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河西自己的道路(2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2519 字 2个月前

在叶安的悬赏下,聪明的匠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这种工艺也使得玻璃可以大规模的生产。

当然,吹玻璃也成为玻璃匠人最拿手的技法,玻璃工厂也是河西的官营工厂,对生产过程进行分割,专人专项以减少泄密的可能。

叶安并没有效仿后世的意大利人,把玻璃工匠送到孤岛上以保守玻璃的制造秘密。

他的办法分简单,告诉每一个匠人,玻璃制造的工艺技术关乎他们的饭碗,生产和销售同他们的薪酬挂钩,一旦技术被全部泄漏,那他们,包括他们的子孙后代的饭碗都将受到影响……

于是这些玻璃匠人把玻璃技术死死的埋在心中,除非儿子孙子进入官营玻璃工厂,否则他们连家人都不会说。

没错,官营工厂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父子传承的招工方式,这也是河西把百姓与官营工厂,与大政府牢牢联系在一起的办法。

河西经济越好,卖出去的货物越多,官营工厂便越赚钱,官营工厂越赚钱,厂里的工人拿到的工钱便越多,福利也就越好。

当然,河西不光有官营工厂,还有许多民营工厂,虽然福利和工钱比不上官营的,但胜在数量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百姓多了些选择,也多了些养家糊口的途径,这才是叶安所希望看到的,以官营工厂为主体,民营工厂为辅助,制造业和工业水平不断发展,这才是他发展河西的根本道路。

在他看来,发展生产力是不会错的,古往今来,就算再往后千百年,生产力发展也依旧是时代的主旋律。

所有的东西,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为生产力发展作铺垫和辅助。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类发展的途径,虽然一路上会遇到沟沟坎坎,但这个方向是一直存在的,是人类发展的根本。

河西的盔甲和兵器被送到了侬智高的手中,看上去像是河西在支援南天国,可实际上说到底还是一项贸易,只不过这场贸易最终会影响到战争,从而影响到政治。

侬智高在得到河西的武器装备后,立刻开始武装军队,强弓硬弩两千把,全身覆盖甲两千件,半身甲三千件,长刀一千,短刀三千,另有精铁枪头三千枚,箭头数万……

这些东西源源不断的从河西经成都府运送至广源州,侬智高在极短时间内便完成了对军队的武装和改造。

对于河西的强大侬智高一点也不怀疑,同时他也知道河西最厉害的兵器不是这些盔甲和弓弩,也不是各种军需和兵器,而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火器……

但对于他来说这些东西已经足够他攻打邕州了,唯一让侬智高不明白的是,河西派来一群年轻的读书人干嘛?

喜欢长歌当宋请大家收藏:长歌当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长歌当宋请大家收藏:长歌当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