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高效运转的大政府(2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3123 字 3个月前

识字的人就能读书看报,河西的报纸和书册相对大宋和辽朝来说实在是太便宜了,没办法,这里有着最先进的印刷以及造纸工厂,有着最强大的珍贵书籍,想要看什么书都能被翻印出来,不光在河西贩卖,更是不远万里的买到大宋和辽朝。

印刷质量好,书册便宜,就连纸张也是远超大宋的,什么澄心堂纸,金粟山藏经纸,蠲纸,新安皮纸、四川麻纸、天台玉版纸应有尽有。

只要你所需,那河西就能造的出来,还能大量出售,比大宋本土纸张还要便宜,如此物美价廉的纸张谁会去用大宋自己生产的?

书册同样也是如此,河西的书册不光用纸考究,更是加装了硬质书皮,以针线装订的方式取代了胶水,更为结实牢固不说,印刷质量也是一等一的好。

所以在大宋和辽朝,卖得最好的书册纸张都是来自河西,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河西的书册价格不断降低,因为有了足够的利益空间,没有必要再从河西百姓的头上榨取财富,更重要的是,大政府对售卖的书册纸张有着重税。

这所谓的重税在于针对溢价,也就是说卖出的书本,纸张单价越高,所要缴纳的税收便越重,相反,如果买的便宜在不会亏本的情况下赚取少量的利润反而是最为划算的。

那些刊印,造纸的工厂当然知道该如何取舍,就连小作坊都在遵循这一点,何况是大工厂?!他们完全可以提高对大宋和辽朝的售价来赚取更多利益嘛!

书本,报纸,纸张的价格便宜了,知识也就便于传播,读书开智,读报明理,这以成为河西人的共识,就连兴庆府也在凉州府百姓的不断涌入下开始发生悄然改变。

党项人的观念在不断改变,这些河西百姓在抵达兴庆府后便以最快的速度再接管这座城市,他们的速度比河西的军队更快,更柔和,但却更具毁灭性。

工厂在不断建立,百姓在不断的进入其中,党项人很快发现粮食根本就不用担心,而钱财只需要进入工厂或是店铺中做活计便能赚取,且每月最少有近两贯钱!

更加让他们惊诧的是,做工不光给现钱,还规定了最少要给多少,这居然是法!是河西的法!

党项人的三观就这样被彻底颠覆了!

都是人,凭什么河西的百姓能做自己不能做?党项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劳动大军,以至于一些家族庞大的人家舍弃了放牧,让更多的人进入工厂做工赚钱,牧场转场的问题很快便得到了解决。

而此时河西大政府再次发出公告,牧场依旧可以放牧,但一定要按照官府指定的地方进行转场,给草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党项人是古老的游牧民族,岂能不知这种规矩?但他们从未想过官府居然会制定法律来管束,任何人不得违反,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以往每年因为牧场的争夺打死打伤的党项百姓可不少,现在好了,不光有官府划分牧场,还有专门的律法来管理放牧时间和转场,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河西官府再一次赢得了党项人的民心,至于那些在背后煽风点火的人,锐士台已派人悄然处理掉,并没有惊起任何波澜,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就算是街坊四邻也只是听说这些人离开了兴庆府,去往别处自谋生路……

而这就是政府制度高效运转的结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律法,预防问题再次出现,最后形成制度!

对此叶安尤为满意,也夸赞裴承文进步的速度惊人,这个半百之龄的老头跟上了河西的发展,并且培养出不少有胆有识的年轻后辈,比之大宋臃肿,腐朽的官僚机器要好的太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