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第 77 章 我的家在长安,太极宫里……(1 / 2)

大唐第一太子 时槐序 13066 字 2023-05-15

这厢, 李承乾跑出去,本想问问姜照自己的意愿,却忘了天色已晚, 宫门关闭。李承乾站在宫门口懵了一瞬才反应过来, 无奈返回东宫,半路仿佛想到什么, 步履加快, 又重新去往立政殿。

“阿耶,我想到了。”

正与长孙氏闲聊完准备安寝的李世民

你有没有点眼色能不能有点眼色

李世民压抑着怒气“想到什么,快说”

说完给老子滚

“阿耶, 我想到一个既能让姜照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官身, 又能立即授予职位走马上任的办法。你快点把明算科开出来,过几日就安排考试不就行了。这样姜照就能顺利参加,顺利通过, 顺利入朝出仕。两全其美,两边都不耽误。”

李世民

你忒妈特意跑回来, 打扰老子的好事, 就为了说这个

李世民鼻子哼气呵呵,还两全其美呢,我看你是想得真美。

他刚才还与长孙氏言及今岁科考已过,便是将明算明法列入常举科目,也得明年才能正式实行。结果才一晃眼, 李承乾就把他的计划直接提前到了现在。合着李承乾就是来打他脸的

对此,李世民怒而瞪眼, 本来因为李承乾突然闯入而不太美妙的心情更不美妙了。

“你当科考是你想开就开如何设定考题如何评定甲等如何制定标准这些你想过没有

“更别提就算立刻颁布这条诏令,旨意从长安传至各地需要多少时间当地考生赶往长安需要多少时间加之报名以及审核报名者资格需要多少时间

“这里面桩桩件件,哪件不必细细琢磨。还过几天就安排考试你当是为姜照一个人开的科考就你这样的行为也好意思说别人一摸脑袋就上头, 想起一出是一出”

把他跟当日两仪殿上说要全面禁止食牛的那群人相比

李承乾怒了。

“我一摸脑袋怎么了我又不像他们一样在朝堂任职,领着差事。我就是私下随便说说。私下懂不懂

“更何况我是跟自己阿耶闲聊,又不是臣子对皇帝奏本上书,你不要随随便便一张嘴就上升到这个高度好不好。

“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的。莫非我们父子私底下聊聊天还得三思后才能出口那多累啊。”

说到此,李承乾一顿,眼神中带着一抹悠长的深意看向李世民,“难道你登基后只想当皇帝,不想当阿耶了你要跟我只论君臣不论父子”

李世民

我何时说要与你只论君臣不论父子。现在是谁一张嘴就要把事情上升到这个高度呢

我要是只与你论君臣,你还能好好站在这跟我这么颐指气使说话

李世民吹胡子瞪眼。哦,他如今没胡子,只能干瞪眼。

“我好可怜,我今后只有皇父,没有阿耶了。呜呜呜。”李承乾一边抹眼泪一边偷瞄李世民,而且偷瞄地明目张胆,毫不掩饰,瞄完继续哭唧唧,“都说天家无父子,果然如此啊。你当了皇帝就不想要儿子,只想要儿臣了。

“怪不得以前同我谈及阿翁的时候说人心易变。阿翁当皇帝的时候,好歹还把我当孙儿,没当孙臣。你你比他易变啊。嘤嘤嘤。这可真真是真真是”

是什么呢

李承乾突然卡了壳,想了半天想到一个可以代用的名家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吟毕,末尾还加了个十分深长的叹息“哎”

李世民aa长孙氏

李世民很迷茫,非常迷茫。为什么不管什么事,到李承乾这就会变了个样。

譬如“一摸脑袋就上头,想起一出是一出”,这话还是李承乾亲自怼于志宁等人的,当日可是怼得于志宁等人脸红脖子粗,气闷非常又莫可奈何。彼时他们的劝谏提议跟这会儿李承乾的“提议”差不多吧

可他用此招来堵李承乾,李承乾却能轻松找到刁钻的角度反驳回来,并将此角度延伸,直戳他的心房。

长孙氏失笑出声“这几句听着似乎是诗,何人所做,哪里听来的”

“不知道谁所作,梦里听表姐说的。”

李世民又是表姐又是这个表姐来人,给朕砍了这个表姐

长孙氏摇头“这几句诗可不是这么用的。”

“是吗”李承乾疑惑歪头,觉得不太重要,“反正总归是说人心易变就行了。阿耶易变啊。阿耶,你说是不是哦,不对,父皇,你说是不是”

李世民很好,你连称呼都改了。

“你都不要儿子,只要儿臣了,我哪还敢叫你阿耶,自然只敢称父皇了。”

李世民已经气得不想说话了。但他不说,承乾就挑眉“你不会连父皇都不让我叫,只许我叫你圣人吧”

李世民

眼见夫君已在暴怒边缘,长孙氏赶紧拉住李承乾“你这般说真是冤屈你阿耶了。自他登基以来,与我们私下相处与往日可有差别你见他何时对你我自称为朕”

