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1 / 1)

如何评价三教九流的学说?胡适说:主要看这三点

在所谓的轴心时代,中国涌现出空前的思想盛况,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的学术交锋称之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先秦是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子”便是先生、老师的意思,这些先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总结前人智慧,并结合天下乱世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

\ufffc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他们的著作有4324篇。庄子学派所著作的《天下》是第一篇系统介绍当时盛况的文献,后又有荀子作《非子十二》、韩非子著《显学》、淮南子著《要略》、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均是对当时学术盛况的总结及评价。《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ufffc

诸子学说虽有百家之多,然后是发展成学派,且流传广、影响大的学派是“九流十家”,即: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再加上小说家,吕思勉认为“术数”、“方技”、“兵家”,亦可称为先秦诸子,可算为十二家。这十二家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东汉史学家班固已经概论过要在“修习六艺”的基础上,看各家之言,舍短取长。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古代贵族官学教育的六种基本既能。

\ufffc

时至今日,传统的六艺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下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既能。在教育上实现了分科而学,周代“礼”的礼包含了“礼制”、“礼法”、“礼仪”、“礼义”等内容,在形式上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因政治结构完全不同,很难精准的用今天的内容来比拟。“乐”可以理解成艺术类教育,音乐、乐器、诗词等。“射”和“御”都是技术类的教育,射箭、驾车。“数”的内容也比较复杂,天文历谱、土地丈量、粮食斗称、人口军事等等跟计算有关的都在此列,还包括九章算术、圆周率等。在古时候治理国家“六艺”是基础,跟今天大学必修课一样。

\ufffc

班固认为,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然后对各家之言,取长舍短。这无疑是很科学、很合理的学习态度,但是这个“取长舍短”,长短如何评价呢?恰巧在看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导言部分有这样一段,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评价诸子百家各家学说,主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及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了哪些影响?

比如老子提出的“无为”概念,在《论语》中被总结为“无为而治”,并推崇舜就是无为治理国家的典范。这是孔子继承老子学说,并进一步发挥的结果。后世《道德经》还影响了庄子、韩非子,淮南子等人。更是发展出黄老学派、老庄学派以及后世的道教。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要看一家学说在风俗政治上,发生了哪些影响?

儒家的仁政思想,首先是由孔子提出“仁”是“礼”的根本,再有孟子发展出以“仁义”为本的政治理念,这种思想促使“活人殉葬制度”的淘汰,开辟了以人为本的行政方阵。后世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跟这种思想相关,但凡得想要通过民心所向而争取政治斗争胜利的君主,无不披着“仁君”、“仁政”、“爱民如子”的大衣来行事。相对“君权神授”的思想,有绝对的进步意义。

三、要看一家学说的结果,可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格来。

一家学说到底好与不好,对今时今日的是否依然可以发挥其价值。这一点尤其重要,学道之人求真务实,学儒之人刻苦奋斗,学佛之人大度慈悲。任何学说均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所不足。有溺于养生修炼而不问世事者,按照道教说法,历来修成正果的神仙都是由大功于人世间的,哪能单靠吃丹嗑药就能飞升?有溺于华夷之辩、君子小人之辩,而盲目排外者,按照儒家的说法,人人均可成圣人,夷狄也能成华夏,哪有唯我独尊虚伪狭隘这种修身之法?有溺香客、香火钱而弄虚作假招摇撞骗者,按照佛教出家人不打诳语的说法,有些和尚早已不是笃行佛法的僧人了。

\ufffc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主体上以三教九流为基本组成部分。对于绝大多数非文化领域从业者而已,在学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深入探讨文化源泉,诸子学说,既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又可以修生养性,还可以启迪生发智慧,跨越千年直面圣贤教诲,“可以通万方之略”,何乐而不为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