳,呼吸急促。

砰,跌倒一个。

砰,又跌倒一个。

一瞬间,许多朝臣一屁股坐在地上。怪不得怪不得小郎君提醒说让他们扶着点,一定要站稳了。他们还当小郎君说笑呢。这哪里是说笑。小郎君明明是一片好心得知这样的喜讯,谁站得住啊

他们看着眼前的土豆,眸中含着泪花“土豆,土豆。这哪里是土豆,这分明是神豆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才赐下此等神豆啊。哈哈哈”

“奇迹小郎君说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果然是奇迹。若不是奇迹,天下哪来亩产上千斤的粮食,还是五千多斤”

“对若这都不能载入史册,何事能被载入史册小郎君说得不错,这就是我大唐历史性的一幕。是我大唐辉煌的开始”

一个个表情夸张,言语激烈,手舞足蹈,又哭又笑,宛如疯魔。

李渊双瞳放大,震惊非常,即便极力控制,努力强装镇定,仍旧抵挡不住内心喷涌而出的激动。就连李世民长孙氏早对庄子上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忍不住浑身微微颤抖,不自觉握住对方的手。

唯独李建成与李元吉,脸色又青又白。耳边众人每夸一分,他们脸色就要白上一分。

李渊好容易找回自己的理智,转头询问李承乾“是唯有这片地如此产量,还是都有”

自然是都有。我庄子上的土豆田都是一样打理的,产量即便有出入,也相差不多。阿翁不信,可以让他们再收一亩地试试。”

“不。阿翁不是这个意思。”李渊张了张嘴,努力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阿翁的意思是说,土豆可能交于各地百姓种植”

“嗯”李承乾蹙着眉,神色迟疑,努力回忆系统给的那份种植说明书上的内容。

众人一颗心都提了起来“不不可以吗”

果然啊,这样逆天的作物必定是有许多限制的,怎么可能遍布全国。这若是无法推广给百姓,又有什么用呢他们脸上的狂热一点点退却,油然而生几分失望。

“倒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有点麻烦,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

众人眼睛又亮了起来,麻烦怕什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郎君你只管说,我们千难万难也会克服。

“土豆若储存的好,保存时间较长。但若储存不好,发芽发绿便不能吃了。另外,土豆可以作为主食,但不能代替稻麦一日三顿天天食用。否则长期如此的话,会给肠胃增加负担,导致胃肠胀气等问题。并且种植上也有诸多不便。譬如它们很耗费土地肥力。

“再有便是病害,虽然这次病害是人为所致,但即便没有人为,也是可能出现的。这方面我有些防范与处理的资料,如果需要,倒是可能多誊抄几分,普及给百姓。”

别怪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便系统当初亲口说了,种植说明上也有写“系统特殊优良品种,感病率低”的字眼,但经过这一回后,他深表怀疑。若真的感病率低,种植说明上干嘛把病害的解决办法写上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