在被李承乾再三回怼刺激后,听到长孙氏这种话,李世民简直热泪盈眶。果然还是观音婢最懂他。哪像承乾这小兔子崽子,一张嘴不戳死人不罢休。

什么阿耶皇父圣人,什么人心易变,哪一句不是刺在他的心窝上。亏得这小兔崽子还是观音婢亲生的,观音婢的温和知意怎么半分都没学到。

李世民哼哧两声,无言提醒李承乾小兔崽子,知道冤枉了你老子,你该怎么做还不快来道歉认错。

认错李承乾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错,他瞄向李世民“你既是我阿耶,那我与你闲聊几句怎么了我才六岁诶。便是说的不太好,想不到那么全面也是很正常的。谁生来什么都懂。哪里不合适你告诉我就行了呀,做什么总是发脾气”

李世民

现在是谁在发脾气呢

李承乾指指点点“养孩子怎能没半点耐心。你当孩子这么好养发发脾气孩子就会自己长大,自己学会你所希望他掌握的东西你怎么想得这么美呢。”

睨了李世民一眼,无奈摇头“发脾气可不是什么好习惯,而且总是这么怒气上火对身体也不好。你还是控制控制吧。做人不能太暴躁。都当皇帝了,怎么也得学会心平气和,学会冷静自持,学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要做个合格的善于控制情绪的好皇帝努力”

苦口婆心的表情,语重深长的语气,处处表现着他为李世民着想之心,看得李世民本已因长孙氏的话消减下去的火气忽然暴涨,蹭蹭往上冒。

“我暴躁你怎么不想想我每次暴躁都是因为谁是谁刺激的我”李世民顺手拎起李承乾直接往外一扔,“滚回你的东宫去”

被摔在地上、屁股着地的李承乾缓缓爬起来,随着一声哐当响动,回头便见门扉已然关紧。

李承乾撇撇嘴“果然暴躁。自己脾气不好还不肯承认,非把锅往我头上扣。啧,欺软怕硬。有这本事对付那群谏臣们去啊。对儿子不是怼就是骂,三不五时还棍棒相加,面对谏臣就只会自己憋屈生闷气,最后还得我出马。啧啧。”

不论是前一个啧,还是后两个啧,都可谓嘲讽意味十足。李承乾仰天感慨完,拍拍屁股迅速闪人。

门内听了个全乎的李世民他前世是造了什么孽,今生碰上这么个小冤家。

次日,李世民郁气还未完全消散,李承乾却已经将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忘了,午食仍旧亲亲热热,一派祥和,仿佛昨晚的事情从未发生。

李世民再次感叹神奇。李承乾这本事,他可真是学不来啊学不来。

用完饭,做完一日的功课,李承乾再次出宫,又是去往姜照住处,姜照一见他,便将他拉至桌前“正要去寻小郎君呢,小郎君快来瞧瞧。”

李承乾看向他所指的东西,是一份图纸,与高转筒车不同。

“这是翻车水转翻车”

“小郎君果然知道”姜照十分欣喜,“在下之前不是想从翻车入手解决柳叶村农田灌溉的问题吗可做到一半后发现以柳叶村水流之湍急,翻车的水轮叶片是经受不住的,因此设计不得不停止。

“后来我又开始琢磨筒车,几经周转,终于在小郎君的帮助下完成。如今柳叶村的问题已然解决,我收拾这阵子的废稿,看到原来对于翻车的改进思路,忽然生出别的想法。”

李承乾眨眨眼“翻车轮叶不适用湍急的水流,但可以适用不湍急的水流”

“对。目前已有龙骨翻车,但需踏轴人力或牛力带动。我在踏轴外端作一竖轮,竖轮之旁架木立轴,置二卧轮。其上轴适与车头竖轮辐支相间,乃擗水旁,激下轮既转,则上轮随拨车头竖轮,而翻车随转,倒水上岸。1如此便可实现水流运转,不必再用人力与牛力。”

李承乾拍手“这个好这个太好了”

这个也是父亲梦里提过的,博物馆展览过。父亲还解说过高转筒车与水转翻车的区别与各自的特点。因而他在思虑高转筒车之前便想到了水转翻车,本打算等把姜照入仕的事情搞定,再说于他听,尽快搞出来。

没想到姜照已经自己设计出来了。

嗷嗷嗷。水转翻车,这可是水转翻车呀。父亲说这是宋朝出现的东西呢。他就算年纪小,没系统学过历史,但是唐宋元明清还是知道的。宋在唐之后

也就是说这玩意,按照梦里的进展,需要许久之后才会出现。而现在

李承乾看向姜照,眼神更为炙热,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人啊高转筒车他还稍微提点了几个关键处,水转翻车他都没提过,姜照就自行制作出来了,和他梦里所见无甚差别

当然炙热的同时也更为疑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梦里所说的唐朝与他现今所处的大唐是呼应的。可若梦里是此时的千百年后,那为什么对于高转筒车与水转翻车的记载情况不同

李承乾想到表姐跟他说的那些网文小说以及看过的电影电视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