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第 85 章 局势倒转。(2 / 2)

大唐第一太子 时槐序 12877 字 2023-05-15

“还能怎么回事,你没听到吗这群鹰鸟就是来帮我们的。要不然它们那么高投掷下来东西,怎么光砸突厥人,我们的人一个没砸飞来飞去对突厥人又啄又抓又挠,却半点没对我们出手,还让我们长驱直入,杀了不少突厥兵事都摆在眼前了,还不明白”

“啊”

说话之人翻了个白眼“你们怎么那么蠢呢。读过书没有听过史没有”

“你不就是跟着军营里的文书学了几天,比我们多认几个字,多知道几个史书故事吗有什么好嘚瑟的,赶紧说。”

“嘿嘿,知道昆阳之战吗当年光武帝刘秀对战新军,寡不敌众,得上天相助,降陨石而胜。史书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1就是说,天上掉大石头砸死新军一大片,让他们盲目窜逃,丢盔弃甲。”

“呦,这听着跟咱们今天有点像啊。”

“像什么像,根本就一样好吗当年光武帝能得上天相助,我们圣人如何不可以所以今天这事定是上天感念圣人英明,不忍见圣人陷入困境,特令神鸟相助。要不然那些神鸟怎么会这么帮我们。”

“对,一定是这样。你们忘了圣人是天子吗天子天子,天之子。你要是当人老子的,儿子被欺负了,你能无动于衷”

“没错,更何况咱们圣人还这么好,上天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圣人既然得上天认可,是天选之子,那我们这一仗还怕什么。我们肯定能赢。”

“我们必赢,突厥必退”

“我们必赢,突厥必退”

欢呼之声此起彼伏,一时间营中军心高涨,战士们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主帐之中,其余诸人已然退下,李世民唯独留下了房玄龄与杜如晦“今日鹰鸟之事,两位爱卿怎么看”

对于外面所谓“天降神鸟,天赐神迹,天助圣人”之言,李世民听之任之,这等神迹谁不想要。他心潮动荡,十分欣喜,但到底保有理智。此事太诡异了。

房玄龄轻笑“圣人为何有所疑虑若非上天相助,若非天赐鹰鸟神兵,还有什么可以解释既然古有天降陨石,今日为何不能有天降神鸟。正如将士们所说,圣人比之光武帝如何光武帝都能得上天庇佑,圣人自然也能。”

杜如晦附和“圣人是天子,必是得天眷顾。此事已传遍军营,人人对此深信不疑,我方将士士气大涨。它也会传到长安,传遍天下,甚至传至对岸。圣人以为长安听了会如何,对岸听了又会如何”

长安听了会跟他们的将士一样,会同样志气高昂,李世民将收获大片民心,从此成为天选之主,再无人敢质疑,更无人能以所谓“弑兄杀弟,逼父让位”之言来抨击。

对岸听了定会跟他们的将士刚好相反,士气低落,军心不在。试问敌方有一个能让上天派神鸟奇迹相助的君王,他们还怎么打人或许能与人斗,但如何与天斗,如何与神斗

李世民眸色闪动,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二人的意思他听明白了。此事是否当真“神迹”不重要。即便是“巧合”,他照样能将之往“天助神迹”上引,总归只需结果对他有利便好。光武帝能这般操作,他如何不能

不过

李世民勾唇“这种说法,别人也就罢了,颉利可汗只怕不会轻易相信。”

房玄龄杜如晦同时抬头看去。

李世民又道“程爱卿他们不是说这群鹰鸟甚是聪明通人性且懂战术吗与其说是野生鹰鸟,更像是被人豢养多年,秘密训练而成。”

房玄龄杜如晦立刻会意“于颉利可汗而言,比起天助神迹,他会更愿意相信这是圣人豢养训练的禽兵。曾闻古有虎军象军,焉知世上不能有鹰军”

李世民挑眉“他既这么想,朕应下又何妨”

君臣三人相视而笑。总归不论哪一种,都能让突厥忌惮不已,后者更为严重。若是神迹,有一难有二;但若是豢养训练的鹰军,那必定有二。

突厥大营。

对岸震天的呼声一传来,所谓“圣人乃天选之主,得天眷顾,天降神鸟,护佑圣人,护我大唐”的言语,不仅在大唐军营回荡,亦荡至突厥军营,一字一句,无比清晰,响彻天际。

营地之内,突厥士兵面面相觑,心有戚戚。

若说此前李世民的诸多举动最多是动摇一点军心,不足为惧,那么这会儿便已经动摇了大半。刚刚结束的那场诡异战役历历在目,营地虽然清整好,但仍旧处处可见狼狈之景。

谁没有认识的战友死去甚至许多人自己身上还带着伤。就连颉利可汗也未能幸免,脸上便有三道鹰鸟的抓痕。

如此情形之下,何人不心慌,何人不惶惶。

颉利可汗站在帐内,看着窗外战士们低落的神情脸色阴沉。

麾下大将气氛不平“什么狗屁的天降神鸟,我呸。就他李世民也配称天选之主若这世上真有天选之主,也该是大汗才对。我看李世民分明是故意传此流言,乱我军心。”

