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秋日之战(1 / 2)

高山寿 帷余 6351 字 2023-05-22

已经到了萧萧的深秋。

休屠秋末冷得更厉害,前几日下过几场雨,寒气越发逼人。

休屠再往西北,有一个荒野小镇,绵垣。

小得实在不起眼,针尖儿那么大。

小镇上总共只有不到五百户,像样的街道有三条,其余都是小道,牛马踏出来的,连石头子都没有铺,走在这样的路上,下雨天一定要当心泥潭,坑坑洼洼的地方,不少醉鬼将脸埋在泥水中,白日起来,只剩下冰凉的尸体。

到了秋末,人声更少,夏季还有鸟雀欢鸣,秋冬只剩萧索。

休屠实在不算是个好地方,大抵亡命天涯的人也这么觉得,这里远离国都长安,流匪还常常于此盘桓。

不过再往前去三十年,小镇也有过辉煌,有一位名动天下的大将军正是出身于此,阿舍恩叛乱,他率领一千骑兵奋力追杀,不过半月便带着叛军的头颅返身长安,献于陛下。

十年前,传闻绵垣还是武林大会休屠绿林的落脚点,来往数不清的江湖高手在休屠或交友或树敌。

凡来到绵垣的人,无论他是赫赫有名的江湖好汉,还是偷天换日的江洋大盗,无一人不知会英门镖局,仅仅只是作为一个镖局,它不会这样出名。

绵垣有五个客栈,其中有一个就叫会英客栈。

白天,少有的几个客人在客栈里笑语高声,到了晚上客栈门口点起一盏孤灯,白日里的客人就很少下楼谈笑了。

断肠人在天涯,这里面总有些人手中沾血,身影正的有,半夜怕鬼敲门的,自然也有,早早去睡,总比孤灯迎来冤魂找他们索命要好。

会英客栈只有个老板娘,人不丑,可脸上有处长长的疤痕,她家掌柜的,这两年去了中原采买,她总坐在窗边日夜地等待。

深秋见雨,此地便没有了阳光。

这样最好,绵垣有太多人只能跟虫子一样,活在黑暗和尘泥里。一见到光和热,就会魂飞魄散。

这个深秋,秋日最寂寥,会英客栈人最少的时候,来了位身怀六甲的客人。

背后有一把大刀,女子身量不高,况且有孕在身,大刀在她身后,实在看上去笨重,她进了客栈,却没有解下。大刀旁边栓了一只小小的包袱。

放在人堆里也不打眼的一个姑娘,二十出头,不到二十五岁,掌心有茧,身上杀气极重,看得出是行走江湖的老手了,背了几条人命才这样煞气重。

吃一顿饭,她害喜厉害,吐了三四回,很憔悴,不时弯下腰去找痰盂。

一眼看上去,实在是个很平凡的人。

会英客栈的老板娘仔细打量她,却觉此人周身贵气,无论饮食起落,都文雅有礼,不似一般走江湖的糙人。

老板娘说,“秋末的露酒最美了,可惜姑娘不能饮。”

她听见了,没回应。

自从她进了客栈,就一直没有动过。

她坐的那一张桌子缺了个桌子角,看上去颇为寒酸,一碟咸菜、一碟炙肉、一壶茶,她只吃了几口咸菜,肉没有动。

天冷,她把那一壶茶喝完了。她已经坐到了黄昏。

一个怀着孩子的人,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吃饭,老板娘很好奇。

不过能忍住,没有答案的问题,何必出口。来往的人那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能言说的秘密,她又何苦追问她。

不欠钱吃霸王餐就行。

半个时辰后,天彻底黑了。

开始只是落小雨,后来雨越来越大。

在雨声中,老板娘敏锐地察觉到了地面的震动。

有十几匹马正朝这里来。

不知为何,直觉告诉老板娘,马上的不速之客,是为她而来。

马蹄溅起泥水。

家家户户都闭严实了门,有那些混过江湖的小户,偷偷开了一扇小窗窥伺会英客栈。

高马的嘶鸣扯碎夜幕的宁静,为首的男子带着斗笠,斗笠边缘雨水滴落不止。腰间配着的绯色飞鹰鱼袋因被雨水溅湿,已成了深红色。

老板娘回头去看,那女子还在冷静地喝茶,这是第二壶了。

早就料到这般情况了似的。

她的脸色好一些了,茶水的热气腾红了她的脸。

第二壶茶喝了一半,她站起来道,“会英门不留惹麻烦的客人,我知道。”

会英门在江湖上排不上名号,二流之列都算不上,难为她还知道这里的规矩。

此时出去就是找死了,不过老板娘没有保护她的责任,“一两银子,姑娘的茶水和餐食。”她说。

她掏出五两金子。

老板娘忍不住道,“太多了。”

姑娘嫣然一笑,“一个活不久的人,还要这么多金银做什么?”

老板娘沉默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