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不科学(1 / 2)

“不能让别人发现。”

“绝对不能!”

伴随着水流哗哗声,江意内心涌现出一个强烈的念头,好像洪水决堤般迅速占领心田。

绝不让人知道的“事”,正是昨晚碰见外星人!

虽说此外星人的长相和人类没任何区别,甚至看外表——身穿小袖圆领襕衫,未戴幞头、乌角巾、儒巾等配套帽具,发髻随意在头顶盘起,发圈中插入一根月牙形的木簪,剑眉星目容貌甚伟,如果他没有戴着蛤蟆镜,还真像宋朝探花郎。

蛤蟆镜和古装,颜值高就是能为所欲为,但江意也好奇此人的精神状态。

外星人自我介绍是从月球而来,戴墨镜的原因是飞来时为了抵挡刺眼的阳光。

月球人向江意提出希望能够借住一段时日的请求。

无论是否为货真价实的月球人,但他从天空落下,然后短时间的滞空,都代表着此人“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异能代表着可能存在超出认知的危险。

退一万步,月球人的飞天和腾空是假的,通过某些手段伪装,那么也该保留对陌生人的警惕,他都想转身报警,更别提借住。

正当江意在心中组织语言想不激怒对方的前提下委婉拒绝,就听到月球人口中的“报酬”。

能够帮助事业更进一步,能够教导他演技。

江意毕竟没经历过专业训练,笑出了声,这话的意思是月球也拍电影?也太扯了,比一边高喊减肥一边可乐鸡腿还扯。但他很快收敛了笑容,防止激怒对方。

既然如此那就顺水推舟,如果教授的演技没用,再拒绝借住以及后续接触。

“我想多问一次,你确定是学习演技吗?不学其他职业技能?”

“十分肯定。”江意接下来就讲述了当下预备试镜的角色。

“那么表演一遍。”

来真的?江意深呼吸一口气,抱着明日就要试戏,现在再来一遍预习也很不错的心思,展现自己琢磨了几个小时的戏。

民国戏,内容是被鬼子害死双亲,那么情绪肯定有对小鬼子的仇恨和父母离世的悲伤,所以江意原地瘫坐,刻意放大自己的瞳孔,脸部肌肉绷紧,他有意地颤抖嘴唇,因为极度伤心时嘴会抽搐,这点是学习奥斯卡影帝的处理方式来。

然而当江意再想表达悲伤之外的仇恨时,就连他都感觉到自己的整张脸已经被悲伤占据,似小碗里装了二十个饺子,再也装不下更多。

但是已经开始,也只能硬着头皮地演下去,他提高音量说台词:“爸妈你们死得好惨”、“狗日的小鬼子”、“爸妈”,还伴以捶胸顿足的动作渲染悲痛。

小两分钟的表演结束,江意起身。

“在悲伤中,我还想突出仇恨,如果可以的话,请你教导我怎么表达?”江意在提问时,还真想月球人能回答,自己摸索演技实在太累了。

“我怎么称呼你?”月球人先提问,得到江意回答,他继续说:“悲伤中突出仇恨,那么小意你内心是认为展现出了悲伤吗?我是指刚才的表演。”

江意不明所以地点头,都嘴角抽搐、眼神悲伤、捶胸顿足了,难道还不悲伤?

“但我只见到了你瞪大眼睛,以及嘴角不明所以地抽动。”月球人总结:“这并不悲伤。”

“你没有体验角色的任何情绪,我大胆地做个猜想,你刚才的戏是对自己记忆中悲伤情绪的模板展现,一段简陋的模仿。”

江意下意识想要张口反驳,但理智按捺住了冲动,他仔细思索他摸索找的野路子就是模仿经典电影里的演技,确实和月球人所说的核心相同。

冷静下来的江意消化着这个一针见血的点评,问:“体验角色情绪是什么意思?让自身更加进入角色?让我自己代入死爹妈的情绪?”

“演员要做的是塑造角色的精神世界,体验角色情绪只是其中一环。与之相对的是模板展现,不经过思考地套入个人经验,比如悲伤愤怒加提高音量,绝望时捂脸抓头发,愤怒咬牙切齿等等。”

“这种是情绪模板,还有饰演某些职业的职业模板,医生总是插兜,农民工总是佝偻着等等,这些都是不加以思考的刻板印象。农民工可以因为性格而小心翼翼佝偻着,但不能用佝偻着来刻板表达农民工。”

谁说没思考,我是分析了角色才……话没从江意口中吐出,因为没一时争辩的必要,虚心求学才能提高演技,立刻求教如何建立角色的精神世界。

“刚才坐在地上冷吗?”

顶楼天台凉风习习,不问没感觉,问起来还真有点,江意点头回应:“有点冷。”

“有想过这个角色在哭泣时当日当时是什么天气、环境吗?”

江意回应:“天气应该是寒冬,环境是指什么?”

“既然是民国剧,那么主角身处伪满洲内,和身处伪满洲之外的信息非常重要。

“如果身处伪满洲之外,具体所在什么城市,处于军阀割据还是果党政权,身处的年代时间,都能制造出巨量的信息差。”

有道理,很有道理!被点醒的江意思考,如果在伪满洲父亲被霓虹人害死,那么台词“狗日的小鬼子”角色是不敢高声,只能咬牙切齿的低声咒骂。

“那么现在不清楚背景环境的话,我该做什么准备?”江意问。

“实质化场景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表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