“大汗,我看不如整肃军容,直接发兵,攻入城去。”

“对,我们粮草损失大半,不能坐等下去,要不退兵,要不攻入城中,取城中粮草以用。”

颉利可汗转身“攻入城你们觉得我们能攻的进去你们既不信李世民天降神鸟之说,那么就没想过今日这场战事有没有其他可能”

众人一顿,突利抬头“大汗是怀疑这些鹰鸟是李世民训练的”

“这这不可能吧便是熬鹰训鹰,哪训得了这么多”

突利看过去“既有熬鹰训鹰之道,一只可以,两只可以,为何这么多不可以你我做不到,不代表天下无人能做到。需知中原能人异士众多,李世民旗下未必没有。”

众人面色大变“这若是这般”

颉利可汗眸光锐利“若是这般,我们发兵,李世民必定再派飞鹰军来攻。即便这次飞鹰军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再来一回,我们未必会似今日一般惨败,但结局如何谁人能断”

众人哑然。这个结果还真是不敢说。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李唐派使臣前来。

使臣言语不多,直接了当几句话“我唐圣人仁善,不忍见战火喧嚣,战士枉死,秉持着两邦和平之念,确有和谈之心,但似乎可汗领会错了圣人所谓和谈的意思。既然如此,圣人便只能让可汗见识见识了。”

说完,同上回的突厥使臣一样,转身就走,完全不理会身后之人怎么想。

也是同样的,自他走后,突厥账内也如同前日的李唐一般炸开了锅。

“什么意思,他这话什么意思”

颉利可汗愤而摔桌“什么意思还能什么意思我们派使臣去要金银财帛,给他们一夜时间考虑,说明日答复,第二日,就来了飞鹰。而且是从唐军营地那边飞过来的。这还不清楚吗这就是李世民给我的答复”

也就是说,李世民认了那些鹰群就是他豢养训练

众人神色大变“如果如果是这样,李世民为何不继续让飞鹰出战,继续打”

“你以为训练这些飞鹰容易吗李世民不想自己辛苦养的飞鹰全部耗死在我们手里而且这是在李唐国土,战事一起,不论输赢,以双方的兵力规模,必定祸及国土与百姓。他不得不考虑更多。”

颉利可汗浑身颤抖“所以李世民想和谈,但他并不惧战,他的和谈不是想给我们送东西,是让我们给他送东西”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不行,大汗,此举绝对不可。我们千里迢迢,举兵二十万南下,莫非什么都没得到,还得赔偿。”

“大汗,是啊,这绝对不行。”

“这若是答应了,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回去后又要怎么向所有将士所有国民交待”

颉利可汗将兵器架推倒“你们嘴上强硬有什么用,你们告诉我,若是不答应,我们怎么办口口声声说战,我们拿什么战你们别忘了,我们粮草只剩三成有余。如何撑得起十几万众日日消耗

“李唐援军已到,以他们的人数与悍勇,已非我等能迅速能破。战事胶着,一天天熬下去,李唐有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输送,我们呢我们只能活活被拖死。更甚至李唐还会有其他援军陆续而来,我们也没有。

“更别说现在他们有那么多飞鹰相助。今日飞鹰是怎么帮他们的,你们看不见吗我们死伤多少人李唐呢再有”

颉利可汗将众人拉到窗前“你们看看,看看我们战士现在的模样,你觉得我们能以这个状态去战吗”

众人默不作声。可谓每一条每一项都对他们不利。

颉利可汗咬牙“和谈,派人和谈”

唯有和谈,他才能把剩下的十几万人顺利带回去,日后再寻机会一雪前耻。他不能耗死在这里。

于是,很快李世民就收到了颉利可汗重新写的手书,表示愿意奉上金银财帛若干,牛马三千匹。

李世民挑眉看向使臣“你们大汗这回手书的财物与上回可真是天差地别啊。”

使臣面上讪讪,要不然呢上回是让你们送我们,这回倒转过来,财物能一样吗。

“这个手笔对比上回,会不会小家子气了点”

使臣仍旧讪笑不说话。说什么,他还能主动加

李世民一叹“别的倒也罢了。太子一直心念你们的牛马,这三千牛马倒是合适,好歹如了太子的愿,看在这点上,朕也不是不能接受。罢了,总归是曾有盟约之友邦,颉利可汗背信弃义,朕却不能不仁。”

使臣大喜,这是答应了李唐居然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正待他高兴之际,只听李世民又说“和谈之事既已确定,不知贵邦那三位正在我们这边做客的大将,你们还要不要”

使臣

他不懂,房玄龄等人却懂了,很识趣地替李世民开口“可汗手书上说的只是和谈财物,你们若想要叠罗支王子与另外两位将军回去,也不是不可,但是不是该另外用财物来赎”

李世民点头“朕也不为难你们,意思意思,牛马每人各加一千吧。”

使臣

就知道你们不会这么好说话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