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滚滚人头、陈氏连弩【3k一更,求订阅】(1 / 2)

随着一道声音的落下,这湖水之畔落下滚滚人头。

鲜红色的血液从刽子手的大刀上落下来,而后流淌在这地面上,将土地都是浸润成了黑红色。

而孟秋坐在一边,神色漠然。

随着那些人头的落下,周围的人群中传出了欢呼的声音。

所有人都在高声的欢呼,庆祝着这些人的灭亡。

孟秋抬起头,望着远处的方向。

他似乎在风中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一个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影子。

那是往日的自己。

他日之事不可追!

世上有几个人能够一直坚持最初的自己呢?

没有了!

这样子感慨了一声后,孟秋站了起来,脸上瞬间变换了颜色。

他微笑着、最后大笑着说道:“诸位!”

“如今这些鱼肉百姓之人,已经被朝廷所斩,大家伙可以继续前去登基户籍、领取新路引了!”

孟秋从袖子中拿出一道圣旨。

“陛下有旨,请诸位乡亲们听旨。”

台下的百姓们都是有些茫然,但也具都在乡老们的带领下跪伏在地上。

孟秋带来的圣旨,是之前嬴政写就的。

在陈珂的建议下,专门写成了白话的圣旨,令诸多乡亲们都能够听懂。

“六国余孽鱼肉百姓,乃朕之错,朕未曾将其斩尽杀绝。”

“今日你们受苦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但朕心中依旧有着愧疚。”

“所以,当那些恶贼尽数伏诛之后,赏赐每户两亩良田。”

一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他们的眼睛中带着不可思议的神色。

两亩良田

虽然这个数字并不是非常多,但这可是白送的啊!

而且皇帝竟然说自己的错?

这可是那统一六国的始皇帝,天下的皇帝啊!

被神灵都是认可为人皇的皇帝啊!

瞬间,下方哭声一片,所有的百姓,无论之前是自愿的还是心中依旧有着心结的,在这个时候都放下了心结。

大秦方才安定,之前六国的鱼鳞册或多或少都有遗漏。

谁家没有一两个新丁呢?

就算家中只有一个新丁,那之前的两亩良田加上这两亩,也已经是四亩田地了。

四亩田地,已经能够养活一个五口、甚至七口之家了!

人有了粮食,就能活!

而田地,就是有粮食的最基础保障

更何况,不只是这四亩良田,还有三亩未曾开垦的荒地。

一瞬间,天下百姓的手中几乎都有了田产了

虽然这些田产不属于他们,不能够售卖,但那对于他们这些底层的人来说有什么坏处呢?

顶多是不能卖了而已!

这反而是一个好处。

不能买卖了,那么就能够一直按照人头传下去,就代表着自己的孩子、子嗣一直都能有土地!

不会在某一个败家子的手里被卖掉

想要土地归属权的,都是那些上等人,有钱人,最差也是中等人。

跟他们下等人有什么关系?

可天下什么人最多?

下等人最多。

于是,天下归心矣。

即便是当年有子嗣、兄弟死在大秦手中的百姓,今日也尽皆忘却了那些事情。

那都是当年的旧事了!

不能怪罪大秦,而应当怪罪当年的故国。

因为是国家打仗!

这是国仇!

而如今,国已经覆灭,哪里还有的国仇?

死了的人已经死了,可是活着的人却还活着,他们还有自己的子嗣要一代代的活下去

人群中,有些人抹了一把眼泪。

只是往日里的麻木却已经消失了,他们或是看着坟墓的方向,或是看向某个山头。

虽然神态不一、看的方向也不一,但他们却都在想同一句话。

“你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我会带着你的那一份希望,带着我们的子嗣,好好地活下去!”

生人有望。

孟秋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片黎民百姓,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突然体会到了当年孔子的感觉。

孔子的“仁”,或许就是这样子的吧。

对天下之人的“仁”,方才是“仁”。

这一刻的孟秋觉着,自己或许体会到了真正的儒家之思绪。

“往日,都走错路了啊!”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时今日今刻,即便是让孟秋立刻去死,他也是愿意的!

突然,人群中几个人对视一眼,瞬间站了起来。

他们看着台上的孟秋讲道:“郡守大人,我们知道还有几家藏着六国余孽!”

“我要举报!”

而人群中的人似乎在这一刻觉醒了一样,接二连三的人站了起来,丝毫不惧怕那些人势力的举报起来。

他们知道,自己若是不死,一定会有大片的奖励。

即便是自己死了,也会有奖赏!

以自己的一条命,换子孙的安宁,他们愿意!

孟秋站在台上,丝毫不意外。

因为他们真的舍得给钱!给田地!给爵位!

那些举报者,没有死的授勋二转,赐田地三亩,而且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三亩!赐百金!

而死了的,为其直系嫡长子授勋三转,为家中所有直系子嗣赐田地五亩!家中有老幼妇孺者,每人百金!

这些东西,足够这些活不下去的人疯狂起来。

为了钱!为了自己的孩子!

死则死矣。

孟秋望着众人,神色同样十分严肃:“卫士何在?”

一旁着甲的士兵上前一步,神色凛然。

“在!”

孟秋站在那里,身上的衣袍随着风猎猎作响:“随本官一同,捉拿逆贼!”

